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在作文中如何抒情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抒情传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说,作者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触发内在情感并通过文章表达出来,读者通过阅读文章体悟作者的感情。可见,情感的抒发是文章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那么,初中生在平常的写作中如何抒情才能使读者“披文入情”,深为感动呢?笔者以为,情感的触发应来源于生活,情感的升华应有理趣相伴,情感的表达应注重些技巧。
  一、源于生活是王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什么比由衷而发的情感更能打动人了。一切真实的情感均来源于生活,在写作时要注重情感抒发的真实与细腻,拒绝“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情假意。
  (一)情感抒发真实贴切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悼路遥》一文中,抒发他对年仅42岁的作家路遥猝然离世的伤痛。史铁生这样写道:他不是才四十二岁吗?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四十二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吗?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四十二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史铁生用“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来表述内心真实的情感,哭已不能表达内心的伤痛,贴切而自然。
  (二)情感脉络曲折细腻
  情感的抒发,在真实贴切的基础上若能注意将发展的脉络细腻地表现出来,让读者的情绪随着文中人物感情的变化而起伏,则另有一种“曲径通幽”的妙处。最典型的莫过于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当二十岁的朱自清将乘火车去北平时,父亲叮咛再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当看见父亲攀越月台去买桔子时的背影,“我”因感动而落泪;当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时,“我”因惜别又落泪;许多年后,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回忆起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不禁流下思念的泪水。全文由对父亲的不理解到理解到感恩思念,情感波澜起伏而又逐层深入,曲折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就了《背影》一文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理趣相伴情味深
  古人言文章“有文气”,即指文章“知”“情”“文”并重,“情”指情感,“文”指语言,“知”便是理趣,即文章想要表明的道理。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应准确自然,这样才能启迪读者的心智,使得情与理真正交融,意蕴悠远。
  (一)表达哲理准确自然
  陆游曾说“惟天下有德者,乃能尽文章之妙”,写作者的思想高度决定文章的深度。“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这里的“意”便是思想,人世间的万物只有赋予一定的深意才具灵性,情感的抒发也是如此。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批判迁客骚人或以物喜或以己悲的悲观情感后,自然抒发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这源于作者内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情怀。
  (二)启迪心智意蕴悠远
  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充分表达出对老人的崇敬之情,这固然是源于老渔夫独自与大鱼搏斗的勇气与成就,我们也不可否认,老人“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人生信念更是让人对其肃然起敬的重要原因。画龙点睛的语句不仅启迪读者领悟人生的道理,更使文章的情感抒发有理可寻,意蕴悠远,耐人寻味。
  三、写作技巧不可少
  我们所熟悉的作家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曾说:“有人认为艺术的技巧可以归纳为若干‘规则’,熟悉了这些‘规则’,就能写出有技巧乃至技巧高的作品。”文中的观点固然存在有失偏颇之处,但写作者若有广泛的生活作基础,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那么,写作技巧的运用则可给文章的抒情锦上添花。
  (一)内容不妨多些渲染
  “渲染”原是绘画里的一种艺术技法,这里是指不改变作品依照时间顺序或因果联系建立的基本架构,只是突显写作者需要强调的对象或事件,微调或转变叙事效果,从而影响作品的整体叙述情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妨从以下两点进行尝试。
  1.渲染景物,烘托气氛
  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
  这是萧红在小说《生死场》中的一段景物渲染,借助风雪、大树、寒月等景物,烘托出当时紧张甚至恐怖的气氛,从而抒发出当时人们内心压抑的情感。
  2.渲染事件,突显情感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段历来为人们称道,黛玉葬花时,其身世的不幸又加之敏感多疑的性格,令她对花垂泪,不禁哭出《葬花吟》。
  《红楼梦》中这一经典事件的渲染,让我们从《葬花吟》中读出林黛玉对自身遭遇的感叹。因葬花事件而引出的《葬花吟》将林黛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语句不妨多些雕琢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倡言“为文之用心”,就是强调如何将情感用华美流畅的语言表现出来,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做一些思考。
  1.句式整散多结合
  从语法上讲, 整句是指内容相近、结构整齐、音节和谐的一组句子, 而形式不同、自由活泼、富有变化、长短不一的多个句子,则叫散句。整散句的结合使用能使文章节奏明快, 舒缓自如, 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充满着抒情气势。
  莫言在《欢乐》一文中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这样抒发内心的愤怒:不是我亵渎母亲!不是我亵渎母亲!!不是我亵渎母亲!!!是你们,你们这些跳蚤亵渎了母亲也侮辱了我!我痛恨人类般的跳蚤!
  这段文字前三句为反复式整句,与后面散句相结合,越来越强烈的愤怒之情逼得人有点喘不过气,抒情效果强烈。
  2.修辞手法巧运用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在写作时恰当选用一些修辞手法来雕琢语言,会使情感的抒发更加精练、强烈。
  高尔基《在人间》中描述这样一个场景:鸟雀的狡猾惹得我发笑。一只天蓝色的山雀专心而仔细地瞅着我的一个捕鸟器,明白这个东西对它有危险,它就侧着身子走过去,动作灵活而且毫无危险地从捕鸟器的那些小棍之间伸进嘴去,把麦粒叼走了。
  这段文字运用拟人手法俏皮地写出鸟雀的狡猾,也写出了我对这只天蓝色山雀溢于言表的喜爱。
  总之,在平常的写作中努力做到“知”“情”“文”并重,让“知”与“文”更好地为“情”所用,这样的抒情定会美丽动人,发人深思。
  参考资料:
  1.董乃斌《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王德威《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复旦学报》2008年第6期。
  3.于为苍、李倩《一泓真情心底来——论散文的抒情艺术》,《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4.许金玲《莫言小说中整散句的艺术》,《文教资料》2014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青少年英语学习中,自尊这一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何为英语学习自尊心,以及教学者维护学生自尊心、增强自信心的策略,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自尊;青少年;英语教学]  一、英语学习自尊心  自尊这种情感源自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实际上它是个人的自信程度。我们的内心体验和与外界的交往均影响自尊(戴曼纯,200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 (Marslow,A.H)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学生成绩的好坏,关乎着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议题。班级小组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极为有优势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班级;小组管理]  班级是学生在校园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初中阶段的学生又是其成长的青春阶段,有着叛逆的心理,因此,制定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班主任该思考的重要事项。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反映着写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其语文水平的具体反映,写作教学也因此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们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指导中,概念化、模块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创作能力和写作思维被束缚。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便成为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
长妈妈和祥林嫂,都是鲁迅笔下的人物。长妈妈出自纪实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幼时的保姆,是生活中真实的人;而祥林嫂则是小说《祝福》的主人公,是鲁迅虚构出来的人物。这两个人物,一实一虚,无论身份经历、思想觉悟还是行事举止,都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此外,若联系《祝福》中鲁镇民众的生活状态,长妈妈似乎走进了小说中的世界,她和鲁镇的居民在精神上也有着共通性。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长妈妈属于生活真实,祥林嫂则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日益成为数据收集、分析、运用的关键技术。大数据的运用确实方便了日常生活,但是大数据的发展进步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大数据对于个人数据、个人信息收集的隐蔽性和频繁性,导致个人数据暴露的风险增加。特别是个人信息、个人数据的过度收集和运用问题。因此,本文在大数据的语境下,分析个人数据的概念以及个人数据的基本内涵,并基于现行法律提出合理的个人数据信息的
[摘 要: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除了教师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作为家长也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生心发展的影响,而除此之外,教师与家长也应该紧密联系起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而当今很多孩子的现状是教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别人管不了,笔者结合近二十年的家校联动经验,从共建教师与家长新型关系的必要性和当今农村家长和教师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构建良好的教师家长新型关系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广大家长和教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并且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实验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的生物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所以高中的生物教师就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而能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生物学思维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生物教师需要找出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这种“冤”情能“感天动地”,突出了冤情的大。第三折[端正好]唱词也说“叫声屈动地惊天”。从全剧来看,所写的也确实是窦娥冤大仇深,让天地为之动容;“三桩誓愿”的应验更充分说明冤情“感天动地”。  然而,窦娥在[端正好]唱词中同时也唱道“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更是把冤气直指天地:“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
赵之谦自幼读书写字,博闻强识,是晚清时期著名书画篆刻家。其书法风格与众不同,真行隶篆都自成面目,为碑学书法家中极富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一位大师。他的篆书取法主要也是来源于北碑书法,是赵之谦书法很突出的一大特色之处。《许氏说文叙》此册书法结构谨严,篆书笔法精丽,起讫处未用藏锋,其意是为使其弟子易见用笔之踪痕,从而却因此收获了出乎意外之效果,使其篆书不同于其他篆书般自具特色,圆润流美。从赵之谦识语中后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会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而古诗鉴赏恰恰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薄弱点,又是高考无法回避的考点。有鉴于此,从高一开始,我安排了“课前五分钟”,以学号顺序由一名学生介绍一首古诗,按照“示范性背诵——齐读——抄诗——赏析——背诵——考查”几个步骤进行,并简要说出推荐的理由。对于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小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