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过程,让数学课堂向理性深处漫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重视课本知识的挖掘,发散思维,经历探究的过程,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体会探究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关键词】 探究过程;数学课堂;深处漫溯
  按照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会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得数学课堂向理性的深处漫溯.生活中的经验被抽象化以后成为数学模型,以此来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运用,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积极大胆的猜想,有利于结果验证
  波利亚曾经指出:积极大胆的猜想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期盼的心理,希望自己的猜想结果和探究结果相一致.在对结果进行验证时就会专心致志地探究.即使没有出现意料中的结果,也会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假设,继续对结果进行探究验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并大胆猜想,对问题的结果进行预测.这样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预测和推理,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既有了积极思维的动机,又让探究思维更加理性化.例如,以前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都是以一个展开图的形式,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学生虽能够理解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也知道了计算的方法,但却没有把对知识的探究引向深入,没有达到向理性深处漫溯的程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一下思维的方式,在对圆柱的侧面展开时换一种思维,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不沿着高线而是沿着任意一条线展开,那么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胆地猜想以后,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对结果进行验证了.
  二、适时地创设悬念,增加探究的动力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教师都已经不陌生.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中结合现代的媒体技术加以运用了.但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加探究的动力方面,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发现教学资源之后才能完成.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兴趣不是一开始就很强烈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火慢炖的方式逐步形成,有了兴趣之后才能有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竭尽所能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悬念的创设,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动力,让内因起主导作用.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乘法口诀时,都喜欢先让学生背诵之后进行直接运用,只是由于学生不明事理盲目背诵,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动力减弱.其实以悬念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示一道加法的连加算式,如果让学生自己编题会更有说服力.如2 2 2 2 2 2 2 = ?然后规定学生在2秒内算出结果,自然不可能得出答案,有的学生花费达3分钟之久,也有的学生干脆放弃.老师却在1秒内得出答案.看着学生羡慕的眼神,就已经知道接下来的教学效果了.
  三、让学生独立探究 ,获得思维新途径
  教师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很多教师还是不能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总是担心学生的探究能力,害怕知识的传输过程中学生不能完成学习的任务.其实,这些都是多虑了,甚至教师的过多参与反而会影响学生的自主独立探究,影响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不断改革创新,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教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向理性深处漫溯.例如,在对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习以后,可以运用一个有趣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测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选取的物体可以是一块小石子,也可以是一个红薯或土豆,学生一开始显得很迷惘,不知所措.教师可以以古代人测量金皇冠体积的方法适当地进行提醒,学生马上就会有反应.先称出整个红薯的重量,再称出切出的一立方厘米的红薯重量,根据排开水的体积就能很快解决问题.这样的探究过程会不断挖掘学生已经积累的学习经验,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到新的思路和发现,培养了学生不断探究和创造的精神.
  四、转变思维的方式,提高探究有效性
  小学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承接性,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以往的学习经验对于新的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对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不可小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构建,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提高小学数学探索的有效性.例如,小学数学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往往不愿放手,总是要讲解很长时间才肯罢休,但教学效果甚微,并不能让很多的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学实践表明,如果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探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尽管方法不一,甚至还很烦琐,但转变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探究.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清醒地认识到: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改变一些提问的方式,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更不利于开拓创新.因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不断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已经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彻头彻尾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究,才能够理清知识的结构以及数理之间的关系,也才能不游离于知识的表面,逐步地向知识的纵深方向发展.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更会使数学课堂向理性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张文明.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J].吉林教育,2011(14).
  [2]王伟.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让“思考”向纵深处漫溯[J].赤子(中旬),2013(11).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规模的扩大,大学生迅速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自由的大学生活及闲暇时间的宽裕,使大学校园成为青年学生放松自我的平台.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闲暇时间
对比传统直热管,回路热管具有启动迅速、传输距离远、热量大、温差小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如在航天器热控、电子元器件散热等场合,又会对回路热管工作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力又
天基信息系统在战场感知、指挥控制与决策等方面作用日益显著。空间快速响应是天基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需求。文章介绍了"软件星"有效载荷的设计技术原理和系统基本组成,分析了其可重构多功能综合一体化设计特点,阐述了采用统一软硬件体系结构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多功能集成载荷系统是满足应急作战快速反应的基本要求,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星"多功能任务载荷平台来实现快速响应卫星的通用设计途径,对发展快速响应空间技术具有重
辽宁省岫岩县五道沟铁矿产于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变质岩中,层位控矿的特点明显;铁矿体的围岩为黑云斜长变粒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矿体的围岩蚀变不甚强烈,晚期构造和闪
【摘要】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对初中学生而言,学数学可以很好地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反之,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同学,会在学数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老师不帮助学生解决,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课程感到厌烦.想要帮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素养,开放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初中生数学能力.本文主要结合案例重点阐述了初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心得
地质成果是与矿产资源紧密相关的财产权利,对它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地质成果的形成具有智力投入的特点。分析地质成果的价值及维护其价值的方式,可发现它是一种商业秘密,在权利
在一款采用改进HARVARD总线结构的通用DSP中,通过设置一个小型指令CACHE来缓解流水线上的资源冲突.它采用两路组相连结构,仅在流水线上发生资源冲突时才会被访问.出于减小CAC
【摘要】随着我国各省市对口单招规模的扩大及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学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严重阻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从而影响对口高考的升学.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对口单招;数学学习;良好习惯  数学学科是对口单招的一个重要应试学科,但本校70%的单招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出现此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主、客观
【摘要】随着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初中数学教学形式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科目,所以教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学形式,良好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水平,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本文就将问题教学法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出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良好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效率提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