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种植松花菜巧防“早花”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花菜抗寒性较差,尤其是春季中早熟品种,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否则一旦管理不当,就会造成“早花”,即先期显球,植株在营养体很小的时候形成花球,最终导致散球现象。为了减少松花菜种植户的损失,现将春季种植松花菜防“早花”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精心育苗
  1.育苗前准备:育苗前15天对种子发芽率和基质进行试验,确保发芽率合格和该批次育苗基质安全可靠(有些苗场发生过育苗基质不合格造成出苗不齐的情况,损失很大)。温室育苗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育苗最佳,配制育苗基质时注意施适量磷、钾肥以利于壮苗。
  2.播种:每穴播种1~2粒,棚内育苗前期最低温度不应低于0℃,3叶1心后最低温度不低于12℃。出苗后及时间苗、分苗,保证每穴1棵苗。第一次浇水时要把水浇透,如果是喷淋浇水要反复喷淋(育苗基质有疏水性,容易造成表面有水而下部缺水,造成幼苗细弱),以后浇水时也要注意每次都把基质浇透,浇水的频率要做到基质见湿见干,这样可以促进幼苗根系发达,移栽时不散坨、不“倒苗”。
  3.温、湿度管理:育苗期间,育苗棚的温、湿度管理原则是尽量提高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湿度。育苗期间注意放风,晴天风口要大,阴天风口适当减小,但必须放风,做到白天棚内不见雾。长期湿度过大,苗子易发生猝倒病、霜霉病。
  4.苗期追肥:如果育苗基质缺肥,幼苗长势弱,叶片发黄,就要对幼苗进行追肥。追肥方法是:将尿素兑水配成100倍液,均匀喷淋幼苗,然后用清水再喷一次,将叶面上的肥料清洗下去,防止叶片产生肥害。
  5.定植前管理:春季,松花菜定植期间气温低(甚至有霜冻)、风大、干燥,幼苗移栽后死苗率很高。因此,定植前10天育苗棚要加大放风量、减少浇水量,降低棚内气温和基质含水量进行炼苗,促进根系生长,降低幼苗体内含水量。
  二、及时定植
  松花菜何时定植不是看苗龄,而是看叶片数,3片真叶时定植最佳,如果长至4片真叶定植,很容易出现“早花”现象。如果按苗龄标准定植,则不同的育苗条件苗龄不同,一般35~45天即可定植,50天以上定植的苗子很容易出现“早花”现象。
  三、小拱棚栽培
  松花菜在春季早期必须要发大棵,发大棵的前提是高温,因此,定植在拱棚或者大棚内最佳。
  四、“先盖天、后盖地”栽培
  如果种植面积大,没有小拱棚条件的,可以采用地膜“先盖天、后盖地”的栽培方法。具体有两种方法。(1)小高畦栽培:适合土质较黏的地块。做畦,畦高20厘米,畦面宽70厘米,沟宽30厘米。定植时在小高畦上挖深10~15厘米、直径15厘米的坑,将松花菜幼苗定植在坑中,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将小高畦扣好地膜,浇足定根水。这样,利于缓苗。定植10天左右,幼苗叶片将要顶到地膜时,将地膜抠开一个小洞,让幼苗露出,用细土将地膜口压严,防止地膜内热气灼伤幼苗。(2)窄畦定植:适合土质较松软的地块。做畦,畦面宽25厘米,畦埂宽25厘米、畦高20厘米。将畦埂压实,防止浇水后坍塌。将幼苗定植在畦面上,株距50厘米。定植后盖好地膜,浇足定根水。10天左右幼苗叶片将要顶到地膜时破膜、压膜,方法同上。
  注意事项:(1)破膜要在无风的早晨或下午进行,防止由于膜内外温差大,幼苗不适应外界环境而出现死苗现象。定植后地膜要压牢,防止被大风吹破、吹走,导致幼苗受害。(2)破膜后,地膜的破口一定要用细土压严,防止膜内热气流伤害幼苗。
  五、肥水充足,一促到底
  母壮子肥,只有松花菜的植株足够肥大,才能结出硕大的花球。因此,整个生长期肥水要一促到底,不能蹲苗。春季风大天干,要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前期苗小、根系浅,需水多,6天左右浇1次水,浇跑马水(水量小,浇得快)。后期植株根系深,叶片遮住了地面,蒸发量减少,浇水间隔期可延长到10天左右。缓苗后,结合浇水及时追肥,每亩每次施用尿素10公斤左右,根据土壤肥力,整个生育期追施3~5次。
其他文献
石灰因其价格低廉、购买方便、使用安全,常用于种植、养殖业及环境消毒。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俗称“熟石灰”的氢氧化钙。由于氢氧化钙
医院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是由医院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的。文章通过对医院核心竞争力概念及内涵的研究,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条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适应并慢慢习惯于网上支付。这种网上支付的方式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网上支付系统是我国电子领域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