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活存储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实践及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据存储是智慧校园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对存储的需求。对目前常用的存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对双活存储系统开展研究与设计,并进行测试,实现了智慧校园数据的高效存储、备份与恢复。为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智慧校园;活存储;虚拟化技术;对称双活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3-0076-03
  一、引言
  隨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概念的出现,建设“智慧校园”成为推进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智慧校园的实质是依托已有的网络、信息化环境,利用虚拟化、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深化“服务”理念,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化教学系统功能日趋完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保障。目前已启动以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为主的智慧教室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校园智慧教室全覆盖,实现校园的网络虚拟漫游,整合优化应用系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基于虚拟化的云计算技术能够让学院的IT资源实现降本增效,无论是数据中心还是桌面云,都能有效降低信息化投入和成本,方便管理,让IT系统发挥更大价值。学院目前已经实现了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并利用宏杉的对称双活存储(Symmetrical Dual Active Storage,SDAS)技术实现了双活部署,建设了可视化数据中心,保障了学院信息系统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存储虚拟化部署提升了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二、业务需求分析与选型
  智慧校园是在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加以拓展的,承载着各种应用的服务系统。而这些服务系统往往涉及许多其他方面基础设施的应用服务,因而智慧校园在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更为严格。[1]
  学院需要通过服务器虚拟机提供业务的可靠与连续,通过存储提供存储资源。对存储系统在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方面都有很高要求,需要采用SAS等高速磁盘、RAID5保障性能要求;通过自动扩容软件、虚拟化功能实现按需分配,存储系统需具备高扩展性,采用IP SAN和FC SAN混合组网;通过向管理平台开放标准的存储管理接口实现可管理性,存储系统需具备高易用性。
  (1)基于虚拟化架构的双活技术。之前业界普遍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增加额外的虚拟化设备,并且配置两台存储,当一台存储出现故障时,通过虚拟化设备来切换故障存储。业界比较流行的是IBM SVC、EMC的Vplex,其拓扑图如图1所示。
  (2)对称双活技术,在不增加虚拟化设备的情况下做到存储双活。在这种方法下,整个链路可看成两条数据通道:数据路径A及数据路径B,服务器所读写数据通过多路径的ALUA特性保证均衡; 两台存储之间通过直连10GE链路做数据镜像通道。同时加载设备心跳检测通道,如果检测到设备故障,通过ALUA特性进行通道切换,切换时间控制在5毫秒之内。其拓扑图如图2所示。
  基于虚拟化结构的双活技术,可以异构第三方存储,在有大量老旧存储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存储虚拟化设备,可大大提升存储的利用率。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情况如下:①存储性能受损:新增加的虚拟化设备,即使采用最新的处理芯片,链路中额外增加的一层设备,也会造成数据传输的延时。②业务连续性:如果使用一台虚拟化设备,其出现故障后损失异常严重,后端存储将不能被服务器识别。使用冗余虚拟化设备,当其中一台虚拟化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将业务切换到冗余设备,其过程也会造成业务等待。对于关键业务,这个等待时间将造成较大的延时。③投资加大:增加存储虚拟化设备,会增加投资。
  对称双活存储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①利用率高:两台存储同时可以作为生产存储,并且两台存储可以同时加载不同的应用,而且互为镜像;例如,存储引擎A上面有数据库业务,其在存储引擎B上有镜像;存储引擎B上有OA系统,其在存储引擎A上有镜像。如果在读数据的情况下,可大大增加读取数据的效率。②管理方便:两台镜像存储之间使用光纤链路连接,采用直连的方式,不占用光纤交换机端口,有故障时也能做到快速排查。心跳链路采用普通的GE口连接,使用普通网线即可,成本低。存储底层实现的双活功能,对管理人员是无感知的,不需要手动干预存储的切换,提高管理人员维护效率。③降低成本:无需第三方软硬件,通过存储对称双活存储功能模块即可实现,在存储底层进行实施,无需在服务器层面进行操作,降低使用成本。
  三、组网描述
  双活存储方案作为学院的核心基础架构,其架构的选择决定了整个系统是否可靠高可用、安全可信赖、弹性可扩展。基于上述需求,学院采用对称双活存储解决方案来构建高可用、高性能、可扩展的容灾方案。双活存储方案存储采用宏杉存储MS3000系列产品,实现存储双活架构,为两个数据中心存储同时提供读写服务,且整个存储系统架构全冗余,任意数据中心故障时,另外一个数据中心有一份存储设备和相同数据可用,最大化提高了业务连续性。两个数据中心分别部署多台虚拟机服务器,以及宏杉MS3100磁盘阵列等设备。整个双活存储系统分为存储层、前端网络层与应用层与管理层。
  在存储层,在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各部署两台MS31000,组成一个双活存储系统,为两个数据中心主机业务同时提供读写服务,实现两个数据中心存储数据实时镜像,互为冗余。任意数据中心故障,数据零丢失。在网络层,数据中心之间集群IP心跳和FC数据传输网络都采用裸光纤直连,传递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和数据同步,满足双活存储数据中心网络时延要求。在应用层,两个数据中心的虚拟机服务器构成一个集群,提供跨数据中心的虚拟化业务连续性和移动性。为了实现双活存储数据中心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通过宏杉ODSP平台实现双活存储数据中心的可视化管理,并通过管理软件直观的展示双活存储业务的物理拓扑。   四、方案测试
  学院首次将设备安装后,为保障正常使用,在正式上线之前,学院对双活存储系统进行了双活灾难演练。在测试环境中有两台存储设备A和B,前端应用正在使用过程中,工程师通过人为关闭一台存储设备A的电源来模拟设备A故障,这时存储设备B自动接管业务,在整个接管过程中,前端业务没有中断,数据没有丢失。接着,工程师启动已关闭电源设备A来模拟设备恢复,两台存储设备自动进行数据校验同步。同步完成后,工程师关闭存储设备B电源来模拟设备B故障,这时设备A自动接管业务,前端业务没有中断,数据无丢失。工程师继续启动已关闭电源设备B来模拟设备恢复,两台存储设备自动进行数据校验同步,两台存储设备数据完全一致。通过演练,验证了通过对称双活存储技术在生产环境中,当任意一台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无需人工干预,可保障前端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学院经过多年建设,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启动了以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为主的智慧教室建设,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成效显著,已经建成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功能日趋完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学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大学城空间建设为抓手,通过微课、慕课等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总之,通过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通过多年信息化建设,通过服务器、网络、存储虚拟化,以及存储数据双活部署,提高了设备源利用率,保障了学院信息系统安全、连续、稳定运行。
  五、业务价值
  根据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学院将加快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争取到2020年,教室、實训室、图书馆等重要教学、办公场所实现桌面千兆、核心万兆的网络速度;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生活和办公场所,保证师生能随时、随地、安全、高速、便捷接入互联网,实现校园免费无线网全覆盖。实施智慧教室建设,力争实现校园智慧教室全覆盖,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同时,学院也将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的网络虚拟漫游,为各院(系、部)仿真实验实训室和各文化场馆提供网络支持和技术保障。优化整合各类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研究、生活等应用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为方便教师教研和学生学习,建设5~30个学习、生活类移动应用程序。完成全校183个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全部实现有线联网。建立常态化录播系统、精品录播及演播厅等设施,全面开展校内精品课程、微课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2]
  学院的下一步规划将考虑采取宏杉CloudSAN解决方案,将云架构和SAN存储技术融合为一体,从而满足从单一应用到多应用,小规模到大规模,存储资源池化的存储需求,在保留了传统SAN存储高可用性优势的同时,实现存储资源统一调度,资源横向弹性扩展。
  智慧校园将要从“系统为纲”转换为“数据为王”;要基于信息化,高于信息化;面向服务,以用户为服务对象;从重系统建设到建设、运维并重。[3]利用对称双活存储技术保障业务连续性,为学院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将为学院探索未来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睢贵芳.智慧校园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258-259.
  [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EB/OL].http://www.jscj.edu.cn,2017.3.
  [3]安杰.新型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7(6):33-36.
  [4]王丽丽,何子亨,吕新荃.电网公司双活存储技术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5):15-18.
  (编辑:王晓明)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量。但高校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信息资源分散,缺乏整体规划,信息不规范,数据不统一,使学校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本文以信息化集成管理环境为背景,分析高校CIO对促进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关键词:高校 集成管理 CIO 功能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1-0012-03    CI
摘 要:为了从数量众多的教育技术网站中挖掘出核心网站,文章以国内7大类共307个教育技术学网站为研究样本,依据“页面总数”、“总入链数”、“网络影响因子”等网络信息计量学指标,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和网络影响因子法对国内教育技术核心网站进行测定, 并对不同方法测定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评价方法是科学、有效和可靠的。  关键词:核心网站评价;计量学指标;教育技术学;布拉德福定律  中图分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和教学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下,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传统职能遭遇分化或削弱的挑战。本文以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为例,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并分析了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52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27-03  引言 
幼儿园的清晨,孩子们陆续来园,叽叽喳喳地和老师们、伙伴们打着招呼。坐在餐桌前的昆昆却低头不语,湿润的眼眶里装的是满满的忧伤。我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他看着我,张了张嘴,却没有出声。“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向朋友倾诉。”我接着说。昆昆低了一下头,然后看着我:“爸爸和妈妈打架了,姐姐和我都哭了。”原来是这样。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并不是我能左右的。昆昆渴望的表情让我意识到
一、前言  黑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2012年获批成为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试点选题,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逐步达成试点建设目标,试点建设成果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所形成的有关经验和特色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学校从网络基础运行环境、数据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入手,逐步夯实信息化建设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云计算技术的特征及可能的优势,深入剖析了广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中采用云计算技术的解决方案和部署策略,归纳了云计算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数字校园;云计算;部署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09-04  一、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校园在各高校的建设如火如荼
摘 要:金陵科技学院从2013年开始探索视频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开设视频公开课,允许学生选课学习获取学分,同时挑选个别专业课教学中试点幕课教学。在此基础上,以全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从学习者的视角,在应用总体态度、课程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平台使用等方面开展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29份,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
摘 要: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落地之年,各高等院校都在编制新一轮的教育规划工作,教育信息化工作也纳入其中。本文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单位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建设规划过程,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详细介绍和分析学校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提出“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要重点考虑的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与完善机制等四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
摘 要:本文以具体的实例,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架以及如何基于.net框架构建应用系统,着重阐述了asp.net开发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安全性设计及系统特点。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net框架 系统体系结构 asp.net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5-0044-03    一、前言    建立高
摘要:无线网络作为有线网络的有效补充,在校园网络建设中越来越被重视。根据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校园无线网的建设需求、认证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的分析,设计出相对安全的现代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并根据现代无线网络架构的特点,提出校园无线网络集中式管理的架构。  关键词:校园无线网;建设;管理;Portal认证  中图分类号:TP39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