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36起毒蕈中毒事件调查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长沙市毒蕈中毒发生情况,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统计了湖南省从1994~2000年的36起毒蕈中毒事件,并测定了主要毒蕈的毒素含量.结果:在中毒事件中,共有210人食用,205人中毒,中毒率为97.62%;83人死亡,死亡率为39.52%.引起中毒的主要毒蕈为:灰花纹鹅膏、白毒鹅膏、鳞柄白毒鹅膏、亚稀褶黑菇.中毒多发生在6月至8月.结论: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用者缺乏对毒蕈的认识、中毒后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因为毒蕈含毒素量高、中毒后就诊确诊太晚和缺乏特效解毒药物.
其他文献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免疫接种以来,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与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
目的:了解我省城市意外伤害的分布特点.方法:对四川省城市监测点1998~2000年三年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居民意外伤害致死的前三位死因是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标
患者一,男,54岁,农民,99年7月13日夜间开始胸痛,次日在村卫生室购活血止痛膏,芬必得服用,15日胸痛加剧,且有烦躁,便到该镇卫生院给予对症处理.16日因胸痛难忍,大汗,烦躁不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日益重视英语基础尤其是英语词汇的教学.为了缓解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加系统地识记单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在教学
目的:测定保健食品中砷和汞的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处理样品,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砷0.1μg/L,汞为0.02μg/L,在0~100.0μg/L范围内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