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逐步健全,高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尽管高校十分重视,但是在创新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通过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基础需求。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依然面临一系列急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管理理念、体制、方法等方面创新力度不够。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学者们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思想道德、综合文化等方面,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全面研究较少[ 1 ]。如此一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以经验为主,甚至由高校领导直接决定,管理理念的缺失和滞后,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传统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理念陈旧、方法落后、机制不健全,在新时期难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下,高校学生思维意识、创新能力受到极大限制,严重影响到其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长此以往,不利于高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
  1.3 管理方法较为陈旧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以传统金字塔式为主,形成自上而下、逐级汇报和传达的工作模式。由于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较差,普遍缺少服务意识,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强,容易感情用事,极易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缺乏理性思维,所以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基本上无法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需求,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市场人才多元化发展。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2.1 创新管理理念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某种层面而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从学生基础需求层面出发,将学生学习、教育目标与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关联在一起。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创新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挥潜在能力,将学生管理工作与目标价值体系集中统一起来。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情况,分别提出和制定管理计划,以此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其次,加大高校学生创新教育内涵理念的塑造力度。2001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特别指出,高校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复杂性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注重对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实践技能的教育、培训,而且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养、法制观念、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教育[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富有创新精神、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强化创新教育内涵理念,坚持以創新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加大专业知识、思想道德、政治文化、法律规章等教育力度,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理念的改进和创新。
  第三,加大高校学生创新管理内涵理念的运用力度。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以制度、权力为核心,缺乏引导、导向和调控力。而创新管理内涵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对学生遵纪守法、专业知识、综合素养、文化理念的教育培养,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升到创新教育之上,从被动管理逐步转向主动、民主教育管理,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社会服务水平。
  2.2 创新管理体制
  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以目标任务为基础,通过创建班级、学生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方式,将学生归集在一起,实施共同教育和创新管理,以此来达到端正学生行为,树立正确理念,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
  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新课改要求,顺应时代人才发展潮流,我国高校为学生制定了学分、选课等制度,传统的以班级为统一载体的格局被打破。如此一来,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必须得以改革和创新,可以逐步试探建立起以宿舍、群团活动为载体的管理工作新模式。此外,通过以宿舍为基础,进行宿舍文化的创建,进而上升到区域文化体系的构建,最终达到改革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的目的[ 3 ]。
  2.3 创新管理方式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创新方面,可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专业学习导师的配备。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为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高效的操作技能,高校需要进行专业学生指导教师的配备,为学生提供全程引导和科学指导。
  第二,生活指导教师的配备。高校学生生活指导与学习指导同等重要,均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学习导师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生活导师能够端正学生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人生观,进而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品质和意识。
  第三,创新情感教育和管理方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为交流、沟通和互动管理。特别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给予学生适当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人性温暖,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理念、体制和方式等方面的核心问题,需要强化理念、体制和方式创新意识,进而达到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目的,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创新依据、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永存,卢万杰.浅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177+111.
  [2] 田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02:45-46.
  [3] 周兆娟,李晓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118.
  作者簡介:顾育(1975-),男,江苏通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方法160例HP阳性冠心病患者(HP阳性组)和45例HP阴性患者(HP阴性组)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不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倍他乐克片(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研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校办实习工厂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其供配电系统及设备的合理运行对于节能环保,降低电能使用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无功
摘 要:根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分析了该课程在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等问题,提出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线,项目应用为主导,强化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相关建议,由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技术;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质体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三个代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三个代表"不仅是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成为当今教育的新课题。文章从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心理不健康的危害、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
老年肺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发病率愈高。本文就38例老年肺炎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供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