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盗墓者的行规引发的伦理学思考——由河西汉唐砖室墓看盗墓遗风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1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在甘肃省武威市城北的雷台汉墓出土,这一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东汉河西葬俗的递嬗提供了重要的素材。然而,猖獗的盗墓活动,不仅破坏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习俗,也致使考古工作者无法全面准确的记录、绘图、分析、断代等工作,最终导致获取的历史信息残缺。此外,在陕西唐永泰公主墓的天井处发现的一付直立人骨架,据文管员判断可能为盗墓者死在天井之中,这引发了笔者对于盗墓者行为及其行规的深省,并将河西地区的汉唐砖室墓与伦理学结合来做一探究。
其他文献
细胞形态参数能为医学诊断提供定量和客观的依据。文章以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具有复杂边缘的细胞图像形态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软件实现了细胞形态参数自动计算。
小学语文各年级教学的总课时是恒定的,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也是恒定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在有限的时问里高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