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烧结机台车属于低速重载运行设备,该设备备件损坏基本上都属于磨损性失效。由于台车数量众多、备件损坏形式和周期基本相同,为直观反映这些易损件的运行情况,把从外表看不到的部位展现出来,运用Pro/E这种三维设计软件对实体建模,再进行装配及运动仿真,从而便于了解各易损件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烧结机台车;pro/e;建模;运动仿真
1.前言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烧结机台车作为烧结系统主要设备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规格尺寸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安钢炼铁厂1#烧结机系统台车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运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对烧结机台车易损件进行建模,分析其内部结构,把外表看不到的部位展现出来,为其它设备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概况
我厂1#烧结机系统共有烧结机台车140台,该设备规格尺寸为4500 mm×1500 mm。总有效抽风面积为360㎡,设计年产烧结矿342万吨。烧结机台车设备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生产。
3.问题及分析
1#烧结机系统烧结机台车的易损件主要有轴承、定距环、卡轮、轴套、隔离环一、隔离环二、车轮等,其主要问题就是这些易损件磨损性失效。由于备件损坏形式和周期基本相同,为直观反映这些易损件的运行情况,便于了解和掌握内部结构,运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再进行装配及运动仿真,使其运行情况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
4.建模及仿真
4.1建模
烧结机台车易损件有定距环、卡轮、轴套、隔离环一、隔离环二、车轮等。通过Pro/E的菜单File→New命令选择Part类型输入名字进入零件设计工作环境。由于上述易损件基本都是回转体,建模过程基本一致。建模的主要过程为在零件设计工作环境中选择Revolve Tool命令打开旋转特征面板,打开Section对话框,选择基准面和参考面后进入草绘工作环境,绘制好旋转体后在通过Extrude Tool的去除实体命令、Round Tool 倒圆角命令、Chamfer Tool 倒直角命令等完成零件的建模。车轮备件建模如下:
车轮备件模型
卡轮、定距环、轴套、隔离环一、隔离环二与上述备件同属回转类备件,建模过程方法一致。
4.2装配
零件的装配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约束限位的过程。根据不同的零件模型及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约束类型,从而完成零件模型的定位。模型的装配是通过模型装配对话框来实现的。在装配模块工作环境中,单击Insert→Component→Assemble命令,在弹出的Open对话框中选择要装配的零件后,弹出模型装配对话框(Component Placement)。
通过Add component to the assembly 命令添加零件,从而完成零件模型的装配。在零件放置对话框中,选择零件间的连接类型如:Pin (销连接)等。
装配好的零件模型如图
车轮轴装配 台车装配
台车弯轨装配
4.3运动仿真
通过建立零件之间的连接及装配自由度、对输入轴添加相应马达来产生模仿实际的运动。
该运动仿真用到了凸轮随动件连接Cams及槽轮随动件连接Slots,定义了力马达Force Motors。
以车轮为例,通过使用Mechanism→Measures命令,测量有关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通过Measures命令打开Measure Results窗口,点击Create new measure创建新的测量,名称输入measure1,类型选择位移position,通过选择不同的轴可以描述绕各个轴的位移,分析结果为AnalysisDefinition1,图示如下:
5.结论
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了烧结机台车的运动仿真及相关分析,把从外表看不到的部位展现出来,便于了解备件运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1]Pro/ENGINEER Wildfire产品设计与机构动力学分析/和青芳等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关键词】烧结机台车;pro/e;建模;运动仿真
1.前言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烧结机台车作为烧结系统主要设备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规格尺寸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安钢炼铁厂1#烧结机系统台车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运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对烧结机台车易损件进行建模,分析其内部结构,把外表看不到的部位展现出来,为其它设备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概况
我厂1#烧结机系统共有烧结机台车140台,该设备规格尺寸为4500 mm×1500 mm。总有效抽风面积为360㎡,设计年产烧结矿342万吨。烧结机台车设备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生产。
3.问题及分析
1#烧结机系统烧结机台车的易损件主要有轴承、定距环、卡轮、轴套、隔离环一、隔离环二、车轮等,其主要问题就是这些易损件磨损性失效。由于备件损坏形式和周期基本相同,为直观反映这些易损件的运行情况,便于了解和掌握内部结构,运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再进行装配及运动仿真,使其运行情况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
4.建模及仿真
4.1建模
烧结机台车易损件有定距环、卡轮、轴套、隔离环一、隔离环二、车轮等。通过Pro/E的菜单File→New命令选择Part类型输入名字进入零件设计工作环境。由于上述易损件基本都是回转体,建模过程基本一致。建模的主要过程为在零件设计工作环境中选择Revolve Tool命令打开旋转特征面板,打开Section对话框,选择基准面和参考面后进入草绘工作环境,绘制好旋转体后在通过Extrude Tool的去除实体命令、Round Tool 倒圆角命令、Chamfer Tool 倒直角命令等完成零件的建模。车轮备件建模如下:
车轮备件模型
卡轮、定距环、轴套、隔离环一、隔离环二与上述备件同属回转类备件,建模过程方法一致。
4.2装配
零件的装配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约束限位的过程。根据不同的零件模型及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约束类型,从而完成零件模型的定位。模型的装配是通过模型装配对话框来实现的。在装配模块工作环境中,单击Insert→Component→Assemble命令,在弹出的Open对话框中选择要装配的零件后,弹出模型装配对话框(Component Placement)。
通过Add component to the assembly 命令添加零件,从而完成零件模型的装配。在零件放置对话框中,选择零件间的连接类型如:Pin (销连接)等。
装配好的零件模型如图
车轮轴装配 台车装配
台车弯轨装配
4.3运动仿真
通过建立零件之间的连接及装配自由度、对输入轴添加相应马达来产生模仿实际的运动。
该运动仿真用到了凸轮随动件连接Cams及槽轮随动件连接Slots,定义了力马达Force Motors。
以车轮为例,通过使用Mechanism→Measures命令,测量有关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通过Measures命令打开Measure Results窗口,点击Create new measure创建新的测量,名称输入measure1,类型选择位移position,通过选择不同的轴可以描述绕各个轴的位移,分析结果为AnalysisDefinition1,图示如下:
5.结论
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了烧结机台车的运动仿真及相关分析,把从外表看不到的部位展现出来,便于了解备件运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1]Pro/ENGINEER Wildfire产品设计与机构动力学分析/和青芳等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