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发展国民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上,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调整升级传统制造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统筹协调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驱动 振兴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富强的基础,代表国家实力,也是各国或地区参与经济竞争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决策。而创新驱动是实体经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点必须放在创新驱动上。实体经济只有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优先战略,才能加快各领域的创新驱动,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一、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实体经济是大量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的应用场所,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当前,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结构正进入深度调整重组期,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各国传统实体经济的形态和发展模式,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制造业仍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现阶段,虽然制造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其自身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升级的巨大革命。当前,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推动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其真正的驱动力量仍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仍具有主体地位。
  (二)实体经济重新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
  实体经济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力,也是各国或地区参与经济竞争的关键基础之一。当前,由于以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发达国家正反思以往的发展模式,并重新将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同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并根据本国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积极承接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先进制造业转移,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因此,今后我国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扭转产业资本投资“脱实向虚”的趋势,促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三)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势紧迫
  当前,我国的制造业正砥砺前行,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的台阶,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诸多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今后我们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实体经济保障。
  二、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创新不仅仅指技术上、产品上的创新,也包括思想上、理论上、制度上和模式上等等的创新。然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总体上“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明显。一些制造业企业的税费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待加强。这些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偏高
  实体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融资的难易和融资成本的高低。虽然当前我国的利率总体并不算高,但是部分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前置条件,甚至变相提高利率。而中小企业要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更加困难,即便获得,利率也普遍较高。统计资料显示,在房市火热的时候,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甚至一度达到3/4左右。而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用地和办公成本,从而推高了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
  (二)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许多因素在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如房地产价格和其他社会消费品价格的上升等等。另外,当前除了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之外,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比如,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技能培训欠缺且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比较倾向于从事管理工作,而不大愿意从事企业一线的劳动,这就造成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现象。而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劳动力供应的紧张,从而助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
  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近年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协调现象,致使实体经济增速呈现出逐渐放缓、在国民经济中比例不断下滑的趋势,而虚拟经济则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实体经济的整体市场环境不如虚拟经济,从而使部分市场资本出现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的现象;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下降,从而抑制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以创新驱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的大国经济发展和强国经济最终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这就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新业态、利用新技术、构建新平台、创造新模式,塑造更多的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型发展,以实现实体经济发展动力的根本转换。
  (一)培育壯大新兴产业
  要密切跟踪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超前谋划部署和落实措施,切实推动现代最新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有效融合,尽快培育形成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支柱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特别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产业。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采取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健康成长。   (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民生福祉改善的主体力量,也是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通过创新驱动,使传统产业增强新的竞争优势,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要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术革新,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三)大力推进智能制造
  适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新趋势,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抢占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要加强应用型基础性研究,著力突破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发展过程的技术性瓶颈制约,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四)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不协调、不均衡是造成实体经济结构性困境的重要因素。今后要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重视发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激发市场活力。要统筹兼顾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促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实现最大化。地方各级政府应发挥调控和监督作用,坚决防止虚拟经济挤压实体经济的现象发生。要进一步落实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同时,要加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金融市场的监管,有效避免金融市场乱象,重视对金融理财市场的监管,促使交易透明化,严厉杜绝非法金融行为。
  (五)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机制
  成功的创新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能力和技能之间多角度交流的反馈,同时也是企业与它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其他众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持有机构之间互动的结果。可见,加快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框架十分必要。重点要深化科技创新和人才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改革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新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20.
  [2]黄群慧.振兴实体经济要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J].理论参考,2017,(4).
  [3]苗圩部长解读十九大报告: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7,(12).
  [4]申长雨.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7,(1).
  [5]张俊伟.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境与破解之策[J].中国发展观察,2017,(16).
  [6]温静静.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J].知识经济,2018,(21).
  [7]张先进.中国高新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8,(1).
  [8]赵琛.关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
  [9]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14.
  [10]朱晓冬.浅析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7,(10).
  [11]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中共宁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莉莉
其他文献
引用格式: 郑小九.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看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1-8.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01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01-08  关键词: 习近平; “七一”讲话; 中国共产党;鲜明特质  On the CPC’s disti
为什么要推动“选择性退休”的结构性政策调整?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人口最多,“未富先老”的特点比较突出,这使得中国面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在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方面的准备不足。例如,相关政策安排、服务体系的建设等都存在与老龄化社会不相适应的某些突出矛盾。为此,中国在实行“选择性退休”的同时,应从基本国情出发,进行与“选择性退休
摘 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步,也是辽宁省工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调研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状,结合实际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计算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利用ARIMA对未来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进行预测,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政策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辽宁省依托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格式: 高继海.论BBC对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改编[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65-74.  中图分类号 :I5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09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65-10   英文大标题 On BBC’s film adaptation of Shakespeare’s En
引用格式: 焦晓钰.河南劳动力成本变化、影响与对策[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56-64.  中图分类号 :C97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08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56-09   英文大标题 Change,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
摘 要:我国经济社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长期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及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的重要结合点是投资,合理引导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投资,不仅能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而且是着眼长远、强弱项、补短板的有力措施,最终实现以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投资 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摘 要:梳理长江防洪建设成效,分析长江防洪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安澜长江建设的思考。根据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的目标,提出要遵循五项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关键词:防洪能力;防洪减灾;长江  中图法分类号:TV882.2;TV8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40
引用格式: 吴永辉.营商法治化背景下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明确性研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39-46.  中图分类号 :D924.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06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39-08   英文大标题 Study on the clarity of illegal 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