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别人家的+NP”构式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别人家的+NP"的短语构式,它的语义功能与传统常规性句内搭配完全不同,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考察了该新型构式的准入条件,并在认知语义视角下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研究结果显示,具有ICM典型特征的NP可以进入该构式,且此NP不需要进行背景设置。对"别人家的+NP"的理解,必须诉诸人的感知体验,依赖共享百科知识。此外,该构式有渐趋"标题化"的表达价值。
其他文献
为考察子目标编码和数学能力对小学生数学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对200名三年级小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一采用2(样例类型)×2(数学能力)两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发现,低能力组被试在
为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1996年日本政府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施行“宽松教育”的教育政策。随后,该改革引发诸多问题,2008年日本文部省在新修订《学习指导要领》中将“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