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学位价值取向上的错位现象及其原因透视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位具有学术价值、教育价值、管理价值等本体性价值,也具有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等派生性价值。当前人们在学位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错位和偏差。其具体表现有四点:一是重学位的“派生”性价值,轻学位的“本体”性价值;二是过分强调学位的教育价值和管理价值,而缺乏对学术价值应有地位的肯定;三是重学位的社会价值,轻学位的个体价值;四是重学位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学位的目的性价值。导致这种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而且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聘用政策有着直接的
其他文献
对江西、天津数所高校在校生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几年大扩招的情况下,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量或规模上,城乡差距虽仍存在,但并不很严重,不过,
大学自主性的制度环境是指决定、约束大学自主性活动的制度规则的总和。中国大学自主性的制度环境具有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制度剩余与制度匮乏,制度空间小于观念空间,民主法治传
英格兰高等教育2006年的重要改革举措,是用“最高费用制”来代替“固定学费制”。2004—2005年英格兰高校对学生收费采用一揽子政策,学费固定为每年1500英镑;2006—2007学年起,政
中国内地翻译教育构成非常复杂,教育教学对象繁杂不一,培养层次亦参差不齐。本文探讨翻译教育教学若干问题,着重清理分析翻译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学科体制演变,试图使翻译教育得
本文用高等教育的集聚规律和辐射规律,解释我国高教系统的几个热门话题,并讨论了我国高教系统的结构特点。
大学排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国外排名相比,国内大学排名受观念和体制两大障碍影响,排名价值取向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数量与质量的失衡、教育与科研的失衡和共性与个性的失衡。
在当代中国,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本身就具有浓重的现代性意识。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精神,也是现代性精神的组成部分。大学精神藏匿于大学传统之中,是大学从近代向现代转变过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按要求发表论文的规定,是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普遍的做法。这一规定可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但由于当前发表论文出现较大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