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技术在现代女装成衣设计中的运用前景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立体裁剪技术在女装成衣设计中的作用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立体裁剪技术的运用前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关键词: 立体裁剪技术; 现代女装成衣设计; 运用前景
  一、立体裁剪技术在现代女装成衣设计中的作用
  立体裁剪以立裁专用人台或指定标准的模特为操作对象,是一种具象的实践操作过程。整个操作过程始终处在着装状态之下,效果直观,跨越了结构与工艺的界限,能从不同角度对样衣进行推敲,随时调整。可以帮助设计者从三维立体的角度进行设计,激发设计思路,打破成衣的常规款式,设计出更多新颖别致的成衣款式。立体裁剪作用于成衣设计,具有的直观性、科学性又能兼顾成衣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立体结构设计方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能够丰富成衣设计的样式,成衣设计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设计与裁剪的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单纯地依靠平裁已经不能满足女装市场的需求。立体裁剪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与平面裁剪结合使用才是最佳组合。
  另外,设计者也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设计灵感和元素。立体裁剪作为一种获取设计灵感、培养造型能力、提高艺术素养、提升裁剪技巧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让设计者在与面料接触,以面料在人台上进行塑型的过程中,面料与人体结构相结合,设计思维在与面料的碰撞中激发了设计灵感,设计思维也由平面向立体拓展,设计思路得以延伸,可以完善设计作品。
  二、立裁技术将成为服装品牌成衣企业竞争的核心技术
  立体裁剪技术是发源于西方的一种结构设计手法,原来主要用于高级定制、纯手工制作的服装,因其良好的适体性、直观性和易操作性而受到近现代设计师的广泛推崇,并在当代流行文化盛行、快速消费和快速时尚推动下,被应用于不同层次的各类服装的制作过程中,为服装增添了更多适合现代人消费观念的个性化外观,从而达到了流行元素的快速体现。
  国内服装市场规模越做越大,但市场细分却越来越小,越来越趋向于精品化和个性化。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产业的重头戏,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和个性的风向标。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故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由于立体裁剪技术越来越成熟和普及,许多女装企业也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立体裁剪,帮助塑造款式造型效果,也为其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女装品牌结构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时,其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比重在逐步发生变化,其中情感价值的比重逐步提升。女装只有不断提升其品牌价值,使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品牌国际化之路才能走得更远。特别是在追求款式多变,个性求异的未来社会,立体裁剪技术将以他独有的创造魅力立于结构设计、款式设计的崭新舞台上。
  三、多种裁剪方法相融共生
  服装常规立体构成技法主要包括:抽缩法、编织法、绣缀法、折叠法、堆积法、缠绕法等。每年世界一流时装设计师都会举办时装发布会,展现最新的服装构思、设计灵感与流行趋势。这往往是特殊结构、特殊服装造型产生和展现的舞台。很多特殊服装造型都是在常规立体构成技法中演变出来的,这些造型通过综合或者夸张常规技法演变出不同造型。
  特殊结构立体设计技法的运用以及立裁技法与不同面料的组合再造技法的使用都给未来的服装款式设计带来更为广阔的天地。服装特殊结构是指运用非常规、非理性的技术于法设计出来的款式造型怪异、结构特殊巧妙的服装结构,采用的手法同样是以立体裁剪为基础,但是不同于常规的技术手法,可以是利用面料的特性设计扭转变化造型,也可以是将面料作为硬质材料设计空间几何造型,亦或者是利用特殊材料进行空间服装的制作等。
  除此以外,多种立体裁剪造型技术还可以结合工业化加工技术的进步采用与不同的材料的混搭、再组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服装款式。
  四、立体裁剪技术发展前景
  (一)立体裁剪所需工具材料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完善
  如何降低对立体裁剪操作者的经验要求、提高立体裁剪效率和均质性,鉴于服装企业日益扩大的立体裁剪技术需求和使用国产立体裁剪专用净体模型松量加放困难的现状,立体裁剪专用人台的研发完善则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科研单位已经着手将立体裁剪过程中加放的衣片松量转移到立体裁剪专用模型中,提出了立体裁剪专用松量模型开发的新设想。可调式服装人体模型的研发将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和深化,大大提高了实践技能水平。尽管如此,目前我国人台模特生产行业还是比较滞后,在人台的种类上,不同地区人台规格的设置上都不够细化,仍需完善。
  坯布及其他的立裁辅助工具材料的种类也需要不断更新,产品的加工质量还需要向精细化改进,以便跟得上快速发展的立裁技术步伐。
  (二)立体裁剪操作过程的规范化,专业培训的普及还需要加强
  立体裁剪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经过长时间艰苦且锲而不舍的磨练,才能掌握其要领,毕竟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立体裁剪的学习过程如同画家的素描、写生训练那样,是从相当长时期的立体裁剪基础技能训练来获得立体造型的本能和感觉的。所以从事服装板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对造型对审美的感受力,提高对板型的掌控力。各种培训机构也有责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提升,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技术进步,为服装行业发展培养后备军。
  (三)立体裁剪技术与信息产品、数字化技术结合应用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操作过程复杂,相应的浪费程度和材料成本消耗肯定相对偏高,但是服装平面裁剪就基本不会有这种繁复的损耗过程,如果能直接在制板或者借助电脑的软件进行操作就变的便捷了。立裁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飞速前进的信息技术,数字化设备,我想只有立体裁剪技术与信息产品紧密结合应用,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华衣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姝. 立体裁剪在我国成衣设计中的作用及运用前景[学位论文].南京:2005:11.
其他文献
当今,农村的人外出打工已经成普遍现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不定,导致了孩子的心里有的有问题,有的霸气,还有的心里孤僻 ,在学校不能融入集体,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后,因为学习负担加重,数学对理解的要求不断加强,成绩可能下降,因此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长生畏惧心理。如果老师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矫正,排解,救助,就可能诱发不良行为,例如
日常书面语中,人们常常把“经典”和“精典”两词混用,基于对书面语规范的考虑,这是没有必要的。 In everyday written language, people often mix the two words “classi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目前大学语丈课程普遍不受欢迎,大学语文教学日益陷入困境。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一、大学语文是什么?  大学语文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在l978年。由于文革十年对教育的破坏,许多在文革结束以后进入大学的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鉴于这一点,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
目的:探究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采用检验前不采用量控制的对照组(55例),与在检验前对患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职业”能力,是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本研究是在他人前期研究基础上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情、护理服务对象、学情实际,走访五位专家重新构建少数民族护生关
也傍桑荫学种瓜rn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的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一句,简直就是写我童年学种瓜的情况,只是
一条孤零愤懑的林荫小道,在我眼前左右摇晃,射入眼球的房屋、街角、人影,还有路旁的小卖部,都被这昏黑的小道践踏,变成废弃的砖瓦,屋顶上许多杂草挡风顶着。犹如路人把佐餐的鲜嫩野菜无意间往房顶一踢,连乞丐都不会抬头看一眼这个木偶。  还有什么比这次宴会更富有韵味的呢?圆圆的红桌在富丽堂皇的包房里层层铺满,交替的碟碗一个接一个地从头顶掠过:烤翅、鱼肉、龙虾……,达官贵人所留下的烤翅,一块又一块的形状,一堆
中国画由于诗与画的融合,使物我交融、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趣大大加强,也使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得到提升.本文笔者以诗、画为主线,论述中国画中诗与画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中国画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