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课程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uz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的开发权交给了教师,因而教师不仅要教必修课,还要开发各类选修课。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必须思考怎样开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教学资源是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探讨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课程资源时所需遵循的原则。
  一、“四位一体”开发课程资源
  1.学生资源的开发。
  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还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始讲课之前,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要求讲课。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解决学生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开设由教师主导、学生主讲的选修课,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锻炼学生能力。
  2.教材资源的开发。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的开发应基于学科知识和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先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时政热点开设具有较强探讨性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
  3.社会资源的开发。
  社会是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挖掘社会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开设社会实践选修课,引导学生到社会中调查研究、亲身体会、实际操作;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网络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开设网络课堂选修课。只要教师用心挖掘社会中的资源,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开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例如,口才好的教师可以开设基于学科知识的辩论选修课;具有敏锐政治观察力的教师可以开设时政评论选修课;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开设法律基础选修课;哲学功底深厚的教师可以开设哲学选修课;等等。教师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特长,既可以教育学生,又可以提升自己,达到“教中学、学中教”的效果。
  二、多原则指导课程资源的利用
  课程资源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课程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政治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利用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活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利用必须结合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在学习中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将学生作为课程资源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最易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进行利用,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学科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是对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故不能偏离学科主线。政治学科具有生活化特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因此教师在利用选修课课程资源时一定要围绕这三个领域进行。政治学科具有实践性特点,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因此教师要选择实践性强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政治学科具有教育性特点,承担着思想教育的使命,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以发挥政治学科思想引领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选修课虽然没有较高的教学要求,但教师也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进行教学。具体来说,教师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利用课程资源。政治教材的更新速度赶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的变化,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课程资源。
  4.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正所谓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实效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课程资源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不契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就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特点,选择那些能够激起学生兴趣、满足学生能力发展要求的课程资源。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国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其中兰州市范围内的传统建筑用砂、石骨料矿山也进入了整合转型期,以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为代表的一系列基建项目正在落地实施,市场对砂石骨料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用乐学、乐讲、乐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乐学——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越来越没有新意,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都是一些没有意思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芳烃收率低、催化剂易积碳和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的存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芳烃技术目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采用分步晶化方法合成了嵌入式Co@HZS M-5双功能分子筛催化剂,并
初中历史提倡采用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是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采用创新教学法进行有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保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做出贡献。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对课程教学做出创新呢?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教学法做出探究。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核心素养培養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和各类历史实践活动。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历史教学资源和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亲近历史和体验历史,并逐步提升个人的历史核心素养。丰富多样的文字史料和图像史料使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更为立体,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历史的实证,建立时空观念。创作历史漫画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用自己的漫画表达自己的历史态度;编演历史剧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更让学生表达对历史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微课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基于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本文首先分析了优秀的BPR工具应具备的两大特征.然后从功能角度将目前市面上的BPR工具分成了六大类,最后重点介绍了几款BPR工具的使用及其特征.
目的:探讨肺部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经纤支镜肺活检的应用及对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使用常规纤支镜检查无异常的肺部周围性病变患者68例,使用CT片或者胸
广东省东莞市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毛经文老师曾这样告诫学员:没有十万字的相关阅读量,就不要进入这节课堂!的确,一个历史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阅读经验,怎能上出有“力量”的历史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阅读,朱永新明确表示: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朱国忠认为:专业阅读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