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2011年1至12月本院急诊科接收静脉输液34 780人次,将每月随机选择2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例数作为观察组。同时,2010年1~12月在本院急诊科接收静脉输液32 830人次,将每月随机选择2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全年的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的例数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结果2010年发生
【机 构】
:
210028南京市迈皋桥医院护理部,210028南京市迈皋桥医院护理部,210028南京市迈皋桥医院护理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措施和效果。
方法2011年1至12月本院急诊科接收静脉输液34 780人次,将每月随机选择2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例数作为观察组。同时,2010年1~12月在本院急诊科接收静脉输液32 830人次,将每月随机选择2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全年的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的例数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
结果2010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8例,护理缺陷7例;2011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2例,护理缺陷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由79.6%提高至97.9%。
结论急诊科实施细节管理有利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及责任感,有利于对护理纠纷的预见性,有利于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QC活动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小组,按照PDCA循环法,对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实施6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并规范躁动患者约束的方法。结果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发生率由活动前66.7%下降到活动后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QC活动
目的 通过颈外静脉注入自体血凝块并应用氨甲环酸建立大鼠肺血栓栓塞症(PTE)相关肺血管重构动物模型,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PTE相关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PTE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PTE组用注入血栓及抑制纤溶方法 制作PTE模型.Sham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血栓及抗纤溶药物.每组分别于制模后1、3、7、14 d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中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
目的 观察新型ATP敏感性钾(KAPT)开放剂埃他卡林(IPT)对原代培养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3~4级人肺小动脉,按照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内皮素1(ET-1)诱导细胞增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RT-PCR)技术检测TGF-β1和PCNA目的 mRNA表达变化.结果 ET
文章根据神朔铁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全面发展.
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利的平台,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把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建立具有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
目的观察“四查八对制度在预防临床护理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执行“四查八对制度,即在原“三查七对的基础上增加一查一对,即增加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增加药物质量和有效期的核对。观察实施“四查八对制度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纠错率。结果执行“四查八对制度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23%下降至0.13%,(χ2=7.89),给药质量和有效期相关事件由10.3%下降至0,给药差错发生率由0.12%下降至
目的 研究广州市北部地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于2017年5-7月对广州市北部地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问卷
目的 探讨宁波市奉化区居民血脂异常、高血糖、吸烟和超重肥胖4项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宁波奉化区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的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