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让作文精彩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六年要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自2010年起,尝试在全区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一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学生多读书落到了实处。“多读书”是提高小学作文的重要途径。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作家老舍也说过:“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课外阅读有助于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激发兴趣,培养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在上课时,教师应当适时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气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对这类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学习资源,让他们知道在课外还有很多类似文章,如此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课后去查找类似文章来阅读。
  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长征、知长征、讲长征。通过引导学生去图书室、上网进行深度阅读,广查资料,让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史及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在自行阅读中,学生的心被打动了,并将这种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读后感交流会。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就被带动起来。如此几次反复下来,学生们就体悟到:除了课内知识之外,课外阅读其实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可以尽情欣赏。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提供了一个个素材。
  正确引导,指引方法
  为了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需告诉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既不能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也不能不求甚解,只看热闹,同时还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就要读进去,不仅要做好批注,还要善于把那些看到的优美词句、片段及时摘录到专门的摘抄本上,更要勤于撰写读书笔记。及时的摘抄和积累,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便于学生写作时随取随用,信手拈来。
  其一,教师在学期前就做好本学期学生选择读物的范围,然后分期或适时地推荐给学生。推荐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多看好书,诵读国内外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杜绝不良书籍,并加强语言的积累。我们还可以采用制造悬念的方法,比如讲述故事,在情节发展突变时戛然而止,引起学生兴趣;或者朗读精彩片段,引人入胜;或者编辑问题,让学生去书中寻找答案,这些都能对推荐读物起到引导作用。
  其二,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可以找一些名人的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如李时珍的“采其精华,正其谬误”,鲁迅的读书五法(跳读、五列、设问、主体、多翻)等,让学生从这些方法中得到启发,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静心阅读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点滴感悟;有时会与文中人物产生心灵撞击,渴望与书中人物对话,甚至渴望与作者交流看法;有时还会产生改变主人公命运的想法……此时,教师应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有着丰富思想感情的阅读作文就诞生了。
  其三,创设情景,交流巩固。学生读完之后,一定要有组织地进行汇报、交流。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互相促进,让学生在交流和汇报中共同进步,也能营造一個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读书行列中,并能改进自己的读书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曾搞过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效果很好,很多学生欣赏参观之后,都纷纷效仿,读书笔记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当然,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读书竞赛、主题班会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成语接龙”等,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全校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既能让其他同学看到课外阅读成功者的成果,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正确阅读的方法,带动整体的阅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查阅资料时也进行了课外阅读,并轻松地运用到实践中,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了吸收;同时,这个活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班级的学生纷纷效仿,整个校园的阅读气氛也就带动起来。
  提供机会,学会运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了许多素材,可是写作文时用上的却很少,即使有的用上了,要么照搬,要么用得不当。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文本为学生设计一些语言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地使用积累的语言。如在学完《烟台的海》一文后,学生学习了总分的结构方式,笔者又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文章《泉城》《我家的小院》,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然后笔者以口头作文的方式让学生练习,请学生把“家乡的变化真大啊”以及“我们的校园真美啊”句子补充完整,并在实际的练习中学会运用。再如利用每周二早读课,引导学生开展成语接龙,看谁用词最多最恰当的造句游戏,在日常语言环境中实际运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这样,通过学习文本掌握方法,通过课外阅读加深感悟,通过练习实践学会运用。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掌握语言表达形式和规律;而阅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是获得语言积累、经历社会及生活的最主要途径。以读促思,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以读助写,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以及对文本内容的取舍、吸收,能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探索,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从有效的阅读中汲取“养料”,让学生作文绽放精彩。
其他文献
瘤胃积食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滞积在瘤胃内,致使瘤胃壁扩张,容积增大,并伴有瘤胃运动及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又称瘤胃食滞、瘤胃阻
生产中,有时会造成一些种蛋的蛋壳破裂,但如果壳膜完好,破损面不大,则可以进行及时修补,以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修补方法.
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开放资本帐户的经验和做法,探讨总结了资本帐户开放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我国推进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的基本策略.
课题研究背景  选题缘由 一是问题解决能力是核心素养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当今我们所培养的人能够在21世纪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的九大核心素养的第五要素是勇于创新,强调有不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国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前提。二是问题解决能力是社会所需人才重要能
郑桂华,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审查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上海教育考试院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他发表语文教育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建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