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的场所,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霸占了语文课堂,搞“一言堂”或者是搞教案彩排,满堂灌。语文课堂成了教师的演武堂,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迫接受。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和发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笔者一贯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以教师的“教”为辅。因为课堂是学生求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学生才是求知的主体。也就是说,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个主体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学生要学什么,他们应该有充分的自由。学生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则应当成为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好向导、好主持人,主持好这个教学的活动,让学生从语文教学活动中收获到尽可能多的东西——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这就是“教”在“教学”一词中排在前面的原因吧。
  学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活动也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实施。那么,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呢?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常规上来。这样,语文课堂活动的主角变了,语文教师的备课、授课等也就应该跟以往有所不同了。
  先说说语文教师备课的不同。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少了,学生提的问题就会多起来,而且就课文中各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提出,又不可预知。这就必然要求语文教师改变自己备课的形式和内容。笔者觉得,语文教师的备课更多的是要备教学资料和学习方法等。教案要变成学案,而且其内容也不再像以往的教案那样确定。因此,教师要多方查找与文本相关的尽可能丰富的资料(图书馆室或网络上相关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较适宜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古人所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语文教师如此备教并非不要语文教学的重点和中心。实际上,在备教时应该同时确定各个教学环节的主题,比如字词的学习、课文脉络结构及技巧的把握、文章主题的概括、文章的写法与特色、语言的艺术、课文的朗读等等,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备课时,每个主题的内容都要尽可能全面又具体,要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哪些方面的具体问题,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组织好教学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在各个主题框架里活动。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既突出了重点,“有的放矢”,又让学生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再说说授课吧。前面说到学生是主体,是主角,语文教师是向导,是节目主持人,并非指语文教师的作用减弱了;相反,语文教师的重要作用更加突显出来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宏观调控”,把握教学的方向和重点,而且还要进行“微观处理”,随时回答学生的质疑。语文教师要时时处处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大道上徜徉,同时又要避免他们迷路或走进死胡同。因此,课堂上,语文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学会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更显教师的功底,语音的纠正、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句段的作用、文意的概括、中心的把握、写法的特色等等,都能让学生获益不少,也最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智慧。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开放、多元、立体的多重对话。对话教学论的提出,极大地拓宽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成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指南。探寻课堂“有效对话”,宜通过潜心解读文本,设计多向互动话题,制造课堂内在张力,实现“有效对话”最佳途径的达成,以促进学生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现代教学论也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的成绩是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有很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到高中却沦为学习的失败者。一般来说,造成数学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的误区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初中数学基础没有打好,怎么努力都不行;有些同学认为数学很难,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头脑。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
柘荣县地处高山盘地,气候长年温和湿润,山区物产十分丰富,自古就是闽浙商品集散地,素有“闽浙咽喉”之称。  这里的中药材、茶叶、油茶、食用菌、陈醋和反季节果蔬,是当地富有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太子参和食用菌,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柘荣县曾经家家种油茶,乡乡开油坊,盛产的山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周总理为此还亲自题词“绿色油库”。  柘荣人喜欢喝茶,这里高山多雾,制茶历史悠久,茶青品质特别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