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教育现状及对有关问题原因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体育也有很大进步。对小学体育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原因做出探索及思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锻炼机会;人员匮乏;组织教学
  人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显著的21世纪,一个看重知识经济的时代,有人甚至预言,想要在21世纪有立足之地,就必须加强对科技和体育教育的重视。当下,教育终身化的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拥有健康的体魄则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首要条件。与之相应的,体育终身化也同样是时代发展的大势。体育教育的发展将可以直接对社会及每个成员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时代的变化及发展警示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的重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所关注。
  一、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及社会的进步,有很多变化都为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质的提升,比如说,人们增强了健身意识,健身场地的设施越来越好,健身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健身教练素质也都很高等,我国的体育现状相比以前有了很明显改善。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体育运动能力,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且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人才。目前,小学体育总体上存在着诸如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重共性轻个性等现象。
  二、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
  1.无法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体育锻炼的场地有限,器材不多,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学校的资金短缺,导致学校的体育工作难以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身体的健康。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难以保证学生有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
  2.学校对体育教育的轻视
  校方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示了重视,却忽视了体育教育。有些学校虽然较为适宜地安排了体育课时,但是落实率得不到保障,常常占用体育课来进行英语、数学等课程;甚至有些学校很随意安排教学计划,体育课时被不断缩减;有些学校高年级的班级就干脆没有体育课了,因为体育课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3.教师队伍人员匮乏
  近几年虽然青年教师的队伍在不断增加,可是他们的思想教育及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这主要是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强度及力度达不到要求造成的。有些青年教师受到拜金主义等的影响,工作的时候缺乏职业素养和敬业奉献精神,往往教学的课时不够、质量不好、没有计划,这也导致体育课没有受到重视甚至是可有可无。
  三、原因分析
  1.保障体育经费的法规不是很具体
  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的体育器材虽然是被纳入了教学仪器的供应计划中,但是对体育经费占教育经费应该达到的具体投入比例却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也导致了一些地区各级各类的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不是很大。
  2.对体育老师的进修培训不够重视
  教师受培训的覆盖面不广泛,缺乏培训机会。通过一些数据得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教师占到了56.8%,没有参加过新课程知识讲座等主题研讨活动的教师有72.3%;没有听过新课程观摩活动课的有28.8%,平均听课1.08节;没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占52.6%;34.5%的体育教研组没有制订新课程标准实验方案;公开课开课率为2.6%。
  3.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有难度
  一些教师对课改中的新课标感到手足无措,以前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来教学,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的,但是现在的新课程标准给了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一些教师倒是不知道怎么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了。新课程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实行差异化教学,
  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些教师还不是很能适应这些变化,一些体育教师更是不知道怎样完成教学目标。
  4.学生体质较差
  有的学生长期缺乏锻炼,体质差,这些现象都是直接导致家长成为政策实施的障碍人物。家长怕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所以正常情况下,家长对体育课也不支持,甚至一些时候还会反对学校上体育课。
  四、改善现状所做的措施
  1.学校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购买体育器材及相关用品,扩大运动的场地,制订与之相关的制度及规定,完善对体育用地、器材的保护条约。好好地保护体育器材,减少对其的损害及维修资金。
  2.要求学校更正重视智力教育而轻视体育教育的观念,严格实行体育教育的相关条例,真正让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的体育锻炼将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真正实现劳逸结合。
  3.提高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必须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其职业素养,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必要时可举行相关的演讲等活动,使他们感受到教育的崇高及乐趣,进行评优、评先、提升其职业岗位等来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参考文献:
  马卫平,李凌霞,夏漫辉.当前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误区[J].体育学刊,2011(1).
  作者简介:潘丽萍,女,1978年2月生于江苏苏州,本科学历,就职于望亭中心小学,任教小学体育课程。
其他文献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城乡义务教育提出了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江苏省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江苏省作出了关于建设强省的决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到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给各科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随之问题也显现了出来。主要从正确定位、优化素材、适当选择三方面谈谈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