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表皮样囊肿的MR扩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二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良性肿瘤,也可以继发于外伤、手术、穿刺等.起源于骨骼的表皮样囊肿较为少见,其中颅骨、上颌骨、下颌骨和指骨等部位相对好发.骨源性表皮样囊肿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囊样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需要与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等鉴别.笔者遇见2例巨大的颅骨表皮样囊肿,在常规CT和MR检查的基础上,对病灶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质子波谱分析(1H-MRS),试图发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新信息。

其他文献
迄今,在颈椎枕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齿突偏移,与寰椎侧块左右间距不对称"被认为是寰枢关节脱位.由于认识分歧,以致临床处理混乱,有的患者更被做了寰枢椎融合手术,医患纠纷频发.对"齿突偏移"的征象,认识分歧由来已久.国外早期一些专著曾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侧方脱位。
期刊
作为第27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国际年会(IEEE)卫星会议之一的“2005年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应用专题会议”于2005年8月31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IEEE国际年会的展览委员会主席、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陈克敏教授组织。会议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李坤成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杨立教授、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宋志坚教授及影像技术学专家王福生高级工程师等11位专家分别就有关
受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委托,由成都市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儿科影像学术会议"于2005年10月14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大会共收到专题讲座22个、论文54篇.参会代表分别来自新疆、西藏、宁夏、甘肃、陕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以及广西、福建、安徽、浙江、湖北、河南等地,共计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期刊
由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主办的“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于3月16-1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注册309人,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全国介入放射学界的60多位著名专家均来南京参会,另有4位美国与韩国的专家应邀参加。
期刊
第7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大会于2006年7月13至15日在沈阳市召开,本次大会参会人数是历届介入放射学年会最多的1次,正式注册代表达1170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十分可喜的是许多来自临床其他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充分展显了介入放射学在我国不断兴旺发达的景象。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放射学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原主任、原医院专家室成员、主任医师冯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7月2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期刊
患者男,64岁,咳嗽、痰中带血丝2周入院,无发热、脓痰、胸痛及盗汗.外院胸部X线片和CT发现左下肺占位,诊断可疑为恶性肿瘤转来我院.体检:右锁骨下有一直径0.6 cm淋巴结,质中,活动.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沉和系列肿瘤免疫标记均在正常范围.支气管镜:左下肺支气管黏膜粗糙,无狭窄,细胞刷片未找到癌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