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趣味性教学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阶段教学模式的不断变更,信息量变大,知识范围变广,教师课堂不断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修养。历史是初中各学科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意义非凡。然而,由于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大多数学生感觉历史课乏味无聊,失去历史学习兴趣,影响学业水平。因此就如何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是目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特点;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15
  就目前而言,历史在初中各学科的地位较低。教师大多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学,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对历史这个科目越来越不重视。认为历史课可上可不上,考试前勾勾画画再记记背背就可以了。真正的历史是培养学生做人的情怀和用历史的眼光和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应付考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前,要明确教学目标,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发展目标,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教师要注重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历史经验总结当前社会现象,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通过历史人物和相关事迹向学生渗透德育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历史课堂质量,增加学生对历史课的情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从而提高历史素养。
  一、教师熟练驾驭教材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到举重若轻,将难度大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就必须要熟练驾驭教材。熟练驾驭教材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也是一个很全面的能力,是教师成功讲完一堂课的基础。教材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教材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编制的,其中知识结构存在,思维被压缩,学生看不到思维的方式和过程,通常只能看到思维的结果,以致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而历史教材是反映客观世界的间接浓缩,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化和人的发展。历史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叙事,因而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不想听课。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历史课堂兴趣,抓住学生的眼球,但前提是要熟练驾驭历史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备课,全方位分析教材内容,理解难点,课上流利通畅给学生讲课。教师要根据历史课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创新,全面审视历史情景,弥补和完善情境中的不足。教师要科学分析教材中的内容,简化历史中学生陌生的不熟知的内容,科学的、综合的分析内容的价值,思考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实施教学方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1]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个人网站,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计教材,并在网络上借鉴和创新他人的教材方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学生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恰当的处理教材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事一起研究教材,讨论心得。
  二、课堂与多媒体融合
  要让学生学好历史首先要让学生爱上历史这门科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多样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讲活”历史,因为历史教学相对其它科目而言比较枯燥无味,所以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创意、要独特、要鲜活。多媒体集视、听、感于一身,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让多姿多彩的音频、视频、文字资源冲击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的历史事迹,让学生与历史人物进行一场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对历史提起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相应的“推波助澜”,在一旁指引学生,对多媒体中的历史故事进行深入的解释,帮助学生最快地适应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不自觉地爱上历史。[2]
  例如:教师在讲解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辛亥革命片段,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片段时教师在进行讲解。电影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电影中的感人片段进行表演,然后分组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再由每个组来阐述对该电影的观后感,教师对演讲优秀的小组加以鼓励和奖赏。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自行组织开展作文比赛,然后教师再让同学们进行交流。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演讲能力和写作水平,做到两全其美。此外用电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辛亥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此种教学方式直观生动,学生也乐于接受。此外,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音频、视频,在繁重的课堂压力下给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
  三、教师讲课生动,端正态度,富有情感
  教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教师要通过课堂间接地把自己习得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情绪、行为;讲课的语调、节奏、表情等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而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叙述是最灵动的部分,教师的讲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教师讲什么,怎样讲。学生喜欢哪门课,一个浅显的理由就是学生喜欢这个教師的讲课方法。试想,如果一位教师无精打采的上课,哪位学生能够好好听课。因此,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深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课,打造精彩的历史课堂。教师要以最大的精力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课堂教学中要富有情感,讲课要生动形象,让学生耳濡目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并对这个科目产生兴趣。此外,教师在授课时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允许学生举手提问,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偶尔给学生讲讲历史故事,加强课堂互动,不能一味地讲课做题。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堂就像“炒菜忘了放盐,无滋无味”,学生对历史更加提不起兴趣,渐渐讨厌这门学科。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时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让堂课氛围变得活跃起来。[3]   例如:教师在讲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一节中“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拒绝接受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把德國在中国山东的一切合法权益转交给日本”时,教师可以进行铺垫,采用一段激昂奋进的文字给学生进行演讲,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在讲新航路开辟这一小节,讲到哥伦布航海时,教师可以扩展知识,对哥伦布航行日记和其他相关资料展开描述,让学生了解到哥伦布遇到的事迹,用生动激昂的文字把学生带入到哥伦布的航船上与航行者一起探险,以期达到以情传人的效果,让学生知道历史的生动性。历史事件是有血有肉的,教师不要把抽象枯燥的历史概念讲给学生,但可以运用说明、比较、举例、分析、归纳、阐述、论证等手段讲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教师要注意课堂各种情感的流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新技能的形成。
  四、课堂与时代潮流结合,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将历史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拓展创新教材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培育学生的历史精神、时代精神。历史与时代相契合,历史反映的是时代的发展,历史的综合性比较强,历史的学科特征比较特殊,它记载和总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历史无所不包,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语文、军事、科技、数学 等等。所以历史向来有“文史不分,政史不分,地史不分”一说。历史反映的东西纷繁复杂,历史反映的是时代的潮流,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适当的延伸,将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渗透到其中,要由繁化简、由难化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爱上历史学到历史。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保障。学生一方面受到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到升学带来的压力。这两种压力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学生心中,使他们不胜负荷,为学而学,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做心理疏导,与家长交流沟通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共同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就怎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美化教室,用各种美丽的画纸图案装饰教室,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给学生一种积极愉快的心情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画、制作手工,然后把作品展览出来,让学生参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教师评选出优秀学生并给予他们鼓励和奖赏。又例如进行历史知识辩论,激发学生高昂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辩论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根据学生团体的不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慢慢地去培养,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个办法,并且教师还要不断创新寻找新方法。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就需要不断组织和完善教学结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不断进行知识的创造,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要找到快乐的源泉,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学生陈旧、落后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开心快乐地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张磊鑫.初中历史课堂趣味性教学研究[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437-440.
  [2]唐寒梅,唐洪辉,刘多斌.初中历史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实施探索[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2018:169-173.
  [3]胡晓.初中历史课堂趣味性教学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张川镇中学,甘肃 天水 741500)
其他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用什么药好  我患高血压37年了,血压高时为160/105毫米汞柱, 低时120/80毫米汞柱。左心室增厚。服过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络活喜,效果不理想。现服赖诺普利,每日半片,血压即能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但由于咳嗽严重,无法坚持。改服科索亚效果不如赖诺普利。我还有心悸,服珍菊降压片后好转,但血压不达标。请问,我现在用什么药好?  辽宁沈阳 岩松    岩松读者:  根据
摘要: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他们基础比较薄弱,有很多学生连音标也没有完全掌握,单词量更是少得可怜。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上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英语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模式,从“突破单词”开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对知识有脱胎换骨的认识,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把学生引领到一种特有的境界。  关键词:英语学习;教学方法
摘要:审美能力是当代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其中的美育资源相当丰富,深入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真正将其应用到对中学生的审美教育上是关键。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际以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资源为话题,分析了美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中学语文展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开展的现状,最后分析了中学语文
摘要:近几年,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同时,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了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创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最后从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摘要: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及喜爱的程度是影响学生篮球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在篮球基本功练习过程中,因其运动量不大但效果很好,并且有非常强的适用性能,可以迅速增进学生篮球技术。这样会让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充满热情,对篮球产生浓厚兴趣。目前,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各种篮球赛事也逐渐呈现出与其他运动赛事不同的规模。篮球基本功教学也呈现出不同内容的变化,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篮球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通过其系统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极大影响。而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基础知识、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导致学生信息素养不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微博、微信、小视频等产物已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教育领域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课标的理念。微课作为一种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下的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国内许多学者和广大教师也进行着广泛交流和实践,其以形式新颖,时间短,内容明确,可反复观看的优点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本文主要是说明在具体教学课例过程中发
栏目主持  王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资深营养师,食品营养学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营养美食委员会理事,西餐委员会营养顾问。曾担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出征雅典营养指导,法国博古斯世界金奖烹饪大赛中国国家代表队首席营养专家,中央电视台烹饪擂台赛首席营养评委,曾多次作为营养专家代表中国赴欧洲进行营养学术交流和指导。    降尿酸 防痛风 食疗有方    主持人的话  在例行的个体体检中,不少
摘要:新課标将落实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内容,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熟知,希望可以通过核心素养的落实为社会、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并进一步分析了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61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组织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用以鍛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探究精神。本文将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