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就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 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少,尤其是各种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又是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的学科。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常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特点
1、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涉及学科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质、气象、园林、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
3、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合同法》等,同时涉及水利、电力、交通、土地、矿山、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不确定性,对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5、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个市、一个乡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通常人们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就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因素。
6、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低下,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各职能部门,有些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对于某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拿不出合理的方案,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因此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2、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
一是工程管理不严肃,存在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二是项目法人方面存在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等问题。三是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使现场管理混乱不堪;施工不按规范,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
3、监理不规范,质量监督缺乏力度
一是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部分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 “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二是质量监督缺乏力度。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起来力不从心;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作用很难发挥。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几项措施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各级领导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使工程施工人员真正负起责来。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2、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及相关质量责任制的完善,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3、强化工程施工管理
一是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施工队伍要求人员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管理人员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能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二是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严把材料进场关,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三是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四是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
4、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水利工程建設要提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使监理工作真正发挥保障工程质量的作用。一是要监理人员提高素质,使之由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组成。二是要加强监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考核上岗制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监理制度要与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图审查等制度有机结合,形成多方位、多形式,监督各方的质量体系,规范质量行为,超前控制,督促及时整改。四是要配备必须的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加大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检、见证取样的次数和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质监频率。五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六是要争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和支持以及参建单位的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汉中.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4.
[2]王浩.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现代水利,2009,8.
[3]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8.
[4]赵星.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质量控制水平[J].土木工程,2009,12.
关键词:水利施工 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少,尤其是各种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又是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的学科。分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常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特点
1、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涉及学科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质、气象、园林、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
3、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合同法》等,同时涉及水利、电力、交通、土地、矿山、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不确定性,对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5、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个市、一个乡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通常人们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就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因素。
6、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低下,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各职能部门,有些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对于某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拿不出合理的方案,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因此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2、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
一是工程管理不严肃,存在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二是项目法人方面存在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等问题。三是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使现场管理混乱不堪;施工不按规范,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
3、监理不规范,质量监督缺乏力度
一是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部分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 “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二是质量监督缺乏力度。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起来力不从心;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作用很难发挥。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几项措施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各级领导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使工程施工人员真正负起责来。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2、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及相关质量责任制的完善,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3、强化工程施工管理
一是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施工队伍要求人员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管理人员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能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二是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严把材料进场关,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三是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四是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
4、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水利工程建設要提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使监理工作真正发挥保障工程质量的作用。一是要监理人员提高素质,使之由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组成。二是要加强监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考核上岗制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监理制度要与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图审查等制度有机结合,形成多方位、多形式,监督各方的质量体系,规范质量行为,超前控制,督促及时整改。四是要配备必须的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加大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检、见证取样的次数和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质监频率。五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六是要争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和支持以及参建单位的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汉中.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4.
[2]王浩.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现代水利,2009,8.
[3]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8.
[4]赵星.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质量控制水平[J].土木工程,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