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杯来了!无数球迷都跃跃欲试地要度过这“痛并快乐着”的一个月。不过,开赛没几天,全国就已经发生了数起球迷猝死的悲剧。看球固然重要,但要是为了看球熬垮了身子,这买卖咱可就赔大了。
特邀专家 刘兆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特邀专家 李 纯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北京营养师俱乐部讲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观看篇
调整好习惯 远离看球综合征
就像每逢长假过后的“假期综合征”一样,在历经了昼夜颠倒、熬夜缺觉、饮食缺乏规律等等世界杯周期的“折磨”之后,不少人也会出现头昏脑涨、食欲减退、眼睛干涩的情况,这种被称之为“世界杯综合征”的表现,可是让不少人都中了招儿。面对烦人的看球“后遗症”,其实只要略微调整一下看球的小习惯,身体就不那么容易被亮黄牌啦!
提醒1:保证睡眠很重要
由于时差关系,这届世界杯最早的一场比赛也要凌晨零点才能开始,而更多的精彩碰撞也要等到后半夜,对于诸多铁杆球迷来说,熬夜成了多年看球练就的必备技能。
但在这里要提醒您,毕竟咱就是个看热闹的,没有必要场场不落,否则您这身体负荷可不比场上飞奔的运动员小到哪儿去。
所以说,在这一个月中,学会抽空睡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几场比赛的间隙,比如中午午休,或者提前入睡等等,都是相当有效的弥补措施。
提醒2:看球保持平常心
每个球迷都会有自己支持的球队,看比赛投入起来难免会情绪激动,尤其是为了提神再抽上两口,我们说,甭管是直接抽烟还是二手烟,抽烟对健康的影响要远远加倍。而且,提醒大家,尤其是平时工作压力很大,或者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人群,都要格外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兴奋,最好保持平常心。
如果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熬夜还是能免就免吧,因为疲劳+激动很容易造成病情加重,轻则心绞痛,重则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如果比赛非看不可的话,最好身边有人陪伴,手边也要准备好常备药物,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千万不能继续硬扛看球,一定要及时就诊。
提醒3:久坐之后动一动
吹着空调、吃着西瓜、靠在沙发上美滋滋地看上一场球,这个feel听着就那么爽。但舒服归舒服,您最好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如果肌肉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很容易感觉腰酸背痛。
此外,眼睛长时间注视着电视中的激烈战况,也会使眨眼的频率有所降低,这样也会导致眼球干涩。
所以,看球间歇正确的做法是,适当起身活动活动,哪怕是扭扭腰,伸伸胳膊,都会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解。眼睛最好也休息片刻,滴几滴眼药水。
熬夜容易上火,喝一些花茶有利于降火,例如菊花茶、绿茶等,除了败火,还有一些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枸杞还具有明目之效,加点枸杞在茶水中也是不错的。
饮食篇
饮食要讲究 少碰垃圾“套餐”
世界杯期间,球迷除了在作息习惯上进行调整,也要在饮食方面精心搭配。比如晚餐要清淡,建议主食粗细各一半。粗粮中B族维生素丰富,B族维生素是大脑糖代谢时必不可少的营养,如果缺少则会易感疲劳。富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兰花等深绿色、橙黄色蔬菜也要注意摄入,它们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维持正常的暗视力。如果可以接受动物肝脏,也可以做一些菜肴,这样补充维生素A会更高效。
除了在家中看球,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到酒吧或者大排档看球,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伙儿,千万别一高兴了就吃得忘乎所以,更别因为过度饮酒与别人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套餐1:零食+饮料
专家点评
胖你没商量
熬夜看球,手头儿没有零食怎么成!一手薯片,一手饮料,再往沙发上一趟,绝对是华丽丽的看球标配!其实,甭管是为了充饥还是解馋,零食+饮料这两种本来就不健康的食品搭配在一起,再加上深夜时分摄入,这明明就是发胖的节奏啊。
因为,市面上大多数的膨化食品含油量都很高,就算是非油炸的薯片,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也不比油炸的少。甜饮料中的含糖量也很高,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一般在50克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正常我们建议每天精制糖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一瓶甜饮料就超标一倍。
此外,这种吃法也会加速骨钙流失。夜间血液中钙含量低,需要动用骨骼中的钙来维持血钙稳定。碳酸饮料中的钙磷比例不合理,也会增加骨钙的流失。
最后的影响,就是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了。高能量需要消化,增加了夜间的消化负担;冷饮料的刺激也可能造成肠道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病症。
套餐2:烧烤+冰啤
专家点评
最好不要碰
如果说上面的吃法仅仅是会发胖的话,那么这个搭配绝对是“作”的节奏了。烧烤这种食物几个月吃一次还可以,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不至于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如果在世界杯期间作为宵夜天天吃,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能量高。这个搭配虽不像零食饮料那样高油高糖,但高蛋白和酒精也会提供很多能量。烧烤中除了肉类里面的蛋白质和脂肪,还会额外刷一些羊油来提味,无疑增加了能量的摄入。啤酒又被称为“液体面包”,可想而知,这二者也是高能的“完美”结合。
而且,众所周知,烧烤制品也容易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烧烤制品加热过度会增加杂环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的含量,加上酒精的作用,会增加身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不利于健康。
此外,冰凉的啤酒+热腾腾的烤串,这一凉一热对肠胃的刺激很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您就不怕“内急”的时候错过了精彩进球么!
套餐3:甜食+咖啡
专家点评
喝完更疲惫
相比较为粗犷的烧烤+啤酒,这个搭配就是很多“婉约”妹纸更偏爱的零食方式了。一提到甜食,无疑又会有高能量这个特点。另外,由于比赛多在深夜,很多人也会依赖咖啡提神。实际上咖啡因是以提前消耗精力的方式来提神,等精神劲儿过去之后就会感到特别疲惫。这样本身就熬了一晚上不得休息,第二天再上班更加疲惫不堪。
如果是晚上实在太饿,需要加餐的话,可以选择水果做零食,比如夏季的时令水果葡萄、西瓜等,既健康,又能及时补充能量。不过西瓜可别吃多了,小心便意频繁影响看球。除了水果之外,也可以喝些牛奶或酸奶。如果想吃些凉的,可以将酸奶提前放冰箱冷冻,放置几小时就变成了美味的酸奶雪糕,既美味又健康。这样既能补水,又能补充优质蛋白,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力(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选择自己爱吃的坚果,比如核桃、开心果、葵花籽等,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等营养,利于恢复体力。
特邀专家 刘兆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特邀专家 李 纯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北京营养师俱乐部讲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观看篇
调整好习惯 远离看球综合征
就像每逢长假过后的“假期综合征”一样,在历经了昼夜颠倒、熬夜缺觉、饮食缺乏规律等等世界杯周期的“折磨”之后,不少人也会出现头昏脑涨、食欲减退、眼睛干涩的情况,这种被称之为“世界杯综合征”的表现,可是让不少人都中了招儿。面对烦人的看球“后遗症”,其实只要略微调整一下看球的小习惯,身体就不那么容易被亮黄牌啦!
提醒1:保证睡眠很重要
由于时差关系,这届世界杯最早的一场比赛也要凌晨零点才能开始,而更多的精彩碰撞也要等到后半夜,对于诸多铁杆球迷来说,熬夜成了多年看球练就的必备技能。
但在这里要提醒您,毕竟咱就是个看热闹的,没有必要场场不落,否则您这身体负荷可不比场上飞奔的运动员小到哪儿去。
所以说,在这一个月中,学会抽空睡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几场比赛的间隙,比如中午午休,或者提前入睡等等,都是相当有效的弥补措施。
提醒2:看球保持平常心
每个球迷都会有自己支持的球队,看比赛投入起来难免会情绪激动,尤其是为了提神再抽上两口,我们说,甭管是直接抽烟还是二手烟,抽烟对健康的影响要远远加倍。而且,提醒大家,尤其是平时工作压力很大,或者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人群,都要格外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兴奋,最好保持平常心。
如果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熬夜还是能免就免吧,因为疲劳+激动很容易造成病情加重,轻则心绞痛,重则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如果比赛非看不可的话,最好身边有人陪伴,手边也要准备好常备药物,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千万不能继续硬扛看球,一定要及时就诊。
提醒3:久坐之后动一动
吹着空调、吃着西瓜、靠在沙发上美滋滋地看上一场球,这个feel听着就那么爽。但舒服归舒服,您最好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如果肌肉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很容易感觉腰酸背痛。
此外,眼睛长时间注视着电视中的激烈战况,也会使眨眼的频率有所降低,这样也会导致眼球干涩。
所以,看球间歇正确的做法是,适当起身活动活动,哪怕是扭扭腰,伸伸胳膊,都会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解。眼睛最好也休息片刻,滴几滴眼药水。
熬夜容易上火,喝一些花茶有利于降火,例如菊花茶、绿茶等,除了败火,还有一些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枸杞还具有明目之效,加点枸杞在茶水中也是不错的。
饮食篇
饮食要讲究 少碰垃圾“套餐”
世界杯期间,球迷除了在作息习惯上进行调整,也要在饮食方面精心搭配。比如晚餐要清淡,建议主食粗细各一半。粗粮中B族维生素丰富,B族维生素是大脑糖代谢时必不可少的营养,如果缺少则会易感疲劳。富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兰花等深绿色、橙黄色蔬菜也要注意摄入,它们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维持正常的暗视力。如果可以接受动物肝脏,也可以做一些菜肴,这样补充维生素A会更高效。
除了在家中看球,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到酒吧或者大排档看球,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伙儿,千万别一高兴了就吃得忘乎所以,更别因为过度饮酒与别人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套餐1:零食+饮料
专家点评
胖你没商量
熬夜看球,手头儿没有零食怎么成!一手薯片,一手饮料,再往沙发上一趟,绝对是华丽丽的看球标配!其实,甭管是为了充饥还是解馋,零食+饮料这两种本来就不健康的食品搭配在一起,再加上深夜时分摄入,这明明就是发胖的节奏啊。
因为,市面上大多数的膨化食品含油量都很高,就算是非油炸的薯片,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也不比油炸的少。甜饮料中的含糖量也很高,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一般在50克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正常我们建议每天精制糖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一瓶甜饮料就超标一倍。
此外,这种吃法也会加速骨钙流失。夜间血液中钙含量低,需要动用骨骼中的钙来维持血钙稳定。碳酸饮料中的钙磷比例不合理,也会增加骨钙的流失。
最后的影响,就是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了。高能量需要消化,增加了夜间的消化负担;冷饮料的刺激也可能造成肠道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病症。
套餐2:烧烤+冰啤
专家点评
最好不要碰
如果说上面的吃法仅仅是会发胖的话,那么这个搭配绝对是“作”的节奏了。烧烤这种食物几个月吃一次还可以,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不至于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如果在世界杯期间作为宵夜天天吃,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能量高。这个搭配虽不像零食饮料那样高油高糖,但高蛋白和酒精也会提供很多能量。烧烤中除了肉类里面的蛋白质和脂肪,还会额外刷一些羊油来提味,无疑增加了能量的摄入。啤酒又被称为“液体面包”,可想而知,这二者也是高能的“完美”结合。
而且,众所周知,烧烤制品也容易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烧烤制品加热过度会增加杂环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的含量,加上酒精的作用,会增加身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不利于健康。
此外,冰凉的啤酒+热腾腾的烤串,这一凉一热对肠胃的刺激很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您就不怕“内急”的时候错过了精彩进球么!
套餐3:甜食+咖啡
专家点评
喝完更疲惫
相比较为粗犷的烧烤+啤酒,这个搭配就是很多“婉约”妹纸更偏爱的零食方式了。一提到甜食,无疑又会有高能量这个特点。另外,由于比赛多在深夜,很多人也会依赖咖啡提神。实际上咖啡因是以提前消耗精力的方式来提神,等精神劲儿过去之后就会感到特别疲惫。这样本身就熬了一晚上不得休息,第二天再上班更加疲惫不堪。
如果是晚上实在太饿,需要加餐的话,可以选择水果做零食,比如夏季的时令水果葡萄、西瓜等,既健康,又能及时补充能量。不过西瓜可别吃多了,小心便意频繁影响看球。除了水果之外,也可以喝些牛奶或酸奶。如果想吃些凉的,可以将酸奶提前放冰箱冷冻,放置几小时就变成了美味的酸奶雪糕,既美味又健康。这样既能补水,又能补充优质蛋白,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力(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选择自己爱吃的坚果,比如核桃、开心果、葵花籽等,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等营养,利于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