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y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热法合成3个新的Mn(11)配合物[Mn(SO4)(H2O)3]n(1),【Mnzs(HPO4)(PO4)(H2O)2]n(2),【Mn(phen)2(H2O)2】·(C4H4O4)·4H2O(3)(phen=1,10-邻二氮杂菲).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是具有2D结构的配合物,氢键将其连接成3D超分子:配合物2是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合物:
其他文献
使用Al2O3和N3染料制备了一种交替组装的结构, 该结构能够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的开路电压(Voc), 短路电流(Jsc)和转换效率(η). 为了研究(染料/Al2O3)交替组装结构的作用机理,
采用键指数归一-平方势(UBI—QEP)法对不同化学态Ni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各可能基元步骤进行了能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与金属Ni的化学态有关.还原态Ni上CO形成
采用元素分析、1H核磁共振谱(1H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了两个大环主体分子卢.环糊精(β-CD)和18-冠-6(18C6),结果显示,二者通过简单地混合形成了计量比为1:1的超分子包合物18C6-β-C
利用溶剂热法在硝酸锶、1,4-对苯二甲酸(BDC)、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体系中合成了一种新的配位聚合物[Sr(BDC)(H2O)】(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变温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
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修饰的二氧化钛为负极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100 m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下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18.32 mA·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DRIFTS)对硝酸盐与a-Fe2O3形成的混合气溶胶与羰基硫(COS)的非均相反应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硝酸盐(NaNO。、KNO3和NH4NO3)和a-Fe2O3的混合物与COS反
采用NaBH4还原法将不同原子比的铂镍负载于CMK-5(由SBA-15模板所得的碳载体)表面.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催化剂是以铂镍合金的形式存在,相对于Pt/
发展了一种基于分子相互识别的蛋白质分类方法,应用数据挖掘策略与统计学聚类,根据辅酶A(coenzyme-A,CoA)结合蛋白的结合模式特征数据,通过对比和分析多种分类方法对该体系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