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素质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与其它学科相比,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总结教学过程中培养情感素质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素质 培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与其它学科相比,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谓的情感素质,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见解的体验能力。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各类情感培养,学生可以接触和体验各种情感经验和情感形式, 从而启迪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其感悟人生、升华精神的境界,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形成了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素质。这种情感素质是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动机以及提高学习效果的内在的强大动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催化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而且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对学生今后的生存、生活、发展,对学生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形成,乃至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促进社会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总结教学过程中培养情感素质的经验,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反复诵读,引起共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激发情感。爱国教育类的文章,可以营造教育氛围,通过慷慨激昂的语言, 形成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柔情类的文章,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通过温柔似水的语言,与学生同命运共悲欢;抒情写景的文章,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通过各种描摹自然特性的语言,与学生共享美景,共浴亲情……这样,通过反复诵读,越读越觉妙不可言。形式也可以默读、速读、特别是朗读穿插运用。要注意把握作品感情基调,把世界融化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与情思之中,使朗读拨动读者心弦,使听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以情动情,学生则“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挖掘内涵,引起共鸣
  情感是文字的血液,思想是文学的灵魂。文学作品里包裹的思想感情或明或暗、或单一或复杂,仅凭学生自己理解是不够的,教师要寻找文章的激情点,通过透彻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教授写景抒情的文章时,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分析,以美育为诱导,利用瑰丽画面的自然美、意境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导向,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地,去体会美的内涵,把文章中蕴含的美充分挖掘,以美怡情,以美育人,提高学生情感素质。如朱自清的《绿》便颇具自然美、艺术美和思想美。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热爱绿的情感,追寻寓含在全文中的绿之情意,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绿色的生命活力,树立追求生活美,坚定乐观向上的信念。
  再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南京车站父送子。一个不易捕捉的生活海洋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怎样才能使学生动情?父亲欲去而不舍,亲自给儿子买橘子,“我”看见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近及远,“我”流泪了,影远心近;父亲走了,背影消失在人流中,但影淡情浓;父亲来信了,“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老态龙钟的背影。痛苦地回忆,无尽的思念。这背影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镌刻在读者心中。作者情、师生情,在共同的情感体验中融成一片,呈现出一种强有力的、稳固而深厚的情感状态,学生理解了这父爱的真挚与伟大,使这千古名篇产生了扣人心弦的力量。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升华与固定就是情感素质。
  三.创设精神,引起共鸣
  创造美好的课堂氛围,借景生情,把课文情景变成课堂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如教张志和的词《渔歌子》,简析这首词,可以一边用语言描绘,一边用彩笔勾勒简笔画,同时让学生在本上画,要求有自己独特的构思。心灵上的交流和感应使师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一首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为学生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心里空间。
  文字以情动人,感情的土壤越肥沃,育出的果实就越丰硕。语文教师要利用这天然宝库,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乃至成长发展的巨大动力。
  我们语文教科书,有很多篇目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凝聚着作家的深厚情感。丰姿多彩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情感的源泉,这情感靠我们教师去传递。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使学生置身于所设置的教育情境之中,耳濡目染,通过共鸣进行情感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第1期.总第419期.《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邹文健
  2.《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月16卷第1期.《谈谈语文教学中情感素质的培养》.张海燕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会计内控制度是为了保证学校的经营管理有序、有效地运行,确保会计工作质量和预防经济犯罪,有效地降低高校运作中的风险,而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建立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本文就高校会计内控制度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会计;内控制度  0.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经费不断增加,构建高校会计内控制度是高校管理现代化与高校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
内容摘要: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日趋成熟,虚拟实验室在电气、核科学、化学等高危或高成本学科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但虚拟实验室在真实的视觉、触觉等感官方面依然无法获得共鸣,且虚拟实验不能展现真实实验中不可测的复杂性。通过“虚实结合”,改变实验教师传统定位,从实验内容设置、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能充分发挥虚拟实验室和传统实验室的优势,对提高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是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改革的着力点小,但学术性和实践性强,且改革体量大,必须走大力度、慢节奏和长时间的改革路线.在转变思想观念和系统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如今,美术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初中美术,更是能够为正处于成长重要阶段的初中生带来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就我国目前农村的初中美术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农村地区的美术资源很多,但是利用率却很低,促进乡土文化与初中美术教育相结合,成为了当前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们
摘要:自媒体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新鲜事物给高校大学生信息的获得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受到了影响。本文探讨了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从教师整体素养提升,强化自媒体的约束,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化解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约束;教师  一、引
【摘 要】计算机网络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手段。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改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有效地解决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计算机网络功能,浅析计算机网络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资源共享;数据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各种信息处理、传输都必
况周颐(1859-926)字夔笙,别号玉梅词人,晚号蕙风词隐等,临桂(今广西桂林)人。为晚清四大词人之一袁尤以词学批评理论的建树为人推重,其《蕙风词话》被晚清词学大师朱祖谋誉之为:“自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内涵  为培养能指挥、会管理、懂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需要,许多军事院校开设了管理类课程,而《管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研究管理的一般理论和原理,因此知识点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条条框框比较繁杂,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教、学互动的和谐学习模式?有些人认为,关键在于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摒弃过去以讲述式,启发式为主的授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广东饶平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1938年起,任中山大学教授,担任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