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靶控输注丙泊酚在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术中研究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剂量靶控输注丙泊酚在癫(痫)患者致(痫)灶切除术术中脑电监测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0例行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停用丙泊酚组(20例)和靶控输注丙泊酚组(20例).在术中行皮质脑电图监测(ECoG)前15 min,停用丙泊酚组停止注入丙泊酚,靶控输注丙泊酚组将丙泊酚靶浓度改为1 mg/L.比较2组患者从改变丙泊酚输注浓度到可顺利进行ECoG期间呛咳,躁动的发生率以及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结果 从停药到可顺利进行ECoG,停用丙泊酚组所需时间为(27±7) min,靶控输注丙泊酚组所需时间为(27±5)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控输液丙泊酚组脑电监测期间平均动脉压、心率、电双频谱指数均低于停用丙泊酚组[分别为(97.6±2.0) mm Hg比(89.4±1.4)mm Hg(1 mm Hg=0.133 kPa),(68±10) min比(86±15) min,(65±9)比(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用丙泊酚组患者中2例出现术中知晓,靶控输注丙泊酚组患者无术中知晓的发生.结论 相对于停用丙泊酚,脑电监测期间靶控输注小剂量的丙泊酚(1 mg/L)既不影响脑电监测,又可以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适于致(痫)灶切除术中脑电监测期间麻醉管理的应用。

其他文献
在电子病案普及之前,缩微数码技术目前在病案管理中是较为先进和安全可靠的技术,不但解决了病案存放空间紧缺的问题,而且在应用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操作简单方便,是现代化
期刊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 H370航班失联事件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按照中央领导要求和有关方面安排,3月8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于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机制,调集多颗陆地观测卫星对疑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出现高度整合,融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这为电视媒体传播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融媒体时代下电视传播媒介的特点,
3月31日10点5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6星送入太空。本次发射是2014年中国航天首次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标志全年宇航发射实现“开
目的 前瞻性观察肾移植术后使用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出现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症状时转换咪唑立宾(mizoribine,MZR)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期
互联网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普及,而且技术不断的升级,应用质量和应用效率也在提高.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诸多建立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威胁.这就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出血术后综合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后患者249例的临床资料.将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出血部位、血肿量、发病到手术间隔、残留血肿量、引流放置时间等列为影响因素,通过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定术后3个月时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术后3个月时随访ADL分级Ⅰ级者9例(3.6%),Ⅱ级者65例(26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已经进入议事日程。在病案管理中,许多医院的病案首页已经录入电子计算机,完整的电子病案指日可待。本文就未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