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灵活性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校企结合,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也有深远的意义。所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只有更加灵活,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受利,学校受利,企业受利。本文认为校企结合的发展模式应该以企业为中心,而不是以前的以学校为中心。只有以企业为中心,进行校企结合才能使企业的参与度更高,这样学生技能的进步更快。
  关键词:校企结合 ;灵活
  项目编号:Y201512
  G718.5
  职业教育是什么?时代不同,所代表的具体意义也有所不同。在人类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职业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职业教育是学徒制,现在是专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是职业教育中自在的,原生的、更够派生和能够决定其它问题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要满足受教育者全面、终身的职业发展需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是培养“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世界各国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例如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从1890年《莫雷尔法案》的制定开始,不断地通过立法规范这也教育的发展。美国从职业教育中的受益也是很大,1860-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四倍,从世界第四跃居首位,产品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从中不难看出美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的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大部分是实行二加一模式,学生在学校待两年,第三年在把学生送入社会参加企业实践,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无法及时与企业联系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技能的增长也无从谈起。长此以往职业教育可能将走向末路,上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有一些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学校不能与技术学校划等号,他们强调职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基础教育。可是如何注重,注重到什么程度,各个专家、教育工作者的说法并不一致。
  首先,要给与学生参与企业更多的时间,时间是保证学生学习东西的基础,对于职业院校应该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比例大于的学校学习文化课的比例,这样才能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
  学生进入企业的实践,应从刚上大学的第一年就开始,先接触本行业最边缘的工作,从为企业技术工人服务开始。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为例,首先让学生给工人师傅,拿工具,打扫机床,给机床添加润滑油,让他们先近距离接触这些机械技工的工作。这些基本功的锻炼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而时间的安排则是校企结合的一个关键因素。校企结合的灵活性就体现与此。这一个月的时间需要与企业协调,不一定非得在学期前或是学期末。应该让企业来安排时间,学校给予配合,适时的调整文化课的时间。这样不仅使是企业更佳灵活的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也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的结合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来说,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自己专业的角色,使他们更早的明白,自己现在也是一名“学徒”,而不仅仅是一名学生。这样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将会更加的明确。
  在第二学年,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沟通,让学生进入企业,尽可能能参加生产,积极与企业协调好,根据企业生产的淡旺季,选择合适的时间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生产,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的学到技能,也是让学校帮助企业解决工人流动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在旺季时的用工荒问题。企业不用再销售旺季时节到处招工,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然后在企业的生产淡季,学校将学生领回,给学生安排理论课学习。从而企业进一步降低了自己的管理成本。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酬劳,而且也提高了参与学习和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也提前了解和认识了企业的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差别。这样对企业、学校和学生来说实现了“三赢”。
  最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第三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学校都是将学生直接送进社会,送入企业。部分专家或是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样学生可以把前两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这样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吗,实际恐怕并非如此。由于我国国情决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大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偏低,学生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太了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传统职业教育的“二加一模式”已经不太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本文认为,学生通过第二年在企业的生产实践,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清晰,通过参与生产他们才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本文认为第三年才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关键一年。只有学生知道了工作中最欠缺的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加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通过第三年的主动學习,学生会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以上不同阶段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适应自己的岗位。以上方法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学校与企业真正灵活的结合,从以前的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企业为中心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欧阳河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6:19-26
  [2]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3
  [3] 张建党,美国职业教育立法与职业教育[D],河北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王明杰(1988-),女,河南巩义人,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森林景观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在林业上的一项实际应用,在计算机辅助园林和景观设计、生态环境预测与可视化、计算机动画、游戏和虚拟场景绘制等领域均具有广阔
摘 要:现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国家相继出台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本文就如何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做好技师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做了阐述。提出要以政策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技能自信,职业自信,行业自信,创新思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关键词:积极的就业政策;职业自信;职业规划;职业发展  G717.8  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国家相继出台了积
课堂曾几何时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今却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一种全新课堂,教师不仅考虑自己这节课要教什么,而更多地是要站在学生的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包括经典文化,这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结晶。经典诗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高远的内涵以及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对经典诗文进行阅读,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進行传承。经典文化是比较神圣的,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敬畏之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对于我国人民的品格和灵魂塑造具有一定的帮助。组织学生阅读经典诗词,帮助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还会
摘要:采取了“培优,促中,推差”的总体思路,按照“低起点,缓坡度,大容量”的原则,以培养创新为核心,以扎实双其为主线,以导学为措施,以多练为突破,做到肯想,肯做,肯学,才能共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分层教学;探索;思路创新  G623.5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课改的“漩涡”中打转,学洋思、学杜郎口、还学杨家庄,结果是认识不足,过程匆匆,就好像“华东五市一周游”,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我们仍在穿新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保护区)内的公路系统逐渐扩大,游客量也逐年上升,特别是每年的5月份~10月份,更是旅游的高峰期,由此产生的两
【摘要】回首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 提得最多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每一次的改革好像都收效甚微, 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老师的一种设计, 是为老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 这种设计成为教师体现其 “先进” 教育思想的一种摆设, 学生则成了教师运筹帷幄的 “工具” ,成了展示其高超技巧的 “道具”. 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并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使
摘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关键词:区域活动 生活经验 指导 环境创设  G612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又是孩子最喜欢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要活
【摘 要】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应用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  G642.4;I206-4  随着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概念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都掀起了教改实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