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349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732件代表书面意见。截至7月15日,其中726件已由各承办单位办理答复代表;还有6件因综合性强、办理难度较大,仍在办理过程中。在已答复的书面意见中,答复“解决采纳”的409件,占到总数732件的55.9%;“正在解决”的61件;“计划解决”的87件;“留作参考”的169件。此外,大会闭幕后至7月15日,又收到代表书面意见50件,目前这些书面意见正在办理过程之中。
关注重点,推动书面意见重点办理
办理代表书面意见历来是本市国家机关体察民情、集中民智、惠及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完善营改增相关政策、促进本市展览业健康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等关系本市经济发展的工作,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加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等民生问题,以及加大对经济薄弱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失独家庭经济援助和综合帮扶等,都成为“重点关注”,由市政府领导亲自带头协调办理,推动相关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对涉及相关领域的代表书面意见也十分重视,结合委员会重点工作研究分析,对书面意见办理情况跟踪问效,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邀请提出书面意见的代表一起参与。
深入沟通,以“人来人往”提升沟通办理效果
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与“一府两院”书面意见归口负责机关保持联系,通过召开办理工作例会等及时了解各单位办理情况和问题,并将代表的意见在例会上反馈给承办单位。比如,对闵行区代表小组活动期间就部分承办单位办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及时与相关部门通气,督促有关承办单位及时与代表进行沟通。对于部分处理难度较大的代表书面意见,注重听取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办理工作协调方案;对于一些代表对办理答复有不同意见的书面意见,比如刘樱代表关于校园安装空调的建议、唐祝平代表关于轨交14号线延伸至黄渡大型居住区的建议等,通过安排走访或召开办理工作协调会,为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对话搭建平台。
问题导向,以办理推动改进完善工作
办理工作不“单打一”,各承办单位努力将办理书面意见的工作与推动部门工作成效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比如,针对代表关注的就医问题,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积极推进“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目标覆盖全市17个区县、近600家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实现居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在全市范围内互联互通。一些代表在书面意见中提出电梯维护和运营安全问题,就此,市质量技监局积极推进建立电梯维修费用管理制度,继续开展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并与法制部门一起修订《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市绿化市容局结合代表倡导推行垃圾分类处置的建议,推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力争年末全市实现分类的居住区覆盖200万户居民。
回应期待,增强书面意见办理实效
承办单位对代表书面意见办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心血,55.9%“解决采纳”来之不易。而办理实效究竟如何?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最能说明问题。代表们在总体表示满意或理解的同时,也对办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期望和要求。代表希望书面意见分办更加科学,要能抓得住核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希望由多家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能够形成一致的答复口径,不要让代表在多家单位之间奔波无果;承办单位上门沟通要做好“功课”,拿得出实际内容,不是为沟通而沟通,为“感动”代表而屡屡上门;对于答复“解决采纳”的也希望能够让代表看到实实在在的制度成果或工作实绩;对于答复“正在解决”和“计划解决”的更要有后续跟踪,看得到实效。
一句句期望,所盼皆为“实效”。为进一步增强书面意见办理实效,今年下半年,市人大常委會将重点开展书面意见督办工作,主任会议督办代表书面意见仍将是一重要形式。下半年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率队,相关专门委员会组织,与提出相关书面意见以及来自相关工作领域、关心相关专题工作的市人大代表一起,围绕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目标任务和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重点,就代表书面意见反映比较集中、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若干承办量较大单位或重点专题进行集中督办,着力提升代表书面意见的解决实效。与此同时,各专门委员会也将结合专项监督等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办工作。
今年,代表还可以通过书面意见网上办理系统反馈对承办单位办理态度和办理结果的意见。目前,代表对今年的书面意见答复表示不满意的有6件。人事代表工委将与市政府办公厅及有关承办单位一起分析代表表示不满意的具体意见,在与代表进行沟通、征求相关专门委员会意见基础上,研究再次办理工作的重点和要求,督促承办单位认真做好再次办理工作。
短 评
“落差”要靠落实来消减
文/姚 实
又到代表书面意见办理情况盘点时。今年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732件书面意见,目前答复代表“解决采纳”409件、“正在解决”61件、“计划解决”87件、“留作参考”169件。初次答复解决采纳率逼近56%,算得上历史高点。但在近来数次代表座谈会上,代表们对书面意见办理表扬声有之,更多的则是要求与意见。代表感受与答复结果何来如此“落差”?
平心而论,“解决采纳”凝聚着承办单位大量心血,许多单位主动作为,集思广益,扎扎实实推进办理工作,成绩斐然。而代表对书面意见这一履职手段重视度相当之高,强烈希望说了不白说。所谓“关之切、待之严”,因此才有诸多新期待。
听听代表们的话,不难整理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跨界建议呼唤职能完善。一些综合性强的书面意见一头难牵,不得已交多部门合办,多头回答却莫衷一是,职能空白或衔接不畅是根本问题。二是部分公开遭遇顶真代表。一些工作“可做不宜说”,遇到十分较真且专业的代表,沟通工作首先要求摊开所有的牌。三是答复结果等待落实检验。代表对一些“解决未落实、采纳未体现、计划无节点、留下不参考”的情况诟病最多,代表提出解决采纳要见实效,正在解决或计划解决要有时间表;至于留作参考,也要摆出参考思路。
遇到以上问题的代表,其感受自然不会有“解决采纳”后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如何消减代表感受与答复结果之间的“落差”?首先,还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真正将办理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的重要方面,要重视办没办出实效,而不仅仅盯着完成答复。其次,要抓牢“两头”。一头是提出者,即人大代表,另一头是办理者,即承办单位。要不断提高书面意见提出质量,严格规范办理工作,增进代表与承办单位的沟通效果。第三,要做好“两头”之外的工作,建议路径有三:其一,交办机构和归口负责机关要增强交办和分办科学性。通过沟通促进代表书面意见分析问题有深度、提出建议有见地,以增强书面意见针对性来点准承办单位工作“穴道”,办出实效。其二,有效传导代表建议引起更多关注。一些前瞻性较强、协调难度大的书面意见不能仅在代表与承办单位两头“转圈圈”,不妨通过建议反映、决策参考或内部行文等多种途径引起领导重视,加强协调力度,促进办出实效。其三,有效结合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常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的代表表示,面对承办单位会有“孤身作战”的感受。诚然,常委会不是“老娘舅”,但常委会重视代表建议、发挥职能作用是可有作为的。近年来包括主任会议督办、委员会督办在内的多层次督办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关法规对于视察办理情况、代表不满意件再次办理、约见常委会组成人员等也作出了规定;结合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开展协调办理,或是形成重点关注件,开展专题询问等,督出实效,此处探索空间还很大。
总之,代表书面意见反映的是民意,代表对书面意见办理情况的反馈与感受同样也反映出民意。消减代表感受与答复结果间的“落差”,关键要靠让代表和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工作实效。
关注重点,推动书面意见重点办理
办理代表书面意见历来是本市国家机关体察民情、集中民智、惠及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完善营改增相关政策、促进本市展览业健康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等关系本市经济发展的工作,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加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等民生问题,以及加大对经济薄弱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失独家庭经济援助和综合帮扶等,都成为“重点关注”,由市政府领导亲自带头协调办理,推动相关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对涉及相关领域的代表书面意见也十分重视,结合委员会重点工作研究分析,对书面意见办理情况跟踪问效,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邀请提出书面意见的代表一起参与。
深入沟通,以“人来人往”提升沟通办理效果
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与“一府两院”书面意见归口负责机关保持联系,通过召开办理工作例会等及时了解各单位办理情况和问题,并将代表的意见在例会上反馈给承办单位。比如,对闵行区代表小组活动期间就部分承办单位办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及时与相关部门通气,督促有关承办单位及时与代表进行沟通。对于部分处理难度较大的代表书面意见,注重听取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办理工作协调方案;对于一些代表对办理答复有不同意见的书面意见,比如刘樱代表关于校园安装空调的建议、唐祝平代表关于轨交14号线延伸至黄渡大型居住区的建议等,通过安排走访或召开办理工作协调会,为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对话搭建平台。
问题导向,以办理推动改进完善工作
办理工作不“单打一”,各承办单位努力将办理书面意见的工作与推动部门工作成效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比如,针对代表关注的就医问题,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积极推进“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目标覆盖全市17个区县、近600家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实现居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在全市范围内互联互通。一些代表在书面意见中提出电梯维护和运营安全问题,就此,市质量技监局积极推进建立电梯维修费用管理制度,继续开展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并与法制部门一起修订《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市绿化市容局结合代表倡导推行垃圾分类处置的建议,推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力争年末全市实现分类的居住区覆盖200万户居民。
回应期待,增强书面意见办理实效
承办单位对代表书面意见办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心血,55.9%“解决采纳”来之不易。而办理实效究竟如何?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最能说明问题。代表们在总体表示满意或理解的同时,也对办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期望和要求。代表希望书面意见分办更加科学,要能抓得住核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希望由多家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能够形成一致的答复口径,不要让代表在多家单位之间奔波无果;承办单位上门沟通要做好“功课”,拿得出实际内容,不是为沟通而沟通,为“感动”代表而屡屡上门;对于答复“解决采纳”的也希望能够让代表看到实实在在的制度成果或工作实绩;对于答复“正在解决”和“计划解决”的更要有后续跟踪,看得到实效。
一句句期望,所盼皆为“实效”。为进一步增强书面意见办理实效,今年下半年,市人大常委會将重点开展书面意见督办工作,主任会议督办代表书面意见仍将是一重要形式。下半年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率队,相关专门委员会组织,与提出相关书面意见以及来自相关工作领域、关心相关专题工作的市人大代表一起,围绕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目标任务和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重点,就代表书面意见反映比较集中、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若干承办量较大单位或重点专题进行集中督办,着力提升代表书面意见的解决实效。与此同时,各专门委员会也将结合专项监督等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办工作。
今年,代表还可以通过书面意见网上办理系统反馈对承办单位办理态度和办理结果的意见。目前,代表对今年的书面意见答复表示不满意的有6件。人事代表工委将与市政府办公厅及有关承办单位一起分析代表表示不满意的具体意见,在与代表进行沟通、征求相关专门委员会意见基础上,研究再次办理工作的重点和要求,督促承办单位认真做好再次办理工作。
短 评
“落差”要靠落实来消减
文/姚 实
又到代表书面意见办理情况盘点时。今年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732件书面意见,目前答复代表“解决采纳”409件、“正在解决”61件、“计划解决”87件、“留作参考”169件。初次答复解决采纳率逼近56%,算得上历史高点。但在近来数次代表座谈会上,代表们对书面意见办理表扬声有之,更多的则是要求与意见。代表感受与答复结果何来如此“落差”?
平心而论,“解决采纳”凝聚着承办单位大量心血,许多单位主动作为,集思广益,扎扎实实推进办理工作,成绩斐然。而代表对书面意见这一履职手段重视度相当之高,强烈希望说了不白说。所谓“关之切、待之严”,因此才有诸多新期待。
听听代表们的话,不难整理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跨界建议呼唤职能完善。一些综合性强的书面意见一头难牵,不得已交多部门合办,多头回答却莫衷一是,职能空白或衔接不畅是根本问题。二是部分公开遭遇顶真代表。一些工作“可做不宜说”,遇到十分较真且专业的代表,沟通工作首先要求摊开所有的牌。三是答复结果等待落实检验。代表对一些“解决未落实、采纳未体现、计划无节点、留下不参考”的情况诟病最多,代表提出解决采纳要见实效,正在解决或计划解决要有时间表;至于留作参考,也要摆出参考思路。
遇到以上问题的代表,其感受自然不会有“解决采纳”后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如何消减代表感受与答复结果之间的“落差”?首先,还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真正将办理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的重要方面,要重视办没办出实效,而不仅仅盯着完成答复。其次,要抓牢“两头”。一头是提出者,即人大代表,另一头是办理者,即承办单位。要不断提高书面意见提出质量,严格规范办理工作,增进代表与承办单位的沟通效果。第三,要做好“两头”之外的工作,建议路径有三:其一,交办机构和归口负责机关要增强交办和分办科学性。通过沟通促进代表书面意见分析问题有深度、提出建议有见地,以增强书面意见针对性来点准承办单位工作“穴道”,办出实效。其二,有效传导代表建议引起更多关注。一些前瞻性较强、协调难度大的书面意见不能仅在代表与承办单位两头“转圈圈”,不妨通过建议反映、决策参考或内部行文等多种途径引起领导重视,加强协调力度,促进办出实效。其三,有效结合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常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的代表表示,面对承办单位会有“孤身作战”的感受。诚然,常委会不是“老娘舅”,但常委会重视代表建议、发挥职能作用是可有作为的。近年来包括主任会议督办、委员会督办在内的多层次督办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关法规对于视察办理情况、代表不满意件再次办理、约见常委会组成人员等也作出了规定;结合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开展协调办理,或是形成重点关注件,开展专题询问等,督出实效,此处探索空间还很大。
总之,代表书面意见反映的是民意,代表对书面意见办理情况的反馈与感受同样也反映出民意。消减代表感受与答复结果间的“落差”,关键要靠让代表和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