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讨了阿克苏地区枣树叶片SPAD值(叶色值)与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之间关系,为枣树截形叶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年7月5日到8月25日对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同时对枣树叶片SPAD值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为10~20头/叶时,枣树叶片SPAD值为30~40;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20头/叶以上时,对枣树叶片叶绿素的危害最为严重,枣树叶片SPAD值为20~30。初步摸清了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规律。
关键词
截形叶螨;SPAD;枣树;种群变动
中图分类号:S 435.61
文献标识码:A
枣树是新疆主要的特色林果树树种之一。随着新疆枣树间作模式的普遍应用,螨类已成为新疆枣树和农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害螨对农林作物的为害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连年上升。特别是随着枣树栽培面积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对枣树的为害逐年加重,严重为害时可影响光合作用使枣叶枯黄,提前脱落,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给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1]。害螨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刺穿细胞,吸取汁液,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严重时,致使植株生长停滞或延缓[24]。植物叶绿素的减少量与截形叶螨的密度有关,相同寄主植物上截形叶螨的密度不同,其叶绿素的减少量不一样[56]。由于截形叶螨防治指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掌握最佳防治时期,以致防治效果差,造成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叶绿素仪可用于测定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该仪器根据叶片叶绿素对有色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一定波长光的发射光强和透过叶片后的光强测定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其具体应用是利用叶绿素仪在叶片上选取一定的面积,当叶绿素仪的2个发射光源发出的光到达叶片后,650 nm的红光部分被叶片叶绿素吸收,少量被反射后,剩下的透过叶片被接收器转换为电信号,940 nm的红外光则透过叶片被接收器转化为电信号,再经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光强和发射光强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叶片SPAD值(specialty products agricultural division,叶色值),SPAD值反映出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读数范围0~99.9),其数值的大小可定量描述叶片的叶色值[79]。叶绿素仪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不破坏叶片等优点[1011],因此使用叶绿素仪可以初步摸清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之间动态变化规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概况
试验地设立在新疆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1大队3小队枣棉间作园内,总面积为130.34 hm2(试验地面积为0.67 hm2),栽培模式为建园式,树龄为5年,株行距1.5 m×4 m,主栽品种为‘骏枣’。
1.2试验仪器和试剂
叶绿素仪(TYSA型,浙江托普有限公司生产)、体视显微镜(MoticDMW143N2GG型,厦门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放大镜(40倍)、指形管、毛笔、75%乙醇。
1.3试验方法
于2012年7月5日-2012年8月25日在枣园内按五点取样法分别固定5株受害枣树(真叶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和5株未受害枣树(真叶未受害,生长正常),将调查样树分别编号,并在每株样树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的上、中、下部分别调查5张叶片,全株共75张,每次共750张叶片。每3~5 d调查1次,分别记载卵、幼、若、成螨数量。统计出各调查点每次调查的卵、幼、若、成螨平均密度(头/叶)。并使用叶绿素仪对所有调查叶片SPAD值进行测定、记录。
1.4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利用DPS V13.5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截形叶螨各螨态种群数量变动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截形叶螨各螨态虫口密度(头/叶)数据见表1。以截形叶螨卵的虫口密度为X1,截形叶螨幼若螨的虫口密度为X2,截形叶螨成螨的虫口密度为X3、枣树受害叶片SPAD值为Y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各螨态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呈负相关。其中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幼若螨、成螨种群数量变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截形叶螨卵的数量变动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以说明,截形叶螨的幼若螨和成螨种群数量对枣树叶片SPAD值有显著影响。
2.2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的变化规律
截形叶螨种群数量监测结果(图1)较好地反映出截形叶螨种群数量出现的各高峰时期及其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截形叶螨在7、8月期间出现2个增长高峰,在8月初时数量达到最高峰。其中8月5日-8月8日截形叶螨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是由于8月4日当地农户喷施杀虫杀螨剂所致。8月中旬开始,截形叶螨的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皆呈明显下降趋势。
截形叶螨幼若螨和成螨的种群数量变动与叶片SPAD值的相关系数为r=-0.687 4**,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从图1可以看出,截形叶螨虫口数量7月份缓慢上升,枣树叶片SPAD值也从健康时的40降至30,此时截形叶螨虫口密度基本保持在15头/叶以下。
从8月开始,截形叶螨虫口密度出现2个高峰,分别达到36头/叶和30头/叶,并持续3~5 d左右。此时枣树叶片SPAD值也下降到20~30。现场观察枣树叶片可以看到,枣树叶片此时出现黄色斑块、无光泽。8月中旬开始,随着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下降至20头/叶以下时,枣树叶片SPAD值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至8月下旬,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下降至10头/叶以下,枣树叶片SPAD值回升至30以上。 图1截形叶螨的种群数量变动与叶片SPAD值的变化规律
Fig.1Change rule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 truncatus and leaves SPAD value
3结论与讨论
植食性螨类用刺吸式口针刺入植物组织中吸取细胞汁液,致使植物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12]。本研究结果表明,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20头/叶以上,枣树叶片SPAD值为20~30,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最为严重;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10~20头/叶,枣树叶片SPAD值为30~40,其影响次之。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各螨态消长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枣树叶片SPAD值变化与截形叶螨各螨态消长动态的关系均呈负相关。其中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幼若螨、成螨种群数量变动呈显著负相关,与截形叶螨卵的数量变动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叶绿素仪是简单而又方便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诊断工具。利用它可以在野外条件下原位快速准确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13]。通过SPAD值确定截形叶螨防治指标目前仍处在摸索阶段,尽管测定叶片SPAD值可以估计截形叶螨对叶片的为害程度,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不同枣树品种、树龄、生育期以及叶片不同点位SPAD值的差异等诸多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不同密度的截形叶螨对枣树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并且差异明显,随着截形叶螨虫口密度的增加,枣树叶片的SPAD值相应减少,表明枣树叶片叶绿素下降。但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高峰,并持续数日后,枣树叶片的SPAD值基本保持在20左右。蔡双虎等认为,这属于植物的一种耐害性表现,因为植物自身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当少量的截形叶螨为害时,植物本身可以对叶绿素进行补偿,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叶片不能补偿所损失的叶绿素时的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临界值可作为截形叶螨的防治指标[5,14]。
参考文献
[1]刘多红,牛建新. 枣树害螨时空动态及药剂防治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8):14341439.
[2]侯辉,赵莉蔺,师光禄,等. 地肤提取物杀螨活性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4,30(3):4245.
[3]许俊杰,刘凤莲,李秀芬,等.中华啮粉虱对柏小爪螨捕食作用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2):207212.
[4]马恩沛. 中国农业螨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06.
[5]蔡双虎,程立生,沙林华,等. 二斑叶螨为害与寄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2003(3):5457.
[6]唐周怀,张雅莉,郭晓霞,等. 截形叶螨危害对国槐叶片生理的影响[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10)∶8082.
[7]赵卫星,陈少波,姜红波,等. 茶蚜对不同SPAD值绿色的趋性[J].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551760.
[8]杨海清,姚建松,何勇. 基于反射光谱技术的植物叶片SPAD值预测建模方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6):16071610.
[9]钟全林,程栋梁,胡松竹,等. 刨花楠和华东润楠叶绿素含量分异特征及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271276.
[10]艾天成,李方敏,周治安,等. 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相关性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20(1):68.
[11]贾小容,陈春苑. 不同绿化植物叶绿素SPAD值对环境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206208.
[12]蔡双虎. 二斑叶螨种群特征及为害性研究[D]. 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
[13]李辉,白丹,张卓,等. 羊草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2730
[14]Royalty R N, Phelan P L, Hall F R.Effects of hostplant quality on male twospotted spider mite(Acari:Tetranychidae) mate location and guarding behavior [J].Journal of Insect Behavior,1994,7(5):739752.
                        探讨了阿克苏地区枣树叶片SPAD值(叶色值)与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之间关系,为枣树截形叶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年7月5日到8月25日对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同时对枣树叶片SPAD值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为10~20头/叶时,枣树叶片SPAD值为30~40;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20头/叶以上时,对枣树叶片叶绿素的危害最为严重,枣树叶片SPAD值为20~30。初步摸清了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规律。
关键词
截形叶螨;SPAD;枣树;种群变动
中图分类号:S 435.61
文献标识码:A
枣树是新疆主要的特色林果树树种之一。随着新疆枣树间作模式的普遍应用,螨类已成为新疆枣树和农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害螨对农林作物的为害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连年上升。特别是随着枣树栽培面积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对枣树的为害逐年加重,严重为害时可影响光合作用使枣叶枯黄,提前脱落,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给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1]。害螨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刺穿细胞,吸取汁液,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严重时,致使植株生长停滞或延缓[24]。植物叶绿素的减少量与截形叶螨的密度有关,相同寄主植物上截形叶螨的密度不同,其叶绿素的减少量不一样[56]。由于截形叶螨防治指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掌握最佳防治时期,以致防治效果差,造成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叶绿素仪可用于测定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该仪器根据叶片叶绿素对有色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一定波长光的发射光强和透过叶片后的光强测定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其具体应用是利用叶绿素仪在叶片上选取一定的面积,当叶绿素仪的2个发射光源发出的光到达叶片后,650 nm的红光部分被叶片叶绿素吸收,少量被反射后,剩下的透过叶片被接收器转换为电信号,940 nm的红外光则透过叶片被接收器转化为电信号,再经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光强和发射光强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叶片SPAD值(specialty products agricultural division,叶色值),SPAD值反映出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读数范围0~99.9),其数值的大小可定量描述叶片的叶色值[79]。叶绿素仪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不破坏叶片等优点[1011],因此使用叶绿素仪可以初步摸清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之间动态变化规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概况
试验地设立在新疆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1大队3小队枣棉间作园内,总面积为130.34 hm2(试验地面积为0.67 hm2),栽培模式为建园式,树龄为5年,株行距1.5 m×4 m,主栽品种为‘骏枣’。
1.2试验仪器和试剂
叶绿素仪(TYSA型,浙江托普有限公司生产)、体视显微镜(MoticDMW143N2GG型,厦门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放大镜(40倍)、指形管、毛笔、75%乙醇。
1.3试验方法
于2012年7月5日-2012年8月25日在枣园内按五点取样法分别固定5株受害枣树(真叶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和5株未受害枣树(真叶未受害,生长正常),将调查样树分别编号,并在每株样树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的上、中、下部分别调查5张叶片,全株共75张,每次共750张叶片。每3~5 d调查1次,分别记载卵、幼、若、成螨数量。统计出各调查点每次调查的卵、幼、若、成螨平均密度(头/叶)。并使用叶绿素仪对所有调查叶片SPAD值进行测定、记录。
1.4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利用DPS V13.5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截形叶螨各螨态种群数量变动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截形叶螨各螨态虫口密度(头/叶)数据见表1。以截形叶螨卵的虫口密度为X1,截形叶螨幼若螨的虫口密度为X2,截形叶螨成螨的虫口密度为X3、枣树受害叶片SPAD值为Y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各螨态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呈负相关。其中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幼若螨、成螨种群数量变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截形叶螨卵的数量变动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以说明,截形叶螨的幼若螨和成螨种群数量对枣树叶片SPAD值有显著影响。
2.2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的变化规律
截形叶螨种群数量监测结果(图1)较好地反映出截形叶螨种群数量出现的各高峰时期及其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截形叶螨在7、8月期间出现2个增长高峰,在8月初时数量达到最高峰。其中8月5日-8月8日截形叶螨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是由于8月4日当地农户喷施杀虫杀螨剂所致。8月中旬开始,截形叶螨的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皆呈明显下降趋势。
截形叶螨幼若螨和成螨的种群数量变动与叶片SPAD值的相关系数为r=-0.687 4**,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从图1可以看出,截形叶螨虫口数量7月份缓慢上升,枣树叶片SPAD值也从健康时的40降至30,此时截形叶螨虫口密度基本保持在15头/叶以下。
从8月开始,截形叶螨虫口密度出现2个高峰,分别达到36头/叶和30头/叶,并持续3~5 d左右。此时枣树叶片SPAD值也下降到20~30。现场观察枣树叶片可以看到,枣树叶片此时出现黄色斑块、无光泽。8月中旬开始,随着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下降至20头/叶以下时,枣树叶片SPAD值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至8月下旬,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下降至10头/叶以下,枣树叶片SPAD值回升至30以上。 图1截形叶螨的种群数量变动与叶片SPAD值的变化规律
Fig.1Change rule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 truncatus and leaves SPAD value
3结论与讨论
植食性螨类用刺吸式口针刺入植物组织中吸取细胞汁液,致使植物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12]。本研究结果表明,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20头/叶以上,枣树叶片SPAD值为20~30,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最为严重;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10~20头/叶,枣树叶片SPAD值为30~40,其影响次之。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各螨态消长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枣树叶片SPAD值变化与截形叶螨各螨态消长动态的关系均呈负相关。其中枣树叶片SPAD值与截形叶螨幼若螨、成螨种群数量变动呈显著负相关,与截形叶螨卵的数量变动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叶绿素仪是简单而又方便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诊断工具。利用它可以在野外条件下原位快速准确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13]。通过SPAD值确定截形叶螨防治指标目前仍处在摸索阶段,尽管测定叶片SPAD值可以估计截形叶螨对叶片的为害程度,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不同枣树品种、树龄、生育期以及叶片不同点位SPAD值的差异等诸多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不同密度的截形叶螨对枣树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并且差异明显,随着截形叶螨虫口密度的增加,枣树叶片的SPAD值相应减少,表明枣树叶片叶绿素下降。但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高峰,并持续数日后,枣树叶片的SPAD值基本保持在20左右。蔡双虎等认为,这属于植物的一种耐害性表现,因为植物自身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当少量的截形叶螨为害时,植物本身可以对叶绿素进行补偿,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叶片不能补偿所损失的叶绿素时的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临界值可作为截形叶螨的防治指标[5,14]。
参考文献
[1]刘多红,牛建新. 枣树害螨时空动态及药剂防治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8):14341439.
[2]侯辉,赵莉蔺,师光禄,等. 地肤提取物杀螨活性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4,30(3):4245.
[3]许俊杰,刘凤莲,李秀芬,等.中华啮粉虱对柏小爪螨捕食作用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2):207212.
[4]马恩沛. 中国农业螨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06.
[5]蔡双虎,程立生,沙林华,等. 二斑叶螨为害与寄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2003(3):5457.
[6]唐周怀,张雅莉,郭晓霞,等. 截形叶螨危害对国槐叶片生理的影响[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10)∶8082.
[7]赵卫星,陈少波,姜红波,等. 茶蚜对不同SPAD值绿色的趋性[J].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551760.
[8]杨海清,姚建松,何勇. 基于反射光谱技术的植物叶片SPAD值预测建模方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6):16071610.
[9]钟全林,程栋梁,胡松竹,等. 刨花楠和华东润楠叶绿素含量分异特征及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271276.
[10]艾天成,李方敏,周治安,等. 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相关性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20(1):68.
[11]贾小容,陈春苑. 不同绿化植物叶绿素SPAD值对环境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206208.
[12]蔡双虎. 二斑叶螨种群特征及为害性研究[D]. 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
[13]李辉,白丹,张卓,等. 羊草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2730
[14]Royalty R N, Phelan P L, Hall F R.Effects of hostplant quality on male twospotted spider mite(Acari:Tetranychidae) mate location and guarding behavior [J].Journal of Insect Behavior,1994,7(5):73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