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足球训练应该是“从比赛中来,回到比赛中去。”在近实战、有压力的环境中练就熟练的基本技术和合理处理球的能力,“小场地训练和比赛”的优点不仅是使用场地小这方面上,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培养与提高也有非同寻常的效果,是训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笔者将几年来对“小场地训练和比赛”手段在训练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意在发掘小场地训练和比赛在足球训练过程的训练效果及实用性,进一步将其应用到教学训练中去,并且与同行交流商榷。
关键词 小场地 足球 训练
一、“小场地训练与比赛”能给运动员以巨大的空间压力
可通过场地限制队员的控球空间,使进攻者的技术和战术配合在四周都有限制的条件下进行,加上防守队员的干扰,大大增加了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难度,能大大提高运动员在小空间里合理的控制球的能力。在小场地中练习控球技术和几人间的相互支援跑位、传接能力,比在标准场地中对练习者的实战应用技术、战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场地训练和比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处理球的准确性、熟练性、连贯性,利于对技术动作进行“精雕细琢”
在小场地训练与比赛时由于场地对运动员空间的限制,使得练习时攻守双方队员间的距离较近,控球空间小,控球队员及其同伴随时都有可能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和抢截。面对这种情况,要求控球队员的每次行动都要准确、合理并留出避开对方做出异常凶猛抢截动作的“保险空间”,做到对技术动作精异求精,并且做好被对手连续防守的准备,要加强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和连贯性,对技术的完成质量要求更苛刻。特别是某些技术的细节,如控球时的支撑脚站位和连续移动、如隐蔽扣传时的脚踝动作等。
同样是传接球练习,如果在规定好的小空间甚至是在有防守或消极防守的条件下练习,就使控球队员不仅是要完成好技术动作,而且对传球的力量大小、距离远近,传球角度,停球方向,触球部位等都要考虑,这样有利于形成实战中所需要的合理传接球技术。
三、“小场地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的战术配合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小场地训练和比赛的空间小,个人突破和配合难度较大,要习惯跑位,造空档,利用球来调动对手,而对接应队员的接应时间、角度、距离、位置及接应时身体方向也有相应的细化要求。所以小场地的训练比赛不仅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高,同样对运动员的个人战术行动和局部配合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
以二对二练习为例(图1),在画定的范围内进行,控球者A首选要持球调动对手C(行动①),使防守者C向场地一侧移动,以防A的突破,A的行动为另一边接应者B的行动留出空间E;接应者B为了能接应A并与其做配合突破C的防守,在A调动C时不能事先占领空档E,而是在C被调动过去时,突然摆脱D的防守(行动②),跑到空档中去,此时A与B在局部形成对C的二打一。A将球传给B(行动③),B做墙再把球传给前插的A(行动④),完成二打一配合,突破C。如果控球者A不向一边调动C,防守者C与D的防守站位会较靠近,并占踞中路,C可以兼顾边路的A和准备接应的B,使A既没有机会突破,也使B没有空间接应;如果B不注意接应时间,先跑到空档E来,势必使二打一配合的战术意图暴露,也会使防守者D也跟至接应区,破坏战术配合的战机。所以在小场地的训练与比赛的特点使得队员的战术行动更需具有目的性和协同性,这些也是队员在实战中的环境中所必须的能力。
四、“小场地训练和比赛”可对运动员的关键技、战术进行反复、连续、有目的的重点训练
小场地训练和比赛,空间小,人数少,所以练习者的触球次数就相对较多,教练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目的,就某一练习制定特殊的规则,反复模拟比赛场景,使队员在近比赛程度压力的环境下反复练习,这种练习既可以强调某项技术动作,也可以演练某一配合,并且有利于突出技战术上的细节问题。
五、小场地训练可以把复杂的比赛场面简单化,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比赛的关键因素
足球比赛参与人数多,特别是在激烈拼抢时,场面看起来很混乱,但高水平的运动员常常能跳出这表面的混乱,清楚的理解比赛形势的关键问题,从而无论对手如何凶猛的拼抢,高水平的运动员总能有针对性的使用实用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种高水平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力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来培养,这个培养过程需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局的过程。我们可以运用小场的比赛和练习控制参与练习的人数和场地大小,可以固定攻守套路,特别是对一对一、二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等基础战术的练习,使队员能熟练应对各种比赛场面,最后对一些突发的场面也能从容的化解,对表面的复杂和混乱中洞察出关键问题,将一个个平时训练的战术配合成功的在比赛中运用。
关键词 小场地 足球 训练
一、“小场地训练与比赛”能给运动员以巨大的空间压力
可通过场地限制队员的控球空间,使进攻者的技术和战术配合在四周都有限制的条件下进行,加上防守队员的干扰,大大增加了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难度,能大大提高运动员在小空间里合理的控制球的能力。在小场地中练习控球技术和几人间的相互支援跑位、传接能力,比在标准场地中对练习者的实战应用技术、战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场地训练和比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处理球的准确性、熟练性、连贯性,利于对技术动作进行“精雕细琢”
在小场地训练与比赛时由于场地对运动员空间的限制,使得练习时攻守双方队员间的距离较近,控球空间小,控球队员及其同伴随时都有可能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和抢截。面对这种情况,要求控球队员的每次行动都要准确、合理并留出避开对方做出异常凶猛抢截动作的“保险空间”,做到对技术动作精异求精,并且做好被对手连续防守的准备,要加强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和连贯性,对技术的完成质量要求更苛刻。特别是某些技术的细节,如控球时的支撑脚站位和连续移动、如隐蔽扣传时的脚踝动作等。
同样是传接球练习,如果在规定好的小空间甚至是在有防守或消极防守的条件下练习,就使控球队员不仅是要完成好技术动作,而且对传球的力量大小、距离远近,传球角度,停球方向,触球部位等都要考虑,这样有利于形成实战中所需要的合理传接球技术。
三、“小场地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的战术配合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小场地训练和比赛的空间小,个人突破和配合难度较大,要习惯跑位,造空档,利用球来调动对手,而对接应队员的接应时间、角度、距离、位置及接应时身体方向也有相应的细化要求。所以小场地的训练比赛不仅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高,同样对运动员的个人战术行动和局部配合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
以二对二练习为例(图1),在画定的范围内进行,控球者A首选要持球调动对手C(行动①),使防守者C向场地一侧移动,以防A的突破,A的行动为另一边接应者B的行动留出空间E;接应者B为了能接应A并与其做配合突破C的防守,在A调动C时不能事先占领空档E,而是在C被调动过去时,突然摆脱D的防守(行动②),跑到空档中去,此时A与B在局部形成对C的二打一。A将球传给B(行动③),B做墙再把球传给前插的A(行动④),完成二打一配合,突破C。如果控球者A不向一边调动C,防守者C与D的防守站位会较靠近,并占踞中路,C可以兼顾边路的A和准备接应的B,使A既没有机会突破,也使B没有空间接应;如果B不注意接应时间,先跑到空档E来,势必使二打一配合的战术意图暴露,也会使防守者D也跟至接应区,破坏战术配合的战机。所以在小场地的训练与比赛的特点使得队员的战术行动更需具有目的性和协同性,这些也是队员在实战中的环境中所必须的能力。
四、“小场地训练和比赛”可对运动员的关键技、战术进行反复、连续、有目的的重点训练
小场地训练和比赛,空间小,人数少,所以练习者的触球次数就相对较多,教练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目的,就某一练习制定特殊的规则,反复模拟比赛场景,使队员在近比赛程度压力的环境下反复练习,这种练习既可以强调某项技术动作,也可以演练某一配合,并且有利于突出技战术上的细节问题。
五、小场地训练可以把复杂的比赛场面简单化,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比赛的关键因素
足球比赛参与人数多,特别是在激烈拼抢时,场面看起来很混乱,但高水平的运动员常常能跳出这表面的混乱,清楚的理解比赛形势的关键问题,从而无论对手如何凶猛的拼抢,高水平的运动员总能有针对性的使用实用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种高水平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力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来培养,这个培养过程需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局的过程。我们可以运用小场的比赛和练习控制参与练习的人数和场地大小,可以固定攻守套路,特别是对一对一、二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等基础战术的练习,使队员能熟练应对各种比赛场面,最后对一些突发的场面也能从容的化解,对表面的复杂和混乱中洞察出关键问题,将一个个平时训练的战术配合成功的在比赛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