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错位:当今家庭的普遍现象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留言】我们给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多到孩子都昏了头了。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给予孩子数不清的、甚至叫他们无法承受的爱,因为我们“望子成龙”。于是在“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的爱心之下,出现了家庭中的“老少错位”。你观察一下,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
  
  地位错位
  
  现在,许多家庭的“政权”已经“崩溃”,或者正在“摇摇欲坠”,独生子女成了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他们常常颐指气使地叫长辈干这干那,家长们非但不生气,反而乐不可支乐此不疲,甚至夸奖孩子聪明有魄力,是当官掌权的料。大人们的“政策”越来越宽,儿孙们的“权力”越来越大,难怪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支民谣:“父亲是佣人,母亲是仆人,儿子是主人,媳妇是客人,孙子孙女是先人。”
  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在下降,他们刚刚从职业“战场”上凯旋——退休,征尘未洗,又奔赴家庭事务这一“战场”,身份转成了保育员、采购员、炊事员、卫生员……尊老爱幼这一优良传统被部分青年人摈弃,嬗变成只爱幼不尊老了。“亲情都是向下的。”这句话由老人口里说出,透着深深的无奈。
  
  消费倒挂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年轻人在消费上远远走在老人的前面,年轻人是“超前消费”的先锋,老年人是保守消费的“楷模”。不肖子孙的奢侈糜费,使不少中老年人瞠目结舌,长辈们忧心忡忡,这种大手大脚的习惯对年轻人的今天和将来都未必是好事。
  时下在中学生中最流行的是“生日热”,蛋糕、贺卡、礼物、点歌、生日派对、宴请,这些均成了中学生欢度好时光的方式。谈到吃,当代大、中学生都表现得十分内行,不少人已俨然成了美食家,小学生也都成了品评零食的专家。现在哪个学校门口没有专做学生生意的餐馆和食品商店?店老板私下说,学生的生意最好做,他们出手大方,从不还价,有的派头还大得很。在穿着上,不少大、中学生都热衷于追赶潮流,时髦的女学生似乎成了商家的义务“模特”。玩,也是当代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从变形金刚到电子游戏机,再到电脑游戏网络游戏,加上桌球、录像、音响、卡拉OK、旅游,消费的浪潮真是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是老年人戒烟戒酒,年轻人抽烟喝酒。大多数老人用紧缩下来的钱去“装备”、补贴儿孙们。
  面对花钱如流水的一代新贵,不少人表示忧虑。这些甜水中泡大的、不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能挑起社会、历史赋予他们的重担吗?
  
  文化各异
  
  如果将老年人与青年人分开编组,进行一次“现代流行”文化知识抢答竞赛,胜者必定是年轻人人。家中的音响、DVD、电脑,老人不会摆弄,五六岁的孙子却在行。现代年轻人满口新名词,什么“派对”、“贴士”、“粉丝”、“PK”,从影星、歌星到球星谈个不完,却不知文天祥、李时珍为何人。老人看孩子肤浅怪诞,孩子看老人落伍守旧,家庭中老少虽同住一套房、同吃一锅饭,却缺乏思想交流,彼此不了解不理解,一旦认识上的差异扩大到行为上的变异,就矛盾突出,冲突加剧,小则争吵,大则家变。
  
  家庭教育 老少都愁
  
  在一次调查中,当问到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时,90%的家长回答是“孩子学习好”;你最担心的是什么?92%的家长回答是“孩子学习不好”。真难为这些做父母的,苦苦忧忧全系在子女的学习上了。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考分都知道得很清楚,但对孩子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却不甚了解。一位中学生说:晚上在家学习,爸妈轻轻走路,不让妹妹看电视,这种特殊关怀、坟墓般的安静气氛,使我内心不知压了多少焦虑,一上考场,手就不由自主地哆嗦,别让爸妈失望啊!
  心理学家一再呼吁,过高的期望值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若再加上教育方法不当,将可能引发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最常见的是孩子变得抑郁、自卑、急躁,甚至自暴自弃。
  据某市对1500名中学生调查,64%的学生不会做任何饭菜,52%的学生不会用洗衣机,47%的学生在家中基本上不做家务事。这种在父母怀抱里长大的孩子,养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健康的独立人格和健全的独立生活能力。如果说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降低还只是令人悲哀的话,那么,孩子走上社会经不起磕碰、受不了挫折、难以自立,就更是一种危险。
  长辈们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这些自以为是的“爱”,多得让孩子难以承受了。这怨不得孩子,只怨我们自己。做父母的都希望给孩子留下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钱留得太多,可能会害了孩子;疼爱和庇护也不会永驻,我们迟早离孩子而去;唯有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健康独立意识和自强自立人格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爱,才能使孩子们度过自己辉煌的人生。
其他文献
恋爱三年,文青一直记得里永喜欢喝柠檬水。里永的工作总是那么忙,文青想见他,必定要先提前打电话。隐约听见他在电话那一头翻记事簿,然后说好吧那就下周二。  常常是文青先到约会的餐厅,等着里永。看着他匆匆忙忙走进来坐下来,端起面前的柠檬水,喝上一口再说话。文青有时会想,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看一世也不厌倦呢。答案其实早已经出现了吧,不然为什么每一次,自己都急切切地,要服务生先准备好一杯柠檬水,满心欢喜地等一
期刊
衬衫飘过清爽的味道,仿佛是你悄悄的拥抱,这感觉让我有些神魂颠倒……美妙的歌词,唱出了人们内心潜在而又深刻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情感需求。但是你知道吗,这种需求过于强烈时,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心理学上把这种病态称为“皮肤饥饿”。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爱人拥抱不仅能消除这种病态心理,还有益于双方的身体健康。    拥抱让我们迎来感情的第二春    陈红 35岁 小学老师  一天,随手翻看一位台
期刊
3月8日——这个属于女人的节日,仍有女人在无声地哭泣,她们的身体和心灵得不到应有的安全保障,她们由于随时可能失去工作而担惊受怕,她们在21世纪仍要承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歧视,她们的事业有一道看不见的瓶颈,无数的希望变成失望;她们在不为人知的时候默默痛苦、流泪。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 2005年12月1日
期刊
我的少年时代,大部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硝烟中度过的。当时日本飞机对后方的空袭轰炸是对老百姓生命的最大威胁。在我的家乡柳州市,小学几乎全部停课,商店也都关门了,每天一大早,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往山上的岩洞去躲避。记得有一次我们躲在近郊的菜地里,先听到敌机的机关枪扫射声,接着是轰隆隆的爆炸声,警报解除后,我们从菜地出来回家,途径映山街尾,看到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被炸死的人躺了一地,旁边的树枝上挂着炸
期刊
读高三的女儿最近有点反常,不像平时那样叽叽喳喳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她悄声对我说:“妈妈,最近考试我的成绩有点退步。”  我看着女儿微红的脸,淡淡地问了一句:“是不是遇到男孩了子?”  “妈妈,你怎么知道是男孩子的事?”女儿有点惊诧。  说实话,女儿长得漂亮,从初一就有男孩给她写纸条,每次我都帮着女儿冷处理,几次遭遇战都有惊无险,所以我一看女儿的表情就知道,准是又遇上感情问题了。  “是我同桌,对
期刊
马良见到天娜的时候,天娜魅力四射正如她手里艳丽的火龙果。  虽然朋友们告诉他,火龙果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吃上嘴的;而且其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极高,种植很不容易。但是男人都一样,通常以眼睛作为心灵的向导,而忽略大脑的判断评估,见到色彩鲜艳的水果就好奇,何况是火龙果般惹眼的鲜艳。马良也不例外。他使出十八般武艺,制造巧合,营造浪漫,搞搞气氛,来点惊喜,爱情组合拳打得虎虎生风。天娜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饭照吃
期刊
2006年1月9日,在广州白云看守所里,笔者与一名叫秦媛的女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提起伤痕累累的往事,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面部涨红,泪流满面,久久说不出话来。女干警给她递过纸巾,让她擦干眼泪,平静心情。她几经努力,终于断断续续地讲出了自己的不幸经历:    魔鬼丈夫逼我去买淫    我出生在广西柳州,父母是普通工人,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结婚前,我曾在柳州外贸商场打工,后被聘为汽车公司售
期刊
对于南昌市某公司女干部吴楠妍来说,那场名誉权官司的败诉,宣告了她10年情妇生活的彻底失败。更让她难堪的是,这场风波过后,亲朋好友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她,就连她的儿子也对她爱理不理了……     遭遇浪漫心甘情愿当情人     今年46岁的吴楠研曾就读于江西大学,年轻时 ,是有名的靓女,加上性格活泼开朗,又有一个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所以深受异性的青睐,追求者不乏优秀男子,可是,吴楠妍却选择了性格内向、
期刊
为鉴定爱情,打工仔要娶绝症女友为妻    曹改涛1974年5月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1997年6月,曹改涛拿出所有积蓄3万元钱,在南阳市白河桥南端开了一家汽车养护店。第二年,他经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叫杜春芳的女孩。杜春芳和曹改涛同岁,家在宛城区茶庵乡,中学毕业后,在南阳市红庙路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两人很快相恋了。  曹改涛的汽车养护店因远离市区,生意十分清淡,2000年5月被迫关门了。曹改涛便来到女
期刊
河南安阳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李美丽,为了让事业稳步发展,聘任了一位有背景的人当公司副总。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副总设下桃色陷阱,引诱她上当,企图索取巨额钱财。  李美丽万般无奈,为平息事态,她想尽办法。可是,副总得寸进尺,财色双收还不满足,还要觊觎董事长的宝座,使她方寸大乱。一起雇凶谋杀案上演了……    女董事长不慎落入桃色陷阱    李美丽是个要强的女人,她10年前开始做生意,在安阳市医药行业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