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养一只狗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u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国几乎是家家养狗,而且大狗居多,这些狗狗和主人一样,可以自由出入公园、商场、餐厅,街上还能看到很多大狗跟着主人等红绿灯,乖乖地走在人行道上,不狂吠,也不追人。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这些狗狗都在学校里经过专业的训练,懂礼貌,懂规矩,而且听指令。
  喜欢动物的童一慢慢长大,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妈妈,我也要自己养一只狗。”他天天申请,后来不惜动用他生日礼物的权利:“妈妈,7岁生日我什么礼物都不要,我就要一只狗。”
  童一爸爸也很喜欢动物,他几乎养过所有的宠物,包括蛇、大鹦鹉,养过一只狗狗享年17岁,养过一只猫咪终养18年。他对宠物的情感以及养宠物的各种知识,自是不用赘述。
  问题是本大妈,活到一大把年纪,还从来没养过宠物。对狗狗,觉得它很可爱,很漂亮,但是对怎么收拾臭臭,怎么清扫那漫天飞的落毛,怎么对付它们身体的异味,没有任何经验可谈……
  爸爸不露声色地找了各种视频,还给童一买了两本关于狗狗的书。得,童一每天搬着他的“大部头”来找我:“这个小狗太甜美了,妈妈你看它的大眼睛。”后来爷儿俩慢慢集中到要养金毛,就又专门买了一本喂养金毛的书,童一更是时不时来找我探讨:“妈妈你看它们小时候,太甜蜜了,你看它的眼睛。”
  童一应该不懂得公关技巧,他只是太喜欢了,很自然地就来和妈妈念叨。一开始他并不知道不让养狗的主要阻力来自妈妈,爸爸给他解释是他太小,还没有能力养狗狗,所以小男生只能眨着期盼的眼睛说:“我等吧,等我上了二年级,我们就可以养只小狗了。”
  童一爸爸因为看到过很多人头脑发热买了狗狗,结果很快就改变主意不要了,或者狗狗生病了老了就遗弃了,所以他觉得养狗需要很慎重,得做好十几年有狗需要照顾的心理准备。无论狗狗怎样,都得当做家人对待,不离不弃更不能慢待。
  他一直很聪明地不做本大妈的游说工作,因为他也知道,说到底,养一只狗,重点的工作、大量的工作、推卸不了的工作,都得我承担。他一抬屁股出差了,家里的孩子和狗,都得这个女人好生照看。所以当我难以抵御童一的一脸期待时,他心存窃喜但仍能比较理智地给我做工作:“你千万不能头脑发热,你千万不能中途变节,你千万不能因为它咬了你的电线或皮鞋打它,还有,你再也不能动不动就带孩子外出旅行了。”
  后来的后来,看到老公疯狂地搜集各种关于金毛的信息,兴奋得眼睛放光,我突然想通了,为了家里这俩男人的笑脸,我所谓的额外工作就当是必要支出吧……
  狗狗再烦,也烦不过孩子狗狗。小狗训练大小便,每天遛弯,教它各种规矩,是很烦。但你如果想到自己能心平气和地给孩子换两年尿片,训练他们大小便时他们每天可以尿湿10多条裤子,相比之下,小狗可就太聪明了,还不用给它洗裤子。
  狗狗再贵,也贵不过孩子。
  买狗狗,上税,上户口,定期检疫,看兽医,还不算吃的狗粮和各种用品和玩具,尤其大狗,什么都和人差不多。但是,我是这么说服自己的:狗狗再贵,也没养孩子费钱吧。
  不能旅行,但也有解决的办法。欧洲旅行可以考虑带狗狗同行,回国,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分批行动,例如妈妈带妹妹先回国,然后爸爸再带哥哥回国,或者妈妈带俩孩子先回,再或者,寄养到狗狗旅馆或者其他朋友那里,也多少有些回旋余地吧。
  有了狗狗,生活会大不同。我们最向往的,就是能和狗狗有足够的户外时间,童一哥哥一本正经地保证:“妈妈,我在学校时你帮我看狗狗,我早上去学校前我自己带狗狗,放学后我也自己带狗狗,我喂它吃,给它喝水,带它出去跑步。”
  一个6岁半的孩子,尽管你还不能相信他太多,可就他这小决心,小向往,小保证,当妈的都懂,还怎么能一直说“不”呢?
  老公谨慎认真地挑选小狗,无意中说了一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养自己喜欢的狗狗,我一定要从小好好训练它,谢谢亲爱的你的支持。”
  原来他以前养的狗和猫咪都是收养的,尤其那只狗,是从一家农场里逃出来的。所以老公说养一只金毛犬是他内心的向往。
  为了孩子、为了老公都是被动养狗的诱因,其实,养狗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体验更加完整。只有养过狗狗才明白,那份快乐和感动,真的无可比拟。那部《导盲犬小Q》不知比多少明星演绎的故事赢得更多的泪水,因为,那真的是心的感动。
  编辑/周六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外国名著节选阅读单元解读单元首篇略读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时,教师要从文本出发,归纳解读的方法,厘清设计的思路。教师可按照统编教材的导航定位系统,开展纵向解读;根据本课的文本性质,进行横向解读,从选段到全书再到同类图书。这样的教材解读,能不断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形成从课内到课外、从单篇到多篇的迁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外国名著;统编教材;
[摘要]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想象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发展思维、铸造语感。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储备转成画面;依托教材插图,用融合复现画面;强化情感体验,用美读渲染画面;转变关注视角,用换位扩展画面。  [关键词]阅读过程;想象画面;多维运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71-0
古人认为,人的身体内是存在真气的,散步时会动摇真气。因此,如果在散步时与人交谈,就会造成真气泄漏,有害健康。现在医学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边走路边说话,腹部肌肉的活动会明显减少,这也就预示着发生事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由于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走路时不停地说话,大脑就会“一心二用”。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信号传输中断,腹肌力量也会减弱,对脊椎的保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发掘你自己。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
舒淇真好看啊,是那种怎么看怎么好看的美法,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美法。你单挑她五官中的任意一个出来都说不上太好看,眼睛之间距离太大了,鼻子塌塌的,嘴很大,脸上还散落着小雀斑,然而她又真的好美,就像聂隐娘里面那句“她像凤凰”。  舒淇宣布嫁给了冯德伦,觉得幸福满满。虽然已经看到有人开始分析冯德伦不怎么爱舒淇的各种理由,还有人说他俩平时都不咋秀恩爱,感觉感情不好的样子。我觉得是这样,很多人都是以前喜欢秀恩
[摘 要]苏教版中高年级教材精选了大量的写景类散文。构建写景类散文的生态课堂,要创设鲜活情境,让学生品析散文语言的意蕴;同时,要组织有效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从而达到和作者之情、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样,就能使学生走进散文的内核,感受并学会散文的语言表达之美。  [关键词]写景类散文 生态课堂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高处的寒冷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为我们贡献了一句话:“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在生活中被人们千万次地应验过。“人,越处高的时候越感觉到冷。”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哲学旨意是,人的精神境界或是社会地位越往高处走的时候,同行与陪伴者越少,人越感到孤寂。  可是,人生入世的价值观又不停地激励着,甚至是诱引着每个生命个体不断向上。为此,世人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美其名曰:风云人生为梦想奔走,汗水泪水为理想坚守。
[摘 要]语文教材是精选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如果能利用课文文本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汲取古今中外文章中的写作精华,可以使学生走出“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  [关键词]课文文本;写作;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81-0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
她与他在同一家公司实习过,谈不上谁追谁。他浮躁,有时夸夸其谈,却也能为了一个项目连续几天不眠不休。他能吃苦能拼命的劲头,他谈起未来时整个人都闪闪发光,对未谙世事的她,像旋风像朝阳,是情不自禁地吸引。  他们很自然地在一起。她找了一份不太忙,收入也平常的工作,他创业,经常三更半夜来敲她的门:“有热水和方便面吗?”同居也是不在话下的事,何必要交两份房租、水电费、宽带费?  那段日子,她过得很辛苦,有限
哈尔滨历史上曾有过很多外国居民,无国籍人(白俄)、波兰人、塞尔维亚人、土耳其人、英国人、捷克人、犹太人……  那次,谢瓦是特地带着44岁的儿子回哈尔滨。他的儿子也和他一样,有着一个俄罗斯的名字:萨沙。  谢瓦是以中友好协会耶路撒冷分会会长、希伯来大学教授叶甫谢伊·波多利斯基的小名。我们是在耶路撒冷认识的。当时他非常热情地为我安排在希伯来大学进行的采访——采访定居在耶路撒冷的老哈尔滨犹太人。  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