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复习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信息量繁多、区域性知识显著、综合性强,如果我们想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去理解、掌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那么就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来协助复习。思维导图不但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清晰地去记忆教材里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把地理教材里枯燥的内容转变为图标、图片,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去记忆、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框架复习中的运用
  在开始每章地理课复习前,我们要先绘制章节的思维导图框架,然后再结合在课堂上记的笔记,细化完善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框架。这样,我们就可以对重要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进行归类,以更好地找到每节课主要知识点和难点,明确记忆方向,以此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天气和气候”这一章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把这一章所涉及的三节内容综合绘制一个框架,然后再根据在课堂上所记录的笔记,把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完善,并把这些知识点分别归类到对应章节。这样,参照这个思维导图,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明白“天气和气候”这一章共包括哪几节内容,每一节内容的知识点又有哪些。又例如“陆地和海洋”这一章内容比较复杂,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又很分散,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复习,很容易把知识点弄混。所以为了理顺思维,这时我们可借助思维导图(如下页图)来复习本章节内容,这样便可以很好地加强记忆,促使复习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习题复习中的运用
  在复习阶段,虽然我们已经把整本教材都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并觉得自己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但是每当在做习题的时候,却常常会有一种“难以下手”的感觉。之所以出現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平时学习时,没有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在这个复习阶段,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问题思路,把学习过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一个整体汇总,进而帮助我们正确地把知识点应用到问题中。
  三、思维导图在专项复习中的运用
  初中阶段的地理,对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并不容易记住。在专项复习阶段,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绘制思维导图,就可以进一步把零碎的知识点融合成一个整体,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化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地球”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事先绘制一个圆形,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把绘制的圆形进行知识的填充。这样,在绘制的过程中我们就把所学的知识点复习了一遍甚至几遍,难以记忆的知识也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记忆。
  在复习地理中区域有哪些差异时,我们还可以事先绘制出如下图形:
  然后再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进行完善,如下图:
  总之,在地理复习中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促进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还能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提高复习质量。另外,正确地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把教材里繁杂的文字内容转换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图形、图像,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复习,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去理解、回顾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有效记忆。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部分省市的历史学科中考在试卷中增设了开放性试题。观点例证型材料题就是各地中考历史开卷考试中常见的新式题型。这种试题一般要求学生针对题目中的材料和某些表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所设置的情境,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列举历史事实进行论证说明。观点例证型材料试题,其中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在阐述理由时言之成理,就能够得分。回答此类试题时,学生可根据自
期刊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无疑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转变教育观念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这是呼唤人性的教育,也是回归人性的教育。当今,许多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否则新课程改革就可能“穿新鞋
以Ba(OH)2.8H2O和硼酸为原料,采用超声法合成了偏硼酸钡(β-BaB2O4)纳米粉体。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双氧水和表面活性剂PEG-400,并采用超声合成的方法,同时避免了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