播期对江苏省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江苏省冬小麦播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近20年冬小麦大田播期试验数据相关文献,按照晚播天数、品性、区域、年代进行分组,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播期变化对江苏省冬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近20年江苏省冬小麦的播期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出延迟的趋势,约5.5 d·10a-1,苏北和苏南地区冬小麦均在晚播18~22 d开始出现减产趋势,苏中地区冬小麦在晚播23~27 d开始出现减产趋势;整体上江苏省晚播13~17 d左右的冬小麦有显著增产效应,增产达3.1%(95%置信区间0.4%~5.8%),晚播18~22 d及以上时,冬小麦产量开始呈现减产趋势.随着年代不断向后推移,晚播的减产效应出现的越来越早.2000—2010年,晚播23~27 d开始出现减产趋势;2011—2017年,晚播18~22 d开始出现减产趋势;(弱)春性冬小麦从晚播18~22 d开始出现减产效应,(半)冬性冬小麦从晚播8~12 d开始出现减产趋势,冬小麦的选择偏于春性化.Meta分析的数据中,冬小麦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更大(P<0.05,R2=0.3166).适当晚播是江苏省稳定冬小麦产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其主要是通过影响晚播小麦穗数进而影响冬小麦产量.
其他文献
目的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足细胞上蛋白分子结构、功能异常是引起蛋白尿的重要原因;肾脏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共同途径,CTGF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介绍了血管生成素(Ang)家族是唯一含受体激动剂及抑制剂的促血管生成因子[6]。Ang-1与Ang-2是天然的拮抗剂。一般认为,Ang-1能稳定血管内皮,与VEGF协同作用,促进血管损伤后
Hu Jinta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nd Chinese President, delivers a keynote report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
目的:1.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因素。2.建立早期NSCLC个体化预后预测的数学模型。结论:1.Bax、Cytokeratin(Low MW)、p21waf-1、Bcl-
目的 探讨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9年5月,行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手
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SBIF)是指在原发性脑损伤后,诸如颅内压、脑灌注压、体温、血压等指标,若发生异常改变,可引起脑的再次损伤,从而加重继发性脑损伤,这些异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