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大学生英语辅音发音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壮族大学生英语发音受壮语方言语音影响较重,英语发音中辅音发音错误较多。通过对发音共性问题的纠正既能增强其英语交流能力,又能增强其学好英语的自信。
  【关键词】壮族大学生;辅音;发音
  【作者简介】周伟之(1989-),男,壮族,广西百色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医学英语;刘含璐,右江民族医学院。
  由于壯语本身的语言特征,壮族大学生的英语发音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给壮族大学生对英语的继续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打消其的学习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纠正英语发音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壮族大学生英语辅音发音问题


  壮族大学生说普通话普遍存在一种被广西本地称之为“夹壮”的现象。所谓“夹壮”就是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夹带有壮语的特色口音,壮族大学生在说英语时常常把“夹壮”也带到了英语发音中,尤其是英语辅音发音问题尤为严重。
  1.辅音发音混淆。/b/和/p/不分。说普通话时,壮族学生会把“乒乓”(ping pang)念成“冰帮”(bing bang)、“半坡”(ban po)念成“半波”(ban bo),既/b/和/p/统统读作/b/。因此,对于“buy”/ba?/和“pie”/pa?/两个单词都统统读作/ba?/;
  /d/和/t/不分。说普通话时,壮族学生会把“当天”(dang tian)念成“当颠”(dang dian)、“电梯”(dian ti)念成“电滴”(dian di),既/d/和/t/统统读作/d/。因此,对于“doter”/’d?ut?/和“toter”/’t?ut?/两个单词都统统读作/’d?ut?/;
  /g/和/k/不分。说普通话时,壮族学生会把“慷慨”(kang kai)念成“刚改”(gang gai)、“高亢”(gao kang)念成“高杠”(gao gang),既/g/和/k/统统读作/g/。因此,对于“cage”/ke?d?/和“gage”/ge?d?/ 两个单词都统统读作/ge?d?/。
  上面三对辅音塞音的区别就是送气与不送气,大多数壮族大学生却无法准确地区分开来。
  2.爆破清辅音与爆破浊辅音无法区分。对于壮族大学生来说,三个爆破清辅音/p/,/t/,/k /和三个爆破浊辅音/b/,/d/,/g /常常分不清,在发音的时候经常把清辅音念成浊辅音。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壮语本身缺少这些发音,/p/,/t/,/k /在壮语中不送气,因此他们常常把/p/念作/b/、/t/念作/d/、/k /念作/g /。说普通话时会把“飘”(piao)读作“标”(biao)、“挑”(tiao)读作“雕”(diao)、“开”(kai)读作“该”(gai)。说英语时会把“pork”念成/b??k/、把“talk”念作/d??k/、把“king”念成/g??/。
  3.辅音缺失与辅音忽略。除了上述提到辅音混淆不清外,壮族大学生在英语发音时,辅音缺失的现象也很普遍。位于单词末尾或音节中间的辅音,壮族大学生常常将其忽略不发音。比如“lite”/la?k/ ,“bite”/ba?k/ 中的/t/音忽略;“find”/fa?nd/,“mind”/ma?nd/ 中的/d/音忽略;“factor”/’f?kt?/ ,“actor”/’?kt?/中的/k/音忽略;“lime”/la?m/,“game”/ge?m/ 中的/m/音忽略等等。此外,英语中的/l/音壮族学生也会常常漏掉或当做/?u/音发出。/l/音发音时,要求发音者舌尖顶住上颚,唇齿微张,比如“bottle”/’b?t(?)l/,“handle”/’h?nd(?)l/,壮族大学生会错发/l/音,读作“/’b?t?u/”,“/’h?nd?u/”。

二、解决壮族大学生辅音发音问题的对策


  1.强化基础发音教学。学校应该开设语音训练课,教师要对学生的英语发音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根据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任务,深入了解壮族大学生在英语发音时遇到的困难,在课堂实践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领悟英语发音的技巧和方法,并且积极地总结出英语发音教学的经验。
  2.积极引导学生练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音教学中,要培养壮族大学生的学习激情,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适当的口语练习引导壮族大学生“开口说”“想要说”的兴趣。此外,针对学生的练习要迅速地给予评价,多多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在练习中让壮族大学生们树立学好英语的决心和信心。
  3.克服语言迁移的影响。学习一门外语难免会受到母语语音习惯的影响,这便是语言学家称之为“语言迁移”的现象。壮族大学生在说英语时难免会被壮语的发音规则影响,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英语发音“夹壮”的现象。因此,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努力,共同排除壮语对英语发音习惯的干扰。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双语之间的发音比较开始,针对壮族大学生的英语发音的问题,与英语音标或权威电子字典标准读音进行发音对比,让模仿发音成为常态。

三、结语


  解决壮族大学生英语发音的问题既要从学校层面加以重视,又要强调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充分利用好现在发达的媒体资源,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黄大族.壮族学生学习汉语受壮语影响的初步分析[J].河池师专学报,2003(增刊).
  [2]韦景云,覃祥周.壮语基础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
其他文献
【摘要】以“慕课”为代表的专门平台的出现,意味着高校的教育资源开始向线上课程开启了全新的探索。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视角,目前在大学英语的授课方面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给授课带来一定难度、师生之间沟通了解较少,从而导致教研与教学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宽教育资源,加强师生沟通等,而且能够帮助授课教师在教研与教学工作上更加具备针对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听说课教师设问的有效性,从主题情境,认知层次,交际互动三方面提出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师有效设问的策略。以温州市直学校优质课比赛观摩为例,从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分析证明通过运用策略进行有效设问,可以培养学生预测、概括、分析、评判、创新等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设问  【作者简介】
【摘要】本文透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某应用型大学英语类专业学生对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看法,分析了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从“英语(商务方向)专业”转型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调查发现:语言知识是学生最希望提高的能力之一,但与之相对接的“英语技能课程”的效果却最不受学生认可;课程设置存在目的不明确,知识体系割裂以及课程安排过于集中等问题。据此,本文从商务话语角度出发,解决商务英语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学术英语教学中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原则与教学模式、评价和分析方法以及项目设计与实施步骤,并以“身份认同”子项目为案例,通过具体实践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及其对学术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术英语;项目教学法;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程爱群(1970.09-),女,汉族,湖南益阳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引言  学术英语 (即
【摘要】主题式教学法基于“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理念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主题是课堂发展的主线,贯穿教学始终,使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次清晰。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Let’s talk板块的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主题引领视角下的对话课教学的方法:解读文本,巧设主题,开启对话契机;紧扣主题,推进对话,行式教学目标;延伸主题,拓展对话,提升语用能力。  【关键词】主题引领;对话教学  【作者简介】赵琼,浙江
【摘要】内隐学习是一种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知识、规则和经验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常见于语言、运动等方面,心理语言学家提出的内隐学习形成一般语法的理论模型用来解释语法的习得,因此,内隐学习这一理论概念被广泛引入到语言教学及学习领域的研究中。由于内隐学习与语言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所以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探究不同内隐学习方式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为英语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设计一些有启发性并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对于阅读教学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问题的设计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提问设计要有层次,一步一步地接近文章的主旨;提问设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章主旨,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思维发展  【作者简介】查敏(1985.07),女,汉族,安
【摘要】法语作为欧洲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独立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为法语背景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留学生母语(法语)和目的语(汉语)的对比,结合偏误分析理论,总结不同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对法汉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法语留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作者简介】韩宇(199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教,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在各个阶段的应用学习中,教师都更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适合现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需求。英语是具有实用意义的语言工具,在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对英语的语言工具性质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参与程度有所不足,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之后,不能应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通过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对英语能够形成一种立体型的认识,在掌握基础
【摘要】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再次强调了思政育人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英语笔译教学经验,深入学习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资料,充分挖掘课程自身特色,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探索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思政建设,把英语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文素养,培养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接班人,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