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课堂手机心理因素的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普及,导致现在“低头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中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职校生的性质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环境通常要更加轻松、自由,这更加促进了沉迷手机状况的形成。针对职校生课堂玩手机现象,探究其心理因素,并简要分析了探究的背景,希望能够逐渐引导职校生不在课堂上沉迷手机。
  [关键词职校生;课堂;手机;心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34-01
   一、探究职校生课堂手机心理因素的背景
   (一)职校生课堂手机现状描述
   手机,已经逐渐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体的“第五媒体”载体之一。智能手机已经逐渐发展为男女老少人手一机,尤其是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群体,更是不管去哪里,手机从不离身。经过具体的调查,我们发现职校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更是成风。在专业的学习课堂上,他们用手机与朋友聊天或者是看小说、看电影、玩游戏,导致手机严重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影响了课堂纪律以及教学效果。
   (二)职校生课堂手机的危害
   不管在什么课堂上,学习都是第一要务。而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下,职校生不尊重辛苦讲课的老师以及教学成果,反而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手机上。这不仅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得,也会影响课堂的纪律,给其他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更何况,这种分心的情况一经教师发现,很容易打扰到教师的教课思路,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既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学生集体的知识获得,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1]。
   在玩手机成风的当下,很多职校生都容易形成一种惯性行为和惯性心理。经调查数据表明,很多学生每当手机不在身边时,便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甚至有部分学生发现在做其他事的时候,经常出现手机在不停地响的幻觉。实际上这都是由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导致的,长此以往容易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手机虽然能够拉近人们的距离,但是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很多人便发现“距离更近,心却远了”。尤其是在年轻人之间,手机会对他们正常的交流能力造成不良的影响。很多职校生现在正处于未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三观”还没有树立完善,手机让他们认识到更多二次元的事物,容易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差别。长期对手机依赖下去,容易产生社交恐惧症。
   二、探究职校生课堂手机心理因素
   (一)从众心理
   在当前的社会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别人都在做的事,自己也会不经意间去模仿,这便是从众心理的影响。尤其在一个群体中,所流行的行为习惯很容易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一一接受并模仿,职校生课堂手机现象便是这样由来的。他们会轻易地将玩手机理解为一种时尚,认为若自己不在课堂上玩手机,会被群体中的其他人当作异类。
   (二)依赖的惯性心理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职校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产生了一大原因有可能便是惯性心理的形成。部分“低头族”,即手机族的生活习惯通常表现为手机不离身,一旦离开了手机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而且有实际的调查数据表明,不仅在职校生中,在整个年轻人的群体中,都存在一部分的人离开手机会焦躁不安。这些情况都能够让人逐渐意识到,职校生课堂手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懒散的意识
   在职校的生活里,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都为职校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若再加上职校生自身的懒散意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会更加消极[2]。
   手机所具备的超强娱乐性和趣味性会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以往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有超过85%以上的职校生都自觉地承认在课堂学习中玩过手机。因为职校生自律能力的不足,以往懒散的意识没有改變,导致课堂玩手机与学习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手机的过度使用会严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阻碍课堂任务的进行。
   综上可知,职校生课堂手机现象的出现并不是个例,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心理作用的影响。那么为了使职校生尽早摆脱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管理,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采用最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这种现象的改变还需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他们自身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培养正确健康的心理,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邵宇秋.大学生课堂手机族的心理误区与矫正[J].大学教育,2015(5):23-24.
   [2]张雪峰.大学生课堂手机族的心理误区与矫正[J].教育,2015(27):28.
  ◎编辑 尚思达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经贸文本的特点,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际案例,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对不同特点的经贸文本翻译进行分析。总结出翻译经贸类文本的技巧,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 功能对等;经贸文本;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32-02   一、前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
[摘要]教育实习是师范学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是师范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依据学情、教学内容,采取相应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施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综合演练,对育实习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有效确保实习的质量,促进实习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管理模式;全方位;角色转换;评价;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