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艺术设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同时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又不断增加。而这种人才的需求从一开始就是多层次的需求,在各类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艺术设计人才,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方法是很重要的。高职的艺术设计课程如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毕业上岗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強?本文就该课程的教学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教学 学生 社会实践 艺术设计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是重要阶段
1.专业史论课。如:设计概论、各具体专业的发展史、中外工艺美术史,另外,根据专业不同,可适当开设公关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常识课。
2.造型基础课。该部分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写、透视等课程,由于高职一般为三年专科,此课程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多,应根据各专业所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此类课程,该部分课程是一切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
3.专业基础课。主要有专业色彩、基础图案、设计构成、材料预算等相关课程。该部分最重要的基础图案、设计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主体构成)两门课程,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石,也是体现专业并获得专业设计能力的两个重要步骤。
该部分是职业大学三年学习的重要阶段,从宏观上考虑专业基础课教学其目的①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力;②培养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③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把握能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检验学生造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掌握和运用的实际水平,从中也可看出教师与学生的教于学的实际效果,将是学生进入社会求职前的准备阶段。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设计教学效果
设计方法的更新与手段的进步是很快的。现代设计艺术,已经很少用手绘的方式进行制作,一般都是用电脑软件完成。其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往往会是多种渠道的收集。学生是善于并且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这些原因导致现代化设计方法在教学的运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需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首先是强化计算机设计软件教学。目前在艺术设计软件方面最常用的软件是CorelDraw、Freedand、Ado-be IIIustrator、Photoshop等。这类软件的共同特点是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具有强的图形生成、文字设计和图文编排等能力,且生成的图形文件输出时其精度不受缩放大的影响等。AdobePhoto-shop目前是PC机和苹果机中应用最广泛的平面图像处理软件,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对图像进行任意的复制、剪切、删除、拼贴、合成等。现在Photoshop已是最高质量彩色桌面印刷系统、预印、多媒体、动画制作、数字摄影和着色的重要保证。我们时常需要使用照片或图片。这些资料的获取目前主要是利用数码相机的拍摄和扫描仪的扫描。它们被计算机获取后,往往并不以直接使用,Photoshop软件就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软件教学是不可缺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能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在重视软件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能强化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同时,教师要把专业设计课与电脑软件学习结合,使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都会增强。专业设计课程用电脑制作,作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而电脑软件学习的内容也会更丰富。
教师当然也要善于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配置有电脑,投影设备的多媒体教室里给学生上设计课,对于注重造型和色彩的设计来说,其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是不言自明的。
三、课堂模拟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设计本身就是一门与社会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有用就必须把课堂模拟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例如:①在标志设计中,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公开征集标徽的活动。教师一般可以在各类报刊杂志上找到各种征集标徽活动的启示以供教学之用。但是所要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教学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参加这类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直接用社会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借此,他们可以学到很多普通课堂教学难学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对上课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都有很大积极作用。
②根据不同专业建立“各种仿真实训室”教学模式:创立的“仿真实训室”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师徒式”的教学,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即以学生为本、以仿真工作场地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环境为形式在实训室完成第三学年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
四、作业内容循序渐进,教师着重对学生进行引导
设计课程是尤其注重实践性的课程,纯粹讲授的课程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大量的学习都是在作业过程中完成。本课程的作业在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很重要。
教师在作业的要求中,特别要注意难度合理。路是一步步走的,作业内容也要循序渐进。一步跨得过大,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学生的信心甚至会受到影响。只有对学生能力充分了解,作业要求符合学生实际能力,逐渐加大学生作业的难度和要求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
教师在作业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也会对作业质量起到很大作用。有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思路难以打开的情况。但设计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作业进行分析,无需给出一个正确答案,重在启发学生。
此外,作业讲评是引导学生的好方法,通过分析学生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和闪光点,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五、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职学生面对就业,也有其优势的方面。既注重设计能力又注重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优势之一,能做事的员工,每个用人单位都欢迎。
正因为如此,高职学校在设计课教学中,当然应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一些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时,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满怀信心的开始工作。
总之,从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虽然设计是一门对学习者多种素质要求甚高的学科,并无神奇的速成学习捷径,但通过教师的合理安排、良好教学,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一些是完全能够达到的。
[关键词]教学 学生 社会实践 艺术设计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是重要阶段
1.专业史论课。如:设计概论、各具体专业的发展史、中外工艺美术史,另外,根据专业不同,可适当开设公关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常识课。
2.造型基础课。该部分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写、透视等课程,由于高职一般为三年专科,此课程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多,应根据各专业所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此类课程,该部分课程是一切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
3.专业基础课。主要有专业色彩、基础图案、设计构成、材料预算等相关课程。该部分最重要的基础图案、设计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主体构成)两门课程,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石,也是体现专业并获得专业设计能力的两个重要步骤。
该部分是职业大学三年学习的重要阶段,从宏观上考虑专业基础课教学其目的①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力;②培养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③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把握能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检验学生造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掌握和运用的实际水平,从中也可看出教师与学生的教于学的实际效果,将是学生进入社会求职前的准备阶段。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设计教学效果
设计方法的更新与手段的进步是很快的。现代设计艺术,已经很少用手绘的方式进行制作,一般都是用电脑软件完成。其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往往会是多种渠道的收集。学生是善于并且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这些原因导致现代化设计方法在教学的运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需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首先是强化计算机设计软件教学。目前在艺术设计软件方面最常用的软件是CorelDraw、Freedand、Ado-be IIIustrator、Photoshop等。这类软件的共同特点是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具有强的图形生成、文字设计和图文编排等能力,且生成的图形文件输出时其精度不受缩放大的影响等。AdobePhoto-shop目前是PC机和苹果机中应用最广泛的平面图像处理软件,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对图像进行任意的复制、剪切、删除、拼贴、合成等。现在Photoshop已是最高质量彩色桌面印刷系统、预印、多媒体、动画制作、数字摄影和着色的重要保证。我们时常需要使用照片或图片。这些资料的获取目前主要是利用数码相机的拍摄和扫描仪的扫描。它们被计算机获取后,往往并不以直接使用,Photoshop软件就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软件教学是不可缺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能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在重视软件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能强化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同时,教师要把专业设计课与电脑软件学习结合,使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都会增强。专业设计课程用电脑制作,作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而电脑软件学习的内容也会更丰富。
教师当然也要善于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配置有电脑,投影设备的多媒体教室里给学生上设计课,对于注重造型和色彩的设计来说,其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是不言自明的。
三、课堂模拟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设计本身就是一门与社会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有用就必须把课堂模拟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例如:①在标志设计中,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公开征集标徽的活动。教师一般可以在各类报刊杂志上找到各种征集标徽活动的启示以供教学之用。但是所要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教学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参加这类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直接用社会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借此,他们可以学到很多普通课堂教学难学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对上课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都有很大积极作用。
②根据不同专业建立“各种仿真实训室”教学模式:创立的“仿真实训室”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师徒式”的教学,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教学。即以学生为本、以仿真工作场地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环境为形式在实训室完成第三学年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
四、作业内容循序渐进,教师着重对学生进行引导
设计课程是尤其注重实践性的课程,纯粹讲授的课程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大量的学习都是在作业过程中完成。本课程的作业在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很重要。
教师在作业的要求中,特别要注意难度合理。路是一步步走的,作业内容也要循序渐进。一步跨得过大,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学生的信心甚至会受到影响。只有对学生能力充分了解,作业要求符合学生实际能力,逐渐加大学生作业的难度和要求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
教师在作业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也会对作业质量起到很大作用。有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思路难以打开的情况。但设计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作业进行分析,无需给出一个正确答案,重在启发学生。
此外,作业讲评是引导学生的好方法,通过分析学生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和闪光点,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五、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职学生面对就业,也有其优势的方面。既注重设计能力又注重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优势之一,能做事的员工,每个用人单位都欢迎。
正因为如此,高职学校在设计课教学中,当然应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一些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时,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满怀信心的开始工作。
总之,从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虽然设计是一门对学习者多种素质要求甚高的学科,并无神奇的速成学习捷径,但通过教师的合理安排、良好教学,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一些是完全能够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