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远程教育、教育资源的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徐徐走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统一的教学目标对一些学生来说,实现很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即分层成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层次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效果的分层、教学评价的分层构建成生动和谐、丰富多彩的课堂,从而进一步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锻炼
  由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创始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即集体教学自创始至今已延续了三百余年,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差异很大。显然如果用传统的班级教学以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制造统一的“标准件”,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同学挨饿而一部分同学消化不良。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要求的目标背道而驰。
  分层教学理论的出现无疑给教育人士提供了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的较好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理论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给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谈谈个人实践体会。
  一、 学生层次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
  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习能力有了印象后,一般可以把学生分为以下三类:
  A对信息技术兴趣较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初级学生(一般较少);
  B有一定学习能力,学习有些被动,通过努力一般能完成任务的中级学生(较多);
  C思维活跃,有很强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级学生(较少)。
  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们自由分组,一般3~4人一小组。(这样可以保证坐在一起的学生情感交流比较顺畅),然后教师再根据上述分类,整体考虑,个别调整,做到每组都有上述三类学生,即所谓的“异质分组”。这样,初级学生可以向中高级学生请教;中级学生既可以帮助初级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学习“高级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高级学生在带领组员们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身的非智力因素。
  二、 教学目标的分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面。对于每个学生,目标在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都应该是有挑战性的。当然,挑战性的目标并不只是思维训练。例如,对于学习后进生,他们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道、理解,要发展到应用、分析、评价的层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若只对他们作一般的知道、理解层面的要求,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从而在学习进程中一直处于劣势。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为他们设立更高的目标,布置综合性、挑战性的任务,使其发展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例如学习word制作封面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和布局,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初级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三、 教学效果的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得。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准备难易程度的练习。对高等水平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并进行谈论;对低等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还要手把手指导。特别是对中等学生来说,更应注意他们的学习动机,落实好大纲。
  四、 教学评价的分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指导日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主要观察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发展程度。利用课堂中的双測及时对学生加以评价,并对达到层次目标,特别是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励。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面对着学生的差异,刚开始我是把已经会的同学当小老师,帮老师一起来教还没有学会的同学,一开始,他们的热情挺高的,在机房里跑前跑后地帮助其他同学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过了些日子,这些学生不再满足于当小老师了,想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的东西。
  五、 分层教学的现状
  虽然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如教学内容如何分层可适应各层学员的实际需要,这是很费思量的;分层教学虽然解决了差生问题,也培养了尖子生,但总体来说,中下层学生得益最多,而优等生常常被作为中下层学生教育资源来使用,如何培养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分层教学应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出发,给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
  參考文献:
  [1]陈佳.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0,(06):65.[2017-10-12].
  [2]庄李木华.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好家长,2015,(16):149.[2017-10-12].
  作者简介:
  李玉萍,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美育教育,由于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倾向,所以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密切。本文在分析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 Music educati
就车辆用丙烯酸酯橡胶与镀锌金属的粘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粘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材料表面特性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均作出了一定的论述。重点介绍了热硫化粘接、冷粘接过程
目的观察无添加剂管、普通促凝管、分离胶促凝管对多项临床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它们在临床检验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例受检人员抽血检验,将无添加剂管、普通
根据中央要求,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后,2017年9月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始统一使用。统编三科教材投入
目的分析2016年宝鸡市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了解患病情况并探讨致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12月陕西省宝鸡市辖区户籍
摘 要:现目前,高中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新时期的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开辟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贯彻新的教育指导思想,以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现存问题;应对策略  在新的教育改革时代,高中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也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教学指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