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磷脂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实验性脾、肾阳虚模型大鼠磷脂组分的变化,揭示脾肾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大鼠和相应治疗组的神经鞘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甘油(CL)的含量变化.结果:脾肾阳虚模型大鼠SM升高,PC下降,SM/PC比值升高,且组间差异显著.治疗药物具有降低SM,升高PC,降低SM/PC比值的作用.结论:甘油磷酯减少、神经磷脂增加是牌、肾阳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其他文献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兰台世界》(2000年-2009年)10年发文被51情况.分别从论文被引年代分布、频次分布、被引期刊分布、高频被引论文分布和基金论文被引分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护理事业的专业化和护理人才的专业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几年,专科护士的概念逐渐被提及,无疑建立和发展专科护
目的:观察"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诱导新生SD大鼠骨髓细胞法获得破骨细胞,以形态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