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体外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取乳鼠背根神经节行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体外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取乳鼠背根神经节行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分别加入IL-1β、PBS,培养48h后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生长情况,MTT法测定神经元的活性。(2)Wistar大鼠20只,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硅胶管套接神经的近端,管内分别注入1ng/ml的IL-1β(实验组10只大鼠)和PBS液15μl(对照组10只大鼠)。术后2周取材,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神经元存活数目、胞体的直径和面积。结果(1)两组间MTT值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403,P<0.01)。(2)两组损伤侧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932,P<0.01)。(3)对照组损伤侧与正常侧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和面积,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188、8.379,P<0.01);而实验组损伤侧与正常侧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32、0.598,P>0.05)。结论IL-1β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存活。外源性IL-1β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发现犯罪时空分布规律并预测犯罪发生,是提高警务策略有效预防、控制犯罪的重要方法。在分析财产犯罪时空规律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自动学习训练各因子与财产犯罪的非
针对当前公共安全监控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因监视器数量多、信息量大、事件变化快等因素而导致的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移动对象进行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多摄像
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站安
采用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中,双字典训练算法与字典的细节恢复能力相关,针对已有双字典训练算法使字典缺乏高频细节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交替K-奇异值分解字典训练算法。该算法分为训练和测试部分。在训练部分每次字典更新都采用奇异值分解所得到的向量对低高频样本块进行最佳低秩逼近,使得低高频样本块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取得相同或者相似的稀疏表示系数。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低频样本块可以利用低频字典取得的稀疏
针对瓦片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矩阵码(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的强鲁棒性盲水印算法。算法的设计充分顾及了瓦片遥感影像的数据特征,将包含版权认证信息的QR码水印图像进行数据压缩和预处理,有效降低了嵌入数据量;通过在水印嵌入单元和水印信息位之间建立稳定的映射关系确保水印信息的可靠嵌入;采用改变像素值位平面统计特征的方法实现对含水印瓦片遥感影像的快速定位。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