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如此疯狂地前往电影院,
只是为了去看一眼那个穿着奇特、
神情古怪的杰克船长。
杰克船长归来
很快,杰克船长即将第四次回归大银幕。用不了多久,多项票房纪录将势必被打破。《加勒比海盗》前三部全球狂揽26亿美金,但这仍然是一个诡异的系列作品。即便是连本片的投资和制作方迪斯尼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也认为这部电影将是一个灾难。而那个试图一意孤行的男主角—约翰尼·德普—却把这场潜在的灾难,化解成了一个最匪夷所思的吸金神话。
电影时代与身体旅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身体就是一段旅程。这就好比水手们曾对自己做的那样,他们身上的每一处纹身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你在自己身上刻下痕迹,用以纪念你人生的某个特殊阶段,你或许是自己用刀来刻,或许是请专业的纹身师来刻,但这都不重要。”
故事刚开始时,约翰尼·德普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他的母亲贝蒂是位餐厅服务员,父亲约翰则是位工程师。出生于肯德基州的他从小举家迁移,在20多个地方住过。在他15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约翰尼·德普长期处于家庭压抑的阴影中,开始了对自我的摧残。至今,他的身上仍留有八处自残的伤痕。
为了理解约翰尼·德普的演技为何如此与众不同、乃至于怪诞,为了理解为何“剪刀手爱德华”的眼神是如此神经质和催人泪下,为了理解巧克力工厂主人威利·旺达的举手投足为何如此充满童趣却又如此哥特恐怖,为了理解杰克船长为何永远如此蹒跚且荒诞,我们必须首先理解约翰尼·德普的身体。
这并不是一具属于这个电影时代的身体。
如果你问约翰尼·德普,到底是谁启迪了他的演技。他会告诉你他的“三位一体”: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和小朗·钱尼。对于他来说,这三位来自默片时代的喜剧演员就是“上帝”。
这解释了为何杰克船长永远如此格格不入。因为他的喜剧灵感来源于早期电影中的举手投足。
“为什么这些演员看上去如此惊叹,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支配语言的奢侈能力。所以,当他们想表现他们所作所为时,当他们想表达自己的内心时,他们必须存在在那里,必须活生生地出现在那里,必须让观众直接用肉眼能够看到。他们的身体必须去表达,他们的存在必须去表达。”
于是,当我们想起约翰尼·德普时,《剪刀手爱德华》永远是一个缘起。
神经质代言人
在此之前,那个作为青少年偶像的约翰尼·德普早已被人淡忘,在此之后,约翰尼·德普成为了神经质、孤独和诡异的代言人。他的身体扭曲着、眼神闪烁着,非人类的气质却传达着人类与生俱来、却恐惧至深的寂寞。
这也是为什么当《剪刀手爱德华》的导演蒂姆·波顿想找演员来演这个角色时,他的第一人选是“流星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我们无疑能在迈克尔·杰克逊和约翰尼·德普之间找到足够的共通性:对自我身体的极致把控、童年阴影所导致的偏执性格、以及对自我公共形象的摧毁、神化。
当迈克尔·杰克逊拒绝蒂姆·波顿的邀请时,其时已27岁的约翰尼·德普却在意外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最佳载体和最佳合作伙伴。当他回忆饰演爱德华的过程时,他说:“我看了很多卓别林的电影,因为他在不用语言却能表达自己的方面是一个大师。导演总是强调,我们要保持爱德华这个角色的纯粹性,却也不能让他去乞求观众的同情。对我来说,爱德华就是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发现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别人看来都是错的,你所接触的所有东西都会破碎。”
而他无疑是个足够幸福的演员。在《剪刀手爱德华》之后,蒂姆·波顿给予了他足够的空间去用自己的身体展现内心的阴暗面。以至于到最后,连观众都无法分清,到底是蒂姆·波顿成全了约翰尼·德普,还是约翰尼·德普成就了蒂姆·波顿。
但无论是波顿的戏,还是别的戏,约翰尼·德普接戏的唯一原则无疑是好莱坞明星中最为古怪的一位:他所扮演的角色必须来源于他自身的想象。这使他的作品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演员作者电影,他总是以他个人的力量在改变着任何一部电影的面貌。
而就《加勒比海盗》这部巨作来说,在刚开始时,迪斯尼并不买他的帐。
据约翰尼·德普回忆,当他决定让杰克船长成为一个衣履褴褛、满嘴金牙、口吐胡话、行为诡异的人物时,迪斯尼总裁迈克尔·埃斯纳怒了。“他正在毁了这部电影!”埃斯纳吼叫道。然后,德普频繁地接到迪尼斯高层的电话,试图说服他做出改变:
“这个人到底是怎么了?他是个古怪的傻子吗?他是醉了吗?顺便问你一声,他是不是个同性恋啊?他是不是这样?他是不是那样?最终,我只能告诉他们,他是所有这一切,并且对他们说,‘难道你们不知道吗?我演的所有人物都是同性恋。’这句话让他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鲜为人知的摇滚青春
故事的缘起还有另外一幅面貌。
12岁那年,他的母亲送了他一把吉他。叛逆的约翰尼·德普爱上了摇滚,开始组建乐队。
父母离婚一年之后,约翰尼·德普从高中辍学,只身前往洛杉矶,追寻他的音乐梦想。
在洛杉矶,他和朋友组建了一支名为Rock City Angels的乐队。他和乐队贝斯手的妹妹罗瑞·安德森坠入爱河,两人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生活。
之后发生的事情超出了德普的想象。巧合的是,罗瑞·安德森的前男友是大名鼎鼎的男星尼古拉斯·凯奇。有一次,前任男友和现任丈夫相见,凯奇非但没有拳脚相加,而且试图说服德普应该放弃音乐,去做一个演员。很快,凯奇就安排德普和自己的经纪人见面。
这样的人脉关系让约翰尼·德普毫不费力地进入演艺圈。1987年,他出现在了电视剧《龙虎少年队》(21 Jump Street)中。很快,这部知名偶像剧让英俊的德普成为了青少年偶像和大众情人,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八卦杂志中。但他却并不想成为了一位光靠脸蛋吃饭的偶像。他觉得自己“被逼成为了商品”,于是,他退出了《龙虎少年队》,表示之后再也不演什么电视剧了。
一旦决定放弃自己的偶像之路,约翰尼·德普的演艺事业便陷入了低潮。他出现在了经典恐怖片《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中,又接下了奥利佛·斯通的《野战排》,在里面饰演一个会讲越南话的美国大兵。这些配角都不是适合他的角色,直到他遇到了蒂姆·波顿和《剪刀手爱德华》。
对于约翰尼·德普来说,从追逐音乐梦到成为一位演员并不是一件难以决定的事。“我从来没做过什么决定,下定决心要来做演员,”他说,“我只是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身处在了另一条路上,我想,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他们对我说不。”
然而,多年之后,当约翰尼·德普谈起音乐和电影时,他仍认为音乐是他的最爱,甚至启迪了他的表演:“因为我从音乐转到了表演,因为我现在不用用音乐来养活自己,所以,我对音乐还保持着一份纯纯的爱。奇怪的是,我认为我进入一个角色的方式和进入一首歌的方式一模一样—我观察这个角色,就像打量一首歌一样。”
然后,我们听到、也看到了约翰尼·德普的杰克船长。在这个人物上,德普将他对音乐的爱好和肢体表演的技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要知道,在《加勒比海盗》的剧本中,杰克船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个满嘴金牙、奇装异服、仿佛永远都吸了毒的角色。这个角色之所以被德普演绎成这样,那是因为他要像自己的偶像、滚石乐队的主音吉他手Keith Richards致敬。任何把Keith Richards和杰克船长比对过的影迷想必都会对此了然于心。
方法派演技
如果约翰尼·德普不和蒂姆·波顿合作,那他将是一个怎样的演员?
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的源头。
1963年,约翰尼·德普出生于肯德基州的欧文斯伯勒。70英里之外印第安纳州摩斯维尔镇上生活过一个他日后将要扮演的人物: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帮分子约翰·迪林杰。2009年,犯罪片大师迈克尔·曼邀请德普在《公众之敌》中饰演这个备受争议的黑帮,当时,德普的反应是:“在我小时候,我可没想过我长大后要去演一个住在我隔壁的邻居。”
然后,德普很快又将这个黑帮头目和音乐结合在了一起:“他就是那个年代的摇滚明星。他决定照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而不向任何人妥协。”
德普决定,他不想再按寻常电影里的那样,把约翰·迪林杰刻画成一个坏蛋。他开始疯狂地收集有关迪林杰的资料,汇总成为他的“研究袋”。由于对象是一个罪犯,所以资料很难收集,德普进一步挖掘,结果发现了迪林杰父亲所留下来的录音带。“我最能接近这个人物的方式就是听他父亲的声音。”德普回忆道,“这些录音听上去和我亲戚说的话一模一样。我的意思是,他听上去和我的祖父简直就是一个人。”
紧接着,他发现,与其去猜测迪林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还不如去反思自己的家族。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祖父和继父都和迪林杰一样,是浪迹天涯的犯罪分子。
“这个故事和我的家庭、我的成长环境有关。”他解释道,“我的祖父和我很亲密,他是个做走私酒精生意的人。我的继父则更是一个流氓,他抢劫偷盗无所不为,并且还在斯泰斯威尔监狱里待过一段日子,想当年,迪林杰正是在这个监狱里帮助他的朋友逃亡,而本片的很大一部分正是在这个监狱里拍的。这就是我和迪林杰的内在联系。”
为了演活约翰·迪林杰这个人物,导演迈克尔·曼要求德普观看老派黑帮片中乔治·拉夫特等演员的表演,学习他们的口音,但在听过迪林杰父亲的录音之后,德普说服曼,不要用浓重的南方口音来过度阐释这个人物,“说话时拖着一点长音,这就足够了。”
如果约翰尼·德普不和蒂姆·波顿合作,如果他所要饰演的人物不像蒂姆·波顿作品中那样源自于黑暗的童话世界,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角色的研读者和体验者。也是因为此,约翰尼·德普的家甚至成为了博物馆:为了研究约翰·迪林杰,他收藏了迪林杰亲手用过的德林加枪;为了演好《恐惧拉斯维加斯》中那一代人的感觉,他收藏了杰克·凯鲁亚克临终前用过的最后一个打字机;为了饰演好带有欧洲贵族色彩的人物,他收藏了诗人兰波的笔记……
而约翰尼·德普又对多少人物说过“不”呢?仅举几个足以让任何明星扼腕痛惜的例子吧:《泰坦尼克号》、《夜访吸血鬼》和《生死时速》。他本可以成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和基奴·李维斯中的任何一个。但他选择了说不,选择了一条铤而走险、也根本无法被复制的道路。
其实,这位脆弱的明星根本就不想处在镁光灯的探照下。
“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明星。”他说,“如果被人看还是坐在一个黑暗房子里是一道选择题的话,我宁愿选择坐在黑暗的房间里。”
只是为了去看一眼那个穿着奇特、
神情古怪的杰克船长。
杰克船长归来
很快,杰克船长即将第四次回归大银幕。用不了多久,多项票房纪录将势必被打破。《加勒比海盗》前三部全球狂揽26亿美金,但这仍然是一个诡异的系列作品。即便是连本片的投资和制作方迪斯尼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也认为这部电影将是一个灾难。而那个试图一意孤行的男主角—约翰尼·德普—却把这场潜在的灾难,化解成了一个最匪夷所思的吸金神话。
电影时代与身体旅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身体就是一段旅程。这就好比水手们曾对自己做的那样,他们身上的每一处纹身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你在自己身上刻下痕迹,用以纪念你人生的某个特殊阶段,你或许是自己用刀来刻,或许是请专业的纹身师来刻,但这都不重要。”
故事刚开始时,约翰尼·德普并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他的母亲贝蒂是位餐厅服务员,父亲约翰则是位工程师。出生于肯德基州的他从小举家迁移,在20多个地方住过。在他15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约翰尼·德普长期处于家庭压抑的阴影中,开始了对自我的摧残。至今,他的身上仍留有八处自残的伤痕。
为了理解约翰尼·德普的演技为何如此与众不同、乃至于怪诞,为了理解为何“剪刀手爱德华”的眼神是如此神经质和催人泪下,为了理解巧克力工厂主人威利·旺达的举手投足为何如此充满童趣却又如此哥特恐怖,为了理解杰克船长为何永远如此蹒跚且荒诞,我们必须首先理解约翰尼·德普的身体。
这并不是一具属于这个电影时代的身体。
如果你问约翰尼·德普,到底是谁启迪了他的演技。他会告诉你他的“三位一体”: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和小朗·钱尼。对于他来说,这三位来自默片时代的喜剧演员就是“上帝”。
这解释了为何杰克船长永远如此格格不入。因为他的喜剧灵感来源于早期电影中的举手投足。
“为什么这些演员看上去如此惊叹,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支配语言的奢侈能力。所以,当他们想表现他们所作所为时,当他们想表达自己的内心时,他们必须存在在那里,必须活生生地出现在那里,必须让观众直接用肉眼能够看到。他们的身体必须去表达,他们的存在必须去表达。”
于是,当我们想起约翰尼·德普时,《剪刀手爱德华》永远是一个缘起。
神经质代言人
在此之前,那个作为青少年偶像的约翰尼·德普早已被人淡忘,在此之后,约翰尼·德普成为了神经质、孤独和诡异的代言人。他的身体扭曲着、眼神闪烁着,非人类的气质却传达着人类与生俱来、却恐惧至深的寂寞。
这也是为什么当《剪刀手爱德华》的导演蒂姆·波顿想找演员来演这个角色时,他的第一人选是“流星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我们无疑能在迈克尔·杰克逊和约翰尼·德普之间找到足够的共通性:对自我身体的极致把控、童年阴影所导致的偏执性格、以及对自我公共形象的摧毁、神化。
当迈克尔·杰克逊拒绝蒂姆·波顿的邀请时,其时已27岁的约翰尼·德普却在意外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最佳载体和最佳合作伙伴。当他回忆饰演爱德华的过程时,他说:“我看了很多卓别林的电影,因为他在不用语言却能表达自己的方面是一个大师。导演总是强调,我们要保持爱德华这个角色的纯粹性,却也不能让他去乞求观众的同情。对我来说,爱德华就是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发现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别人看来都是错的,你所接触的所有东西都会破碎。”
而他无疑是个足够幸福的演员。在《剪刀手爱德华》之后,蒂姆·波顿给予了他足够的空间去用自己的身体展现内心的阴暗面。以至于到最后,连观众都无法分清,到底是蒂姆·波顿成全了约翰尼·德普,还是约翰尼·德普成就了蒂姆·波顿。
但无论是波顿的戏,还是别的戏,约翰尼·德普接戏的唯一原则无疑是好莱坞明星中最为古怪的一位:他所扮演的角色必须来源于他自身的想象。这使他的作品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演员作者电影,他总是以他个人的力量在改变着任何一部电影的面貌。
而就《加勒比海盗》这部巨作来说,在刚开始时,迪斯尼并不买他的帐。
据约翰尼·德普回忆,当他决定让杰克船长成为一个衣履褴褛、满嘴金牙、口吐胡话、行为诡异的人物时,迪斯尼总裁迈克尔·埃斯纳怒了。“他正在毁了这部电影!”埃斯纳吼叫道。然后,德普频繁地接到迪尼斯高层的电话,试图说服他做出改变:
“这个人到底是怎么了?他是个古怪的傻子吗?他是醉了吗?顺便问你一声,他是不是个同性恋啊?他是不是这样?他是不是那样?最终,我只能告诉他们,他是所有这一切,并且对他们说,‘难道你们不知道吗?我演的所有人物都是同性恋。’这句话让他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鲜为人知的摇滚青春
故事的缘起还有另外一幅面貌。
12岁那年,他的母亲送了他一把吉他。叛逆的约翰尼·德普爱上了摇滚,开始组建乐队。
父母离婚一年之后,约翰尼·德普从高中辍学,只身前往洛杉矶,追寻他的音乐梦想。
在洛杉矶,他和朋友组建了一支名为Rock City Angels的乐队。他和乐队贝斯手的妹妹罗瑞·安德森坠入爱河,两人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生活。
之后发生的事情超出了德普的想象。巧合的是,罗瑞·安德森的前男友是大名鼎鼎的男星尼古拉斯·凯奇。有一次,前任男友和现任丈夫相见,凯奇非但没有拳脚相加,而且试图说服德普应该放弃音乐,去做一个演员。很快,凯奇就安排德普和自己的经纪人见面。
这样的人脉关系让约翰尼·德普毫不费力地进入演艺圈。1987年,他出现在了电视剧《龙虎少年队》(21 Jump Street)中。很快,这部知名偶像剧让英俊的德普成为了青少年偶像和大众情人,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八卦杂志中。但他却并不想成为了一位光靠脸蛋吃饭的偶像。他觉得自己“被逼成为了商品”,于是,他退出了《龙虎少年队》,表示之后再也不演什么电视剧了。
一旦决定放弃自己的偶像之路,约翰尼·德普的演艺事业便陷入了低潮。他出现在了经典恐怖片《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中,又接下了奥利佛·斯通的《野战排》,在里面饰演一个会讲越南话的美国大兵。这些配角都不是适合他的角色,直到他遇到了蒂姆·波顿和《剪刀手爱德华》。
对于约翰尼·德普来说,从追逐音乐梦到成为一位演员并不是一件难以决定的事。“我从来没做过什么决定,下定决心要来做演员,”他说,“我只是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身处在了另一条路上,我想,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他们对我说不。”
然而,多年之后,当约翰尼·德普谈起音乐和电影时,他仍认为音乐是他的最爱,甚至启迪了他的表演:“因为我从音乐转到了表演,因为我现在不用用音乐来养活自己,所以,我对音乐还保持着一份纯纯的爱。奇怪的是,我认为我进入一个角色的方式和进入一首歌的方式一模一样—我观察这个角色,就像打量一首歌一样。”
然后,我们听到、也看到了约翰尼·德普的杰克船长。在这个人物上,德普将他对音乐的爱好和肢体表演的技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要知道,在《加勒比海盗》的剧本中,杰克船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个满嘴金牙、奇装异服、仿佛永远都吸了毒的角色。这个角色之所以被德普演绎成这样,那是因为他要像自己的偶像、滚石乐队的主音吉他手Keith Richards致敬。任何把Keith Richards和杰克船长比对过的影迷想必都会对此了然于心。
方法派演技
如果约翰尼·德普不和蒂姆·波顿合作,那他将是一个怎样的演员?
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的源头。
1963年,约翰尼·德普出生于肯德基州的欧文斯伯勒。70英里之外印第安纳州摩斯维尔镇上生活过一个他日后将要扮演的人物: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帮分子约翰·迪林杰。2009年,犯罪片大师迈克尔·曼邀请德普在《公众之敌》中饰演这个备受争议的黑帮,当时,德普的反应是:“在我小时候,我可没想过我长大后要去演一个住在我隔壁的邻居。”
然后,德普很快又将这个黑帮头目和音乐结合在了一起:“他就是那个年代的摇滚明星。他决定照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而不向任何人妥协。”
德普决定,他不想再按寻常电影里的那样,把约翰·迪林杰刻画成一个坏蛋。他开始疯狂地收集有关迪林杰的资料,汇总成为他的“研究袋”。由于对象是一个罪犯,所以资料很难收集,德普进一步挖掘,结果发现了迪林杰父亲所留下来的录音带。“我最能接近这个人物的方式就是听他父亲的声音。”德普回忆道,“这些录音听上去和我亲戚说的话一模一样。我的意思是,他听上去和我的祖父简直就是一个人。”
紧接着,他发现,与其去猜测迪林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还不如去反思自己的家族。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祖父和继父都和迪林杰一样,是浪迹天涯的犯罪分子。
“这个故事和我的家庭、我的成长环境有关。”他解释道,“我的祖父和我很亲密,他是个做走私酒精生意的人。我的继父则更是一个流氓,他抢劫偷盗无所不为,并且还在斯泰斯威尔监狱里待过一段日子,想当年,迪林杰正是在这个监狱里帮助他的朋友逃亡,而本片的很大一部分正是在这个监狱里拍的。这就是我和迪林杰的内在联系。”
为了演活约翰·迪林杰这个人物,导演迈克尔·曼要求德普观看老派黑帮片中乔治·拉夫特等演员的表演,学习他们的口音,但在听过迪林杰父亲的录音之后,德普说服曼,不要用浓重的南方口音来过度阐释这个人物,“说话时拖着一点长音,这就足够了。”
如果约翰尼·德普不和蒂姆·波顿合作,如果他所要饰演的人物不像蒂姆·波顿作品中那样源自于黑暗的童话世界,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角色的研读者和体验者。也是因为此,约翰尼·德普的家甚至成为了博物馆:为了研究约翰·迪林杰,他收藏了迪林杰亲手用过的德林加枪;为了演好《恐惧拉斯维加斯》中那一代人的感觉,他收藏了杰克·凯鲁亚克临终前用过的最后一个打字机;为了饰演好带有欧洲贵族色彩的人物,他收藏了诗人兰波的笔记……
而约翰尼·德普又对多少人物说过“不”呢?仅举几个足以让任何明星扼腕痛惜的例子吧:《泰坦尼克号》、《夜访吸血鬼》和《生死时速》。他本可以成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和基奴·李维斯中的任何一个。但他选择了说不,选择了一条铤而走险、也根本无法被复制的道路。
其实,这位脆弱的明星根本就不想处在镁光灯的探照下。
“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明星。”他说,“如果被人看还是坐在一个黑暗房子里是一道选择题的话,我宁愿选择坐在黑暗的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