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动脉链型螺旋浆皮瓣修复足部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腓动脉踝上穿支为蒂的链型螺旋浆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方法 22例足、踝部的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动脉踝上穿支为蒂的链型螺旋浆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21 cm×11 cm,最小5 cm×4 cm. 结果 2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血管危象,无皮瓣淤紫及水泡;供区处植皮亦全部存活,6例供区切口直接缝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 ~ 14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病例皮瓣皮肤颜色红润,质地优良,外观臃肿不明显,皮瓣弹性良好,无瘢痕挛缩,不影响足踝关节活动度,皮瓣供区亦无明显功能影响,患肢外观及行走功能良好. 结论 腓动脉踝上穿支为蒂的链型螺旋浆皮瓣是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该皮瓣具有血管恒定、设计科学、血流符合生理、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的优点,临床实用性较强,有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采油生产单位抽油机停井系统维护的深入与研究,发现采油工每天都需要巡井,而且夜间、雨天、雪天、大风天巡井困难.油田各级领导及技术人员对油井是否停井以及停井时长等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33例,对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随访3~44个月,疗效按GOS评分:5级28例,4级2例,3级1例,1级1例. 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术野暴露充分,对脑组织骚扰小,瘤颈夹闭可靠,疗效满意;术前通过CTA或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和建设的各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炭生产总量也在逐年快速提升,而其消费量占我国总消费量的很大比重.
目的探讨2006—2015年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纳入动态研究队列中并在随访时对其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有6 297名完成两次以上健康检查和听力测定,纳入最终的研究与分析。对该钢铁厂工人噪声作业环境进行测定,并对其累积噪声暴露量进行评估。测量工人8 h等效连续声级dB(A),按照不同作业岗位的噪声
仪器仪表是各领域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主要元件,如电路温度控制不合理,极容易对仪器仪表性能的发挥造成阻碍.本文简要介绍了仪器仪表的电路温度故障,强调了及时解决故障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