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机考探索与实践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探讨基于网络的艺体类院校大学英语机考,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科类院系为第一轮试点,逐步推行大学英语测试改革,即机考代替纸质考试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机考的适应性不同。本研究所总结的结果及推广和使用机考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艺体类院校大学英语测试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考 纸质考试 大学英语 测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038-02
  一、大学英语机考改革背景
  大学英语评估方式改革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首次采用机考形式,全国有50所高校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参加;2009年6月、2009年12月也进行了六级网考试点;2010年至今,又在全国选取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试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机考试点证明:机考有许多纸笔考试所不具备的优越性,CAT计算机适应性测试(Computer-adaptive Testing,简称CAT)是各种大规模语言测试的发展方向。这些重要考试由笔试转为机考的重大变化表明:传统的基于纸笔的语言测试(Paper-and-PencilBased Language Test-ing,PBLT)正在向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Computer-Based Language Testing,CBLT)迈进,网络时代机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测试是英语教学评估的重要工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测试作为一种实现教学目标、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外语教学和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反拨作用。北京体育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测试方法的改革受限于学生水平差异大、教材种类多、涉及考试的相关程序繁琐等。机考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考试时间上更加灵活,考试结果的反馈更加快速、详尽,也更科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我们将全校不同院系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类学生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分数为一本分数线的学科类院系,如体育传媒系、运动康复系、管理学院和运动人体学院;B类学生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通过省级体育统测的学生,如教育学院和社会体育系;C类学生即通过单招考试录取,如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和体育艺术系。机考探索和推进的主要思路是,通过从A类学生中选取实验班进行实验,利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iTEST大学英语测试与训练系统》探索网络机考,然后逐步推进B类和C类学生的机考实验和改革。
  2013年3月启动北京体育大学机考探索与实践项目研究,2013年3月至6月,完成项目准备阶段;2013年6月及12月,完成机考模拟测试阶段,共进行了三次机考模拟测试。2014年1月,进行机考实践。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我们从2013级体育传媒系选出三个实验班,共170名学生,利用《iTEST大学英语测试与训练系统》实施网络机考,同时从2013级运动康复系选出两个班共113名学生,作为对照班。在本次期末考试中,实验班学生进行机考,对照班学生进行传统的纸质考试,其中实验班学生在考试前经过两次机考模拟测试,已经熟悉了机考操作流程。此次考试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试卷采用主客观两种形式,时间为90分钟,包括听力、语法结构、词汇、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命题作文,总分100分。Part I听力长对话和Part II听力短文共计20个选择题,要求学生听完一遍后选出正确答案。Part III语法词汇,共计25个单选题。Part IV阅读理解,三篇短文,共计15个单选题。Part V选词填空共计10小题。Part VI作文题:在三十分钟内完成120-150词的写作。考生可以自行选择做题顺序,每个部分做完后可以点击进入下一步,考试过程中可以修改做过的试题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听力部分音频只放一遍,播放听力过程中不可切换界面、考试界面,左上角为考试时间。
  (二)研究效度及信度
  效度是指测试的有效性或测试结果的正确程度,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等了解到学生对机考测试是适应的、积极欢迎的,同时认为机考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保证考试效度,教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我校实际的新视野大学英语(A)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命题。考试题型与四级题型和新视野课后题型相似,学生较熟悉:听力(20%)、语法词汇(25%)、Part IV阅读理解(30%)、Part V选词填空(10%)和Part VI作文(15%)。试卷题目来源于机考试题库和新视野课后习题。试题难度适中,覆盖了教学要求要考察的内容,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达到了测试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信度的高低与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区分度和考生的成绩是相关的。学生第一学期的期末机考成绩与入学摸底成绩相比较,成绩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也在正常范围,成绩呈正态分布,具有考试信度。
  (三)研究步骤及数据收集
  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会进行英语入学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将作为学生英语水平测试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几年,一直在采用的由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和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组编的《北京市大学生英语分级测试试卷》,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四个级别(见表1、表2):预备级≦54分,一级54.5-74分,二级75-84分,三级≧85分。我们机考采用同样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级。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将表1和表2中两个系的入学摸底成绩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发现:体育传媒系的学生入学平均成绩为61.04分,期末机考成绩为82.23分,成绩增长21.19分。运动康复系学生入学考试平均成绩为48.72分,期末纸质考试成绩为75.29分,成绩增长26.57分。将体育传媒系,运动康复系的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进行对比(见表5、表6),看一下各级别学生所占百分比是否有变化。   通过对以上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进行对比发现:传统的纸质考试更适合成绩较差的学生;机考更有利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对两种考试形式反应变化不明显。运动康复系两次纸质考试成绩的提高优于机考成绩,说明机考还是新生事物,大家对机考的适应性需要一段时间。学生机考需要进行一系列系统的训练,使学生适应新的考试形式。同时也说明,传统的纸质考试在短时间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机考的适应性不同,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更倾向机考,较传统纸质考试,成绩有较大提高。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在两种考试形式上差异不明显。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更适合传统的纸质考试。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答题速度上优于其他层次的学生,他们更喜欢网络的方便快捷。机考降低了成绩中下等学生的焦虑情绪,对他们提高成绩有所帮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反复翻阅试卷并且可以在纸质试卷上标注,而机考目前不具备这种优势,所以他们更喜欢传统的纸质考试。英语成绩中等的学生考试发挥比较平稳,两种考试媒介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尤其是经过机考的模拟训练。
  四、关于机考的建议
  (一)加强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建设,协调好各部门工作
  学校应加大计算机网络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资与建设,为机考的全面展开提高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机考的实行涉及到任课教师、实验员及教务处考务上的安排,因此需要多个部分协调工作。
  (二)师资培训
  推行机考需要结合我体育院校的特点,制定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培训纲要和计划。根据我校大学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培训中首先解决英语教师的计算机熟悉水平,培养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理念,重视更新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新模式,主要涉及基于计算机的外语教育知识与观念、科研能力与水平及语言测试理论知识等。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专家讲座、听课观摩、讨论学习、工作坊实践、国内长短期研修、调研等多种途径。
  (三)机考题库建设
  机考并不是简单的将纸质试题照搬到电脑上。如何建立一个庞大的机级考试题库满足庞大考生的需要,且保证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重要指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提高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的网络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 如网络视听说课程的开展, 网络英语交流平台的建立等。通过平时的练习,学生熟悉机考的题型,机器的操作和机考答题习惯的养成 学生加强对机考的适应性。
  五、结语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科院系为第一轮试点,逐步推行大学英语测试改革,即机考代替纸质考试形式。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得到了改变,学生更好的适应了现阶段毕业生要面对的激烈竞争。同时,基于测试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得到相应的改变和改善;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形成。在推广和使用机考测试的过程中,积累机考使用的经验,可以为体育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建议,同时可以积极研发自己的机考测试题库以及视听说测试平台。
  【参考文献】
  [1]孔文,李清华.大规模语言测试的方向:计算机适应性语言测试[J].外语界,2002(2):76.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Oxford:OUP,1990.
  [4]Dunkel P A.Considerations indeveloping or using second/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computer-adaptive tes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1999(2):77-93.
  [5]刘萍,王菲.大学英语四、六机考适应性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71.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排列组合现象,而排列组合正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从这点上看,数学和语言是有交集的,将数学思想加入初级外语教学过程中也是可行的。  [关键詞]数学思想 转化 划归 日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13-01  数学和外语本属于两门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数学属于自然学科范畴,而外语属于社会人文学科,但我们尝试
[摘要]在动漫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动漫衍生产品也已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动漫衍生产品一个特殊形态就是动漫舞台剧。  动漫舞台剧是当今青少年最喜欢的一种表演形式。本文拟从动漫舞台剧的现状、主要元素、中国内地动漫舞台剧与其他地区的区别、动漫舞台剧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动漫舞台剧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动漫舞台剧 Cosplay 主要元素 发展状况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
[摘要]长春市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近些年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长春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经过数年的改造,长春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长春市已逐渐走向生态化城市。  [关键词]绿化 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27-01  一、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也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是否能顺利发展。本文以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为指导,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开展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网络思想政治
[摘要]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多种模态相集成,立足混合学习理论和多模态下意义构建的研究与实践,提升人才的多元识读能力,满足信息网络化社会对高素质、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混合学习 多模态 多元识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79-01  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层出不穷,推动人类文明由口述文明时代、读写文明时代进入到超文本
[摘要]随着中国自主创业潮的不断推进,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了高等院校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想要解决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就需要学校、政府相关部门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自主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41-02  高等
[摘要]本文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通过对两篇新闻报道中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对比分析,探究英汉新闻语篇组织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两新闻语篇均大量使用单项、无标记主位,这由新闻语篇的文体特征决定,即要求表达具有直接性、客观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两新闻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汉语新闻以主位同一型为主,而英语新闻则以延续型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语言系统采取的信息流动方式不同。  [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和探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轻院)公共乒乓球选修课当前所面临的场地设施、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指出乒乓球选修存在不足,提出相对应建议,为促进乒乓球选修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乒乓球 选修课 现状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35-01  高校乒乓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电影的最强实力来自于独立于类型片之外、有个人原创风格、有坚定价值观的导演。而金基德可称为这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的电影世界里,他故意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对白,运用色彩与符号排列组合的方式,创造出一套独特的镜头语言,承载着超脱了故事本身的复杂而丰富的意义。  [关键词]金基德 色彩 符号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
[摘要]纳博科夫是一位用俄语、英语、法语进行创作的作家,是一位具有先锋性质的文体实验大师。笔者在研究其代表作《洛丽塔》的过程中看到了小说狂欢戏谑的一面,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有一定意义上的弥合。本文侧重从人物形象方面发掘小说里隐含的狂欢色彩。  [关键词]纳博科夫 巴赫金 洛丽塔 狂欢化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