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通路最后一步的限速酶,在调节细胞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除了行使糖酵解功能外,还可作为蛋白激酶以及核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增殖调控。本综述就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参与能量代谢、PKM2对成纤维细胞激活及增殖的影响以及PKM2调控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作一总结,为肾间质纤维化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南京 21000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南京 21000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南京 21000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南京 2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通路最后一步的限速酶,在调节细胞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除了行使糖酵解功能外,还可作为蛋白激酶以及核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增殖调控。本综述就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参与能量代谢、PKM2对成纤维细胞激活及增殖的影响以及PKM2调控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作一总结,为肾间质纤维化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肿瘤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鼻咽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5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5例。试验组采用肿瘤个案管理师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运用个案管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对照组采用门诊入院及复诊的模式,最终试验组227例和对照组189例完成研究。评价2组患者就诊率、既定治                                
                                
                             
							 
                            
                                
                                
                                    目的探讨揿针皮内埋针治疗乳腺癌患者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11月肿瘤科收住院的乳腺癌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使用揿针皮内埋针治疗,以神门、三阴交、安眠、足三里为主穴,太白为配穴,对照组在相同穴位贴假针,共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SQI各维                                
                                
                             
							 
                            
                                
                                
                                    目的系统评价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后的真实体验及其对跌倒预防认知及需求的质性研究,为患者与家属、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跌倒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sycINFO、MEDLINE、Embase、CINAHL、Cochrane、Pubmed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纳入关于住院患者跌倒情感体验及对跌倒预防认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过渡期护理的研究热点,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展开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心力衰竭患者过渡期护理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机构、核心期刊、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当前国际心力衰竭患者过渡期护理领域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高等院校;核心刊物主要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                                
                                
                             
							 
                            
                                
                                
                                    目的探讨基于疾病全程管理的专题活动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疾病的全程管理,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实施专题活动式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健康促进行为和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总得分及疾病危险因素、功能锻炼、并发症观察与防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基础医学研究技术在护理科研中的交叉融合为护理学科应对现实挑战、满足当代需求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回顾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技术在护理学科研究中起步并行、交叉开拓的实践历程,展望基础医学研究技术与护理科研深入融合的未来,落脚护理的社会需求与核心概念,望为护理同仁更好地建设护理学科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对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的患者进入队列,并按SUA水平四分位数的第一分位和第三分位将他们分为3组,比较其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基线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U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                                
                                
                             
							 
                            
                                
                                
                                    本文报道1例SLC4A1基因自发突变致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病例,该患者系中年男性,属于罕见发病人群,临床表现为严重低钾性周期麻痹、重度骨质疏松及肾结石,基因测序分析示SLC4A1基因c.1765C>T(p.R589C)自发突变。予补钾、纠酸、防治骨病、护肾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四肢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本病例提示对髓质海绵肾(medul                                
                                
                             
							 
                            
                                
                                
                                    目的了解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探讨凝血指标与脓毒症相关AKI全因死亡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0日至2018年6月10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脓毒症相关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的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间基线凝血指标水平及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相关AKI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非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ESRD非透析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生化指标。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患者容量负荷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心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