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局部电刺激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y_redt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各项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研制微型电脉冲神经肌肉刺激器,设定合适的刺激参数.经预处理后植入成年SD大鼠体内,予以每天8 h间歇电刺激.对照组大鼠20只包括10只假手术组和10只植入导线组,剩余40只进入实验组,同时行自身对侧对照.假手术组不植入刺激器;植入导线组在相同区域同样植入包有硅胶套管的电极导线.于植入后的2、3、4、5周观察各组动物行为改变.行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动物取材分别于光镜及电镜下行各项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刺激器植入2周后,实验组动物实验侧颈肩部及上肢肌肉即可测得正尖、纤颤等失神经电位改变,变化程度随植入时间增加而增大.光镜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3周后,肌纤维轻度萎缩;4周后,肌纤维退行性改变;5周后,局部可见纤维化改变及软骨细胞化生,神经纤维周围也可见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改变.且实验组动物局部肌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萎缩(P<0.05).电镜检测示髓鞘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局部电刺激的方法可用于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颈神经后支卡压可能是椎孔外卡压综合征产生的启动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苁蓉片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地方性氟中毒中、重病区选择137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治疗组,给予苁蓉片,口服,每次1.2 g,每日2次;其余100例作为对照组,给
目的 比较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和单屏显示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测系统对间歇性外斜视远方随机点立体视测定的异同.方法 对30名正常人和94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用同视机随机
目的 探讨儿童额肌瓣悬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行额肌瓣悬吊术的120例(141只眼)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术中并
后适应是目前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的干预措施,其机制也经逐步研究,逐渐清晰,具有深入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冠心病的发生经常伴随着一些病理状态,如高脂血症、代谢综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肌HCN2、HCN4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趋势,探讨普伐他汀对AMI后心室肌HCN2、HCN4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
目的了解邢台市大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超标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556名学生中BMI超标率达到了21.4%,男、女生BMI超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6名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进行相位编码视网膜脑图和6cpd 4Hz 0.5水平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研究弱视对比敏感度功能缺失在大脑视觉皮层的发生机制。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颅脑疾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6例行CVVH治疗的颅脑疾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观察CVVH治疗前后血钠变化及病情
目的探讨乙醇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乙醇与肠上皮细胞株Caco-2细胞共培养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及乳酸脱氢酶法(LDH)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MRL/lpr狼疮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MRL/lpr鼠随机分为青蒿琥酯治疗组、环磷酰胺(CTX)治疗组和对照组.16周龄时青蒿琥酯组给予青蒿琥酯125 mg ·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