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下面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认识。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
  
  1.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在选修2-1《曲边梯形的面积》一节的教学中,定积分的方法和极限的思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我用《几何画板》中和“叠代”设计了课件《曲边梯形的面积》:求函数与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课件设计思路如下:①构建参数,将区间[0,1]分成 等分,②在每一等分上用矩形的面积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③再求这些小矩形的面积之和,③在演示课件时,让参数n变化,观察矩形面积的变化。课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定积分的“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这一高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动态展示变图像变换。在《函数的图像》一节的教学中,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把均设为参数,通过参数变化,向学生展示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和振幅变换,同时还能展示由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的图像的全部过程。
  3.让几何体动起来。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以往都是用教学模具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但几何模型难以展示图形内部的几何关系,更不能动态变化,在旋转体的定义教学中,用课件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圆柱、圆锥、圆台分别是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绕一边旋转而成。在“侧面积”教学中,通过课件可以展示各种多面体和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在体积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斜棱柱与直棱柱、正棱柱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1.抄题不再费时,背景一目了然。多功能教学平台,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旧的教学结构发生了改变,课堂容量增大,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例如应用题教学,有了多媒体平台,题目用powerpiont或是几何画板在屏幕上工整地展示出来,既清楚又快捷,还可以配上图片和动画,问题的背景一目了然。
  2.小结课学生自主学习。以前的章节小结老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完成,主要原因是时间紧,一节课如果把时间给学生后,老师就没有时间讲解,不讲总不放心,所以教师干脆把总结好的东西合盘担给学生,老师边讲边写,学生边听边抄。现在我让学自己归纳总结,然后在全班交流,老师最后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总结,学生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
  3.练习讲评课分层教学。练习讲评课也是以前“头痛”的课型。讲得太细,浪费了优等生的时间;讲得太粗,后进生又留下许多疑问。有信息技术作支持后,我常把练习讲评课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公布结果,让学生先知道哪些对哪些错;第二步: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错误并在小组讨论;第三步:疑难点拨,对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第四步:展示过程。将一些疑难题的解题详细过程展示给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看,同时出一些思考题让基础好的同学做。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照顾到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1.数学实验走进课堂。在《概率》的教学中,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的近似值”,方法是:向一个正方形中随意地撒芝麻,数出落在圆内的芝麻数和落在正方形内的芝麻数,用芝麻落在圆内的频率来估计圆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由此得出的近似值。如果用原始的实验方法既费时费力,而且不精确。我引导学生在《电子表格》中,用随机函数每次产生两个随机数,把点看成是正方形内的一粒芝麻,再用逻辑函数判断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该点在圆的内部(四分之一圆)。将上一行复制到下一行就产生了新的一点,如要想撒一千粒芝麻,只要将第一行选定后,拉着“复制柄”到1000行即可。在此表格中只要修改其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其他随机数也会随机修改,相当于重新做了1000次实验。最后用统计函数计算落在圆内的点的次数,求出 的近似值。有了信息技术,学生可能通过数学实验来探究数学问题,启迪数学思维。
  2.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在《统计》的教学中,有一节是《结婚年龄的变化》,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先让他们收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的结婚年龄,课堂上指导学生将数据输入电脑,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制成各种统计图表,分析结论,全过程由学生完成,老师只起指导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活动课教学形式。
  3.课堂引入,激发兴趣。在《等比数列》的教学中,我用《几何画板》制作好“勾股树”课件,“勾股树”是在《几何画板》中用“叠代”制作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以各边向形外作正方形,在以各正方形的边为斜边,作与原来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小直角三角形,这样不断的作下去,形成一个像树一样的图形,酷似一个五彩缤纷的绵羊头。这时我停了下来,提出一个问题:你能计算出羊角的面积吗?经过分析,同学们发现羊角由一组正方形和一组三角形组成,且构成等比数列。像这样的课堂引入,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教学手段之一,并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课堂效率。信息信息技术使用的原则是要使用得恰如其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邢台县会宁中学河北邢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汽车是现代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能否正常运行。为了降低发动机故障风险发生的概率,文章对汽车发动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教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分析、自主探索、师生合作交流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高能力。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探究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探索、反思、创新的教
新疆八一钢铁冷轧轧分厂镀锌机组使用的是武汉凯奇的FNY-200C型窄搭接焊机。在日常生产中焊机的电流、焊接速度、搭接量、压力等参数都会影响焊机的焊接质量,在日常工作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