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远端前内侧入路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影像及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8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腿远端前内侧入路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纳入2016年8月—2017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MRI室双侧大腿中下段MRI资料20例40侧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2~59岁,MRI均未见明显异常。扫描范围:自股骨内侧髁水平线(0 cm处)起,至其上方18.5 cm;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15 mm,共10个扫描层面(Ⅰ~Ⅹ层面)。应用我院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测量各扫描层面上前内侧手术入路(预计手术的前进路线)与股动脉之间的最短距离。(2)在1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股骨远端骨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物置入过程,同时对该入路涉及解剖层次与结构进行应用解剖观察。结果:(1)20例40侧受检者MRI测量:前内侧入路与股动脉之间最短距离测量值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合并统计。分析显示,该间距测量值在Ⅰ~Ⅹ层面的分布规律总体呈中间小两头大、上端小下端大的趋势,其最大处位于股骨内侧髁水平线0 cm处(Ⅰ层面)为46.72~49.47(48.02±0.84)mm,其最小处位于股骨内侧髁水平线上方10~10.50 cm范围内(Ⅵ层面)为23.34~25.05(24.35±0.52)mm,手术入路与股动脉间有足够的安全间距。(2)尸体标本模拟手术:股骨远端骨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物模拟置入过程顺利,手术操作未侵扰到股血管和股神经及其分支;应用解剖观察证实,该手术入路可沿肌间隙进入,周围解剖层次及结构显露清楚。结论:大腿远端前内侧入路应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安全可行,这是对传统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良好补充。
其他文献
采用13C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高分辨质谱方法,研究了小硅藻中4类光合膜脂(二酰甘油单半乳糖脂(MGDG)、二酰甘油双半乳糖脂(DGDG)、二酰甘油硫代糖脂(SQDG)和磷脂酰甘油(PG)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前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收治的13例小腿软
目的:探讨症状性跟舟联合患者跟舟联合切除及趾短伸肌肌瓣置入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9例(10足)症状性跟舟联合患者的临床资
建立了化学衍生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加热卷烟烟气中9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分析方法.样品和标准溶液中的目标分析物分别用1-(2-肼基-2-氧代乙基)吡啶-1-溴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