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请你无论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中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这门学科,并且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成功愿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有的学生对美术绘画感觉画不好的原因很复杂,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绘画过程中有困难,并且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很少,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美术失去信心。那么美术老师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步入美术课堂,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循环呢?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中外美术史、设计史、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运用、教育学都要有所了解甚至认真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美术教师最好还要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我觉得美术教师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下,我们经常看到课堂是死气沉沉、压抑个性、千篇一律的重复;学习中,学生只注重描摹对象,忽视自身创新能力的表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所具备的那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本身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唤醒。为此,教师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并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与知识,保持艺术创新及教学中的青春活力。在教学实践中,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都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既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其次,课堂上教师示范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教师具备很厚的业务功底、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的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二、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要。对于学生來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由经验中获得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学生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于真实生活。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还是应该比较偏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刺激他们心灵中的冲动,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探索。教师要注意在美术课上对于学生智力上的开发,以创造力的培养为中心,进行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的培养目标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成为画家,而是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手段,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地创作,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喧泄内心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美术课上得到美的体验,喜欢上美术课。
1.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现在美术课都是按教材上内容上课,如何才能在课上做到突破、做到新颖,我想可以从教学手段上入手,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针对不同课题的内容的艺术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课堂上教师为配合讲授,作示范性的演示、制作和辅导,或运用教具、媒体示范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接获得直观视觉美的信息,通过直观感受,使其获得深刻印象,自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让学生得到言语的鼓励
每个人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而且都希望得到赞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获得赏识、增强自信是他们心灵深处强烈的需求。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教学时,善于并抓住每一个机会,频繁地使用“不错”、“很好”、“非常好”、“真聪明”、“老师相信你”等话语鼓励学生,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有愉悦感,从而增强自信。另外,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用一些简短的赞美的批语,这些信息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绘画相对较弱的同学自信心尤其不足,他们对于老师的鼓励更加敏感,更加需求。有一次,我让学生们画一幅想象画,一个平时画画不是很认真的学生画了很多在云上建造的造型简单又可爱的房子,同时很仔细地涂好了颜色,虽然在造型的塑造上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总体来讲,比平时的画有很大进步,我适时表扬了他。从那之后,他在美术课上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兴趣十分高涨。看来,这次鼓励对他内心的影响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情绪是最影响人的行为的。成功了,就更加有信心了,而且,这个成功又是他前进的动力。有了信心,有了前进的动力,再加上目标明确的行动,他就会从成功走向成功。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学习美术的兴趣。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越来越浓厚。现在关于小学生的一些美术作品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不少,学生如果能在这些比赛中得一些奖,就是对他们作品的肯定,同时肯定能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更大乐趣。学校也在开展一系列的美术兴趣班,将一些优秀的作品在橱窗展出,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这些成功的体验,能更直接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美术课堂变得轻松又有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探索和深化成功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让学生轻松步入美术课堂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教师有信心,有毅力,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埋怨,多一份赞扬,少一份批评,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从自己的教育工作做起,投身到成功教育的实践中,就能慢慢做好教育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中外美术史、设计史、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运用、教育学都要有所了解甚至认真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美术教师最好还要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我觉得美术教师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下,我们经常看到课堂是死气沉沉、压抑个性、千篇一律的重复;学习中,学生只注重描摹对象,忽视自身创新能力的表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所具备的那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本身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唤醒。为此,教师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并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与知识,保持艺术创新及教学中的青春活力。在教学实践中,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都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既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其次,课堂上教师示范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教师具备很厚的业务功底、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的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二、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要。对于学生來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由经验中获得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学生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于真实生活。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还是应该比较偏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刺激他们心灵中的冲动,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探索。教师要注意在美术课上对于学生智力上的开发,以创造力的培养为中心,进行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的培养目标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成为画家,而是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手段,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地创作,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喧泄内心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美术课上得到美的体验,喜欢上美术课。
1.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现在美术课都是按教材上内容上课,如何才能在课上做到突破、做到新颖,我想可以从教学手段上入手,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针对不同课题的内容的艺术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课堂上教师为配合讲授,作示范性的演示、制作和辅导,或运用教具、媒体示范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接获得直观视觉美的信息,通过直观感受,使其获得深刻印象,自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让学生得到言语的鼓励
每个人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而且都希望得到赞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获得赏识、增强自信是他们心灵深处强烈的需求。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教学时,善于并抓住每一个机会,频繁地使用“不错”、“很好”、“非常好”、“真聪明”、“老师相信你”等话语鼓励学生,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有愉悦感,从而增强自信。另外,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用一些简短的赞美的批语,这些信息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绘画相对较弱的同学自信心尤其不足,他们对于老师的鼓励更加敏感,更加需求。有一次,我让学生们画一幅想象画,一个平时画画不是很认真的学生画了很多在云上建造的造型简单又可爱的房子,同时很仔细地涂好了颜色,虽然在造型的塑造上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总体来讲,比平时的画有很大进步,我适时表扬了他。从那之后,他在美术课上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兴趣十分高涨。看来,这次鼓励对他内心的影响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情绪是最影响人的行为的。成功了,就更加有信心了,而且,这个成功又是他前进的动力。有了信心,有了前进的动力,再加上目标明确的行动,他就会从成功走向成功。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学习美术的兴趣。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越来越浓厚。现在关于小学生的一些美术作品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不少,学生如果能在这些比赛中得一些奖,就是对他们作品的肯定,同时肯定能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更大乐趣。学校也在开展一系列的美术兴趣班,将一些优秀的作品在橱窗展出,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这些成功的体验,能更直接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美术课堂变得轻松又有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探索和深化成功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让学生轻松步入美术课堂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教师有信心,有毅力,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埋怨,多一份赞扬,少一份批评,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从自己的教育工作做起,投身到成功教育的实践中,就能慢慢做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