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借助范读传递情感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相对于小说、戏剧、散文来说,具有较突出的独特性。诗歌的语言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凸现言语自身,具有强烈的陌生化效果,使读者从普通语言的麻木的感觉中苏醒,看到语义淡去之后,脱颖而出的鲜明的语言自身的形象。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对诗歌的独特的语言之美的体味。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往往能让诗歌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像涓涓溪流一样流入学生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尤其是那些选入课本中的文质兼美的诗篇,通过老师准确、流利、表情的范读,把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得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同时,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意境,甚至产生跃跃欲试的朗诵需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走进诗歌的文学殿堂,走好高中语文的第一步。
  在《沁园春.长沙》中,领悟世纪伟人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雨巷》中,品味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丁香一样的哀愁”;在《再别康桥》中,回味天才诗人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诉说诗坛泰斗艾青的“发自内心的对于母爱的内心独白”。这里面有理想,有追求,有友情,有爱情,有母爱,有一名高中生应该有的青春激荡的情愫。我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我解释说“母爱是什么?母乳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就是红色的血啊!”学生们都很受感动,纷纷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首诗歌写出理解和感悟。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诵语言文字,效果颇佳,有的同学甚至可以模仿写出自己的诗作。
  二、自由诵读揣摩情感。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逐步深入的过程,就像古人教育学生背诵诗歌时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带有感情的朗诵着重突出的是“情”,人的情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碰撞与发展。因此,教师就必须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创设引人入胜的感情朗诵情境,才能让感情朗诵不断升华,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感情朗诵,随着文本传达出来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先秦两汉的诗歌选文非常经典,但是由于距离现在时间久远,诗歌文字相对较长,生僻字又较多,在教学中,我主张安排学生自由诵读。它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随意性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时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和思辨能力,自由诵读可以自主探究作品内涵,培养感悟能力;二是有利于发现诵读难点,如字音、词义、断句等方面的问题。初学诗歌自由诵读,便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完诗歌之后,对重点段落、语句有所侧重,安排自由诵读,重在揣摩意境,达到“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
  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解读背景,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与学生一起诵读诗歌的题目和诗歌的重点句段,把感情融入自由的诵读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再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又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还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外,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可以用与诗歌基调相近的音乐,形象生动的表演,电影画面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等来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入情入境去朗读、去理解、体验和感悟。
  三、有效指导调动情感。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各种艺术形式,反映在文学方面的唐诗,更是举世无双,震烁古今。后来的人们习惯把唐代诗歌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就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时期都有非常杰出的伟大诗人。课本中选录的有“诗圣”杜甫诗三首,包括《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诗仙”李白诗一首《蜀道难》;“诗魔”白居易诗一首《琵琶行》;“小李白”李商隐诗两首,包括《锦瑟》和《马嵬》(其三)。
  唐诗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很重要,唐诗又是青年学生非常喜爱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一节课,引导学生集中预习整个单元内容,听名家诵读的录音指导,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然后,使用文化记录片《唐之韵》的相关内容,知人论世,引导学生走进唐代诗人们的世界,进而走进唐詩的世界----千古唐诗,一代诗仙,千秋诗圣,新乐府派,朦胧诗人等。
  因此,飽含情感的诵读是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桥梁,是感知诗歌内容的主要方式,是获得作品内容的主要途径,是激活学生语文兴趣和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的必要而有效的条件,这就必须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我认为,教师要根据诗歌作品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方法,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节奏、音调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诗歌,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减缓速度,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只有这样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学好诗歌。
  对于律诗和绝句的体裁,属于近体诗,需要学生分清楚,可以齐声诵读,以便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在朗朗书声中,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可以指名诵读,以便教师了解到学生把握文章的程度,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可以安排针对全篇的整体诵读,也可以安排分层次、段落的诵读。可以要求熟读背诵,篇幅较短的诗文,适合采用读背结合的方式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高中生处在理解、背诵的黄金时期,正确引导他们诵读,排除所谓“死记硬背”的负面影响,让他们积极诵读,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背诵大量诗文,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再经过向课外延伸阅读,提升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总之,只要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营造生动美好的情境课堂,以情感变化的主线,就能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而与带有情感的诵读相整合的结果,将使语文课堂变得全新,诗歌教学不再难。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如何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一直是一个难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素质教育,并在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活”起来,逐步发挥学的特长,了解学
目的:在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异常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对Colon26肿瘤细胞分泌IL-6蛋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探
【摘 要】德育课所讲内容的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在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那么,中职院校德育课教学应讲授那些内容呢?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学内容 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目的:危重新生儿转运(NETS)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将基层医院产儿科与上级医院(多指三级医院)的NICU联系起来,及时地将三级医院的NICU单元(包括人员、设备)送到危重新生
在这种农村人员大量流动,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态势下,孩子被留守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时代下,我国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关乎国民基本
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增加了诸多的要求,小学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崭新的机遇与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挑战,让小学语文教师们为了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拓宽阅读的视野,培养小学
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
小学生在写作的起步阶段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地教导,教师也要从基础部分一点一滴地教学.从字词造句到语言表达再到情感抒发,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仅在课堂设置上下功夫,更需要
实验是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功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验证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与实践水平.本文作者根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