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美国梦”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那些典型的“美国梦”一样,她们相信在东莞,
  虽然自己一无所有,但通过努力,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张彤禾的新书《打工女孩》描述的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在中国,外出务工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绝大多数外国媒体都报道过工厂内部的恶劣环境,曾经为《华尔街日报》工作的张彤禾却总隐约感觉,“血汗工厂”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张彤禾把目光投向到更年轻的一代“农民工”,“他们是农村里的精英,年轻,受过较好的教育,比留在村里的那些人上进,而且如今大多数年轻的农民工不再是种地出身,而是从学校出来,种地其实只是他们看见自己父母所做的事。我尤其对女性感兴趣,背井离乡,她们得到最多,或许失去也最多。”
  张彤禾的美籍华裔身份为她关注中国提供了某种便利—她既可以隐身于东莞的街头,默默聆听人们的话语,同时又能吸引到那些热情大胆的女孩,来找一个“外国人”聊聊自己的生活。
  在历时两年的追踪报道中,平均每个月张彤禾都要在东莞待上一周,她发现东莞似乎铆足了劲要把中国最极端的一切表现出来—拜金、环境破坏、腐败、拥堵、污染、噪音、卖淫、不良驾驶、鼠目寸光、压力巨大、拼死拼活、杂乱无序。每个打工女孩几乎都被骗过,被工厂扣过工资。这里面有困境也有机遇,打工女孩们意识到“迁移”是重要的机会,她们不停地改换工作,寻求上升空间。
  书中的一位主人公敏对张彤禾说,“如果我只是上学,出来打几年工,然后回家结婚生孩子,那我这辈子就白活了。”在珠三角,人人都是赢家,穷死是罪过,女性尤其不愿放弃“赢”的机会。她们往往比打工的男性更年轻,也更可能是单身;她们离家更远,在外的时间更长。她们有自我提升的动力,也更可能将打工视为改变一生的机会。一项调查显示,男性表示获得更高的收入是离家打工的主要目的,而女性则渴望“有更多的生活经历”。
  另外一个女工春明则在日记中反复提到,“我只有靠自己……目前我什么都没有,我唯一的资本就是我还年轻……我失败了,失败了,难道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我注定要失败吗?我不相信,我决不相信……”就像那些典型的“美国梦”一样,她们相信在东莞,虽然自己一无所有,但通过努力,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张彤禾在美国纽约长大,哈佛大学毕业,相比于那些16岁就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女孩来说,她处于更高的阶层,但她在东莞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她去哪里都坐公交车,因为出租车司机是一群大骗子,经常威胁如果不给更多的钱,就把她丢到路边。而在一辆从深圳到东莞的夜间巴士上,她又在途中被赶了下来,她试图讨回自己的车费,但被司机用下流的语言呵斥。她气得发抖,想到她认识的、住在这里的每一个女孩可能都被人骗过、欺负过、咆哮过,但是一旦对抗,所有的一切立刻变成蛮力的较量,而女人总是会输。她感慨,“我有钱,有了钱我能买到舒适和安全。而她们没有。”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张彤禾也研究了自己家族的迁徙史,她发现迁徙不只是打工女孩的主题,迁徙发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时期。“我发现其实我跟我写到的那些年轻女孩很相像,我也离开了家,了解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地方那种孤独漂浮的感觉;我亲身感受到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但我更理解那种全新开始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饮食味外味
  撰文 | 顾文豪
  那个向来有些自命风雅的袁枚,每回在人家家里饱餐之后,都兴冲冲地去后厨看看,向大厨执弟子礼一一请教每道菜的做法食材,笔录成书,遂成《随园食单》一册。穿衣吃饭,大有讲究,向来有“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好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亦不顾君子远庖厨的训教,津津乐道地研探这饕餮之学。不过就以这《随园食单》而言,袁枚热衷的还是一事一物的原始承续、刀功火候的尺度拿捏、食材调料的搭配分寸,外加饮食前后的礼仪规矩,用今天的话说,基本是用餐指南和名菜谱录的双核装。
  梁文道最近一气推出的《味道》三书,和袁枚截然不同,他更倾向于谈论美食的哲学论,至于吃什么已然不重要了。这其实就是一回关于美食的文化史巡礼,梁文道更关切饮食这件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换句话说,食评,是否只有 “闲趣性散文”和“食经”这两种写法?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写食评,是否也能越过食物自身而照见更多的文化本相?
  扬州炒饭,这道当年混搭淮扬菜与粤菜的合成料理,勾惹梁文道兴趣的并非是它的口感与卖相,而是日后扬州市烹饪协会企图推出的“扬州炒饭制作标准法”,似乎完全有违这道菜最初的来历和出身。所谓独家菜式倒是迎合了当下这个“知识产权无限扩大的年代”的需要?香港一阵风似地流行吃奶酪,而三十多年前,当布尔迪厄等法国社会学家在做品味调查时,发现奶酪其实是一群中产阶级的口味,多半由中学教师、中下级文化机构白领构成的这个群体,他们不愿在饮食上花费太多,于是选择了奶酪。而其列名今日香港富人美食榜单,或许说明了“决定品味高下的不是品味本身,而是拥有这些品味的群体的能耐”,梁文道认为这是通过打一场品味争夺战,来竞夺品味主导权。
  20世纪中叶,牧场主通过给牛喂食混合了荷尔蒙添加剂、黄豆、鱼粉的饲料,并通宵开足灯光让牛群误以为是白天,24小时吃个不停,如是四个月大就能长到四百磅,这种速肥法的推广才使得牛肉一举成为此后美国人的肉食之王。通过探寻食物背后的历史,梁文道为我们揭示出饮食料理的文化衍变史。他无意关心食物的制作工序,而是琢磨究竟是何种力量在何种情境下使得食物成为今天的模样。换言之,或许从来没有一道菜从诞生起到现在就是一成不变的,而任何些微改变,或许都是各种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力量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然而饮食和社会的关系也非单向度,不仅是社会趣尚塑造了饮食,反过来饮食也会改变我们的文化。譬如人类的同桌共食现象,古希腊的公民观念和宰牛分吃牛肉颇有关系,让每一个准公民分得同等分量的牛肉,吃完这顿牛肉大餐,就成了人人平等的公民,原来搞革命果真要请客吃饭。而基督教传统里的圣餐仪式,不仅是最终极的同桌共食,更令全球信徒在一刹那吃到同一具身体,达臻真正精神上的“一体”。   梁文道以食物生产到被消费的过程,作为思考社会文化议题的切入口,一如其所言,“思考国家、社会不是只有时评一条路子最正宗,只不过是被我利用的题材不同而已。”《中庸》所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梁文道将最日常可感的鲜活饮食与最玄虚的文化变迁勾连起来,让人感受到了新一种饮食味外味。
  《这么远那么近》
  作者:宇文卿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
  从2003年到2013年,张国荣已经离开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来,围绕他的话题亦从来没有停歇。张国荣从艺只不过二十多年,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他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恐怕再也没有哪个华语明星,如他这般同时在歌坛、影坛都取得了难以逾越的巅峰成就。本书试图尽可能立体地展示张国荣的艺术生命,包括他的歌、电影、舞台魅力,以及他处世为人的真实本性。
  《杨澜访谈录之风云》
  编著:杨澜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杨澜访谈录》这档节目具有人文特色,关注人的性格特征和独到见解,以杨澜与各个领域的名人和明星对于生活、事业的探讨获得了高收视率。作为主持人的杨澜,从节目中甄选了时代热点人物入册,他们与杨澜的对话也透露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事业追求和人生感悟,发人深省。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作者:近藤大介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缺什么?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清楚,但从一个日本人口中说出来,总会觉得有些不自在。近藤大介的这本书写得很有分寸:他来北京工作数年,但从不扎堆在“日本老乡”之中,而是愿意天天乘地铁、搭公交,与周边的中国人搭讪、交往,时时刻刻感受“中国特色”。中日虽互不信任,但也要彼此摸底,近藤大介将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娓娓道来,既非尖锐批评,又非一味吹捧,幽默与自嘲中多带诚恳,此种“诚实的尴尬”难能珍贵。
  《“毒品”离你有多远?》
  作者:迈克尔·格索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这本书在国外六次再版仍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所有人都未曾发现或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几乎每个人都在“吸毒”。比如常见的喝茶、喝咖啡以及吸烟都是吸毒行为;海洛因和可卡因是毒品,但啤酒、葡萄酒和威士忌同样也是毒品。作为英国国王学院精神疾病研究所有关成瘾物质的高级研究员、伦敦莫斯里医院成瘾药物研究所所长,作者还矫正了人们对吸毒者的一些偏见,揭露大部分吸毒成瘾者都能正常生活,而非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犯罪形象。
其他文献
吸毒、演唱会迟到、总是以提不起裤子露臀的造型示人、  好色、扰民……曾经的“青少年优质偶像”  贾斯汀·比伯如今几乎变成了欧美演艺圈的毒瘤,  而所有爱他、为他担忧的人现在想得最多的是,  该如何拯救贾斯汀·比伯。  合理利用脑残粉  比伯能成为如今这样跟受宠过度绝对有密切的关系,而给他最多宠溺的自然就是他的脑残粉。他们可以为了接近比伯而假扮清洁工,可以出资租游艇跟着比伯的游艇到处跑,更可以在比伯
期刊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那颗热爱旅行的心又在蠢蠢欲动了。  不想大包小包出门的你,却又不想为美丽减分。本期美容教你带最少的东西,  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保持最佳状态!  旅行美丽好帮手  1.兰蔻奇迹光彩亮颜液  20ml/350 RMB  轻盈精华质地,清爽无油配方,细腻轻薄,让肌肤零负担。涂抹瞬间提亮肤色,全面立体光感。整天贴妆,水润保湿,令肌肤持久水润长达8小时,从此开启肌肤自
期刊
实在不想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只是想说,这些装备很是养眼。  在这个装修季节,给新家添置一些貌美的玩物吧。  Satechi Smart LED Desk lamp  能将棱角折叠出如此人性化,确实值得期待,这就是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供电的Satechi Smart LED Table Lamp给我们带来的妙想。仅重1.9kg的简约设计拥有多种照明功能,灯头间带有几个灵活的轴心,能自由调节角度,拥有智能的
期刊
这个汽车市场,看起来选择颇多,实则大同小异。  并不是所有的潮车都可以用来秀一道,也不是所有的新面孔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很多时候,复刻的经典就是来教给你如何在马路上以不变应万变的。  大众 甲壳虫 Fedner版  当最经典的轿车遇上最传奇的吉他品牌,这辆最摇滚的小车便诞生了。去年年底大众在海外推出这款与吉他厂商Fender合作的甲壳虫就已经引得了国内热爱音乐的车迷们的期待。而现在它已经在国
期刊
“花果山装腔指南”APP作者。微博名人,奢侈品“反腐斗士”。  我曾入住东莞常平的汇华国际饭店。有天傍晚与几个老板在包房吃饭,正心照不宣地互赞Boss 甲刚买的名表,Boss 乙在大梅沙的观海别墅。忽然听得一阵轰鸣声,服务员激动地跑到窗边指点:“我们老板回来了,那是他的私人飞机……”于是下半场大家都安静得很。  后来听到了更多关于这架贝尔206的传说,包括刘老板用它帮警方抓贼的故事。另一位邹老板,
期刊
乐福鞋抢着好兆头成为最热鞋履之一;运动鞋以优越的舒适感成就其春夏鞋柜必不可少的单品美誉,但本季色彩需要大胆再大胆;为搭配性感的V形线条夹克、丝质薄纱印花衬衣和刺绣西服,Donatella炮制出更为夸张的格斗士皮革凉鞋压轴……从没有哪一季的男鞋作品像2013春夏这般热闹。  本季最热鞋履—Loafer  为庆祝经典马衔扣loafer鞋诞生60年,Gucci推出了特别版1953系列loafer。创意总
期刊
平日在街上走,布鲁塞尔像是个西装革履、政商氛围浓厚的城市。  但其实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在这里随处可见,超现实主义与标新立异相得益彰。在现代化建筑的表象下,  布鲁塞尔的每个角落都涌动着艺术元素,不愧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中心之一。  小巷与小镇  在市中心购物区的小巷子里,沿昏暗而狭小的楼道上房间,就有一丝探访旧日青楼的感觉,房间里别致地留有19世纪肉欲感的裸女灯画,以及四周都有镜子的浴缸。大堂餐
期刊
取“大都会”的经,走自己的路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北京,最让他们感触的事情有两件:  除了意料之中的看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大,另一件就是学会了像中国人那样加班——  他们“不得不”跟中国团队一起,用将近两周的时间完成这个大展的布展。这个国家的速度让他们惊叹。  在国博的二楼,从一座仿造大都会博物馆新古典主义的大门模型进入到展场内,便可以看到这些来自该博物馆的100多件珍贵的藏品
期刊
“刀神”杜晨·科洛斯(Doutzen Kroes)不算“天使超模”里脸蛋最正的妹子,但一定是最野的那只。不穿衣服随便找块抹布围着翘臀,然后直接披头散发半裸上身上阵拍片子见怪不怪,这对科洛斯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科洛斯在英版《Vogue》今年的开年大片里就是这样做的。拒绝迷离和软弱,科洛斯站在岩石和大海边,犀利的眼神和铿锵有力的的姿态,内心一个狂野奔放的吉普赛女郎呼之欲出,野性原始女人味挑逗着哥几个
期刊
被《洛杉矶时报》称为“最著名的中国影评人”、“中国的罗杰·伊伯特”  李安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后的三天,我在国家大剧院欣赏了林怀民的舞剧《九歌》。我接触云门舞集要比别人晚,1980-90年代在美国时曾留意到媒体对它巡演美国的报道和赞美,但不曾关注。回国后最初看的是《水月》,那种震撼,难以用语言形容,比最初看到李安的《喜宴》和《饮食男女》更让人眼睛一亮。我对舞蹈没什么研究,但林怀民的作品带给我的惊喜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