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代测序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在三方重排复杂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助孕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讨论基于二代测序(NGS)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在三方重排复杂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助孕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单细胞基因扩增、NGS等方法对2例三方重排复杂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夫妇行PGT助孕。

结果

2对夫妇中男方均为三方重排复杂染色体易位,共进行了3个PGT周期。例1夫妇获卵10枚,第3日(D3)胚胎共4枚,第5/6日(D5/6)形成了3枚囊胚,活检2枚囊胚,经过NGS检测,诊断异常的胚胎1枚,诊断正常/平衡的胚胎1枚,解冻移植后未临床妊娠。例2夫妇进行了2个周期PGT,第1周期获卵11枚,D3胚胎共6枚,D5/6形成了5枚囊胚,活检囊胚4枚,第2周期获卵14枚,D3胚胎共6枚,D5/6形成了3枚囊胚,活检囊胚3枚,经过NGS检测,第1周期4枚胚胎诊断异常,第2周期1枚胚胎诊断异常,诊断正常/平衡的胚胎2枚,解冻移植1枚囊胚后临床妊娠成功。于孕16周羊水穿刺G显带提示为46,XN,t(8,13,10)(q21;q31;p15),孕40周活产一健康男婴。

结论

虽然复杂染色体重排携带者夫妇正常胚胎的概率很低,但NGS-PGT是其降低流产率、获得有血缘关系的后代的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宫腔内装置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并成功分离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宫腔内放置的装置不同分成3组,A组放置金属元宫环(IUD)(30例);B组放置宫腔支撑球囊(30例);C组放置金属元宫环+防粘连膜(38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术后宫腔粘连评分改善率、临床疗
目的研究中国育龄妇女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自治区60家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1个月,于2017年7月至12月,按照分娩时间顺序依次通过电话调查这1个月期间分娩孕妇300名,了解其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再次妊娠以及避孕药具使用等情况。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平均产后月经恢复时间用算术均数,累积月经恢复率用寿命表法
目的比较波塞冬标准分组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在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间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低预后人群资料,随访时间至少1年。经严格排除标准后,共4120个新鲜完整周期纳入分析。这些患者按波塞冬标准分为4组:A组 (年龄<35岁,窦卵泡数≥5枚,前次标准刺激获卵数≤9枚)共1092例,B组(年龄≥35
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及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卵巢功能正常且合并子宫腺肌病的307例IVF/ICSI治疗周期,根据不同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分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A组)、改良长方案组(B组)和超长方案组(C组)。比较各组的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端粒酶是具有延长端粒长度的逆转录酶。外周血白细胞及人类生殖系细胞中都有端粒及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研究显示端粒及端粒酶活性与胚胎发育异常及不孕不育有关,明确端粒、端粒酶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可为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指导意义。本文就端粒及端粒酶在生殖领域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目的评价天然孕酮阴道环(PVR)对哺乳期妇女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年龄在20~40周岁的产后6~10周内的健康哺乳期妇女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段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PVR(PVR组)和避孕套(避孕套组),连续观察9个月,观察PV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疗效评价结果显示:PVR组与避孕套组避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究卵巢早衰(POF)初诊患者绝经相关症状与确诊年龄、各维度生命质量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SF-36生命质量调查量表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的POF初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激素水平、社会人口学因素等信息,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OF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与确诊年龄、
目的形成科学合理、规范实用的中国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低预后人群诊疗的专家意见。方法运用Delphi法对中国ART治疗低预后人群的诊断、发病原因、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进行专家调查,并结合前期文献检索结果,编制第一轮问卷,征集辅助生殖领域专家意见;回收专家反馈意见,对问卷条目进行分析及修改后进入第二轮意见征集环节,经过两轮专家调研,通过专家意见赞成水平、专家参与调查研究的积极程度对本次专家调研结果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类临床较常见的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随着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的应用,POI的遗传学病因鉴定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用于鉴别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目的研究卵巢早衰(POF)特异性变异关联的生物学过程。方法通过对来自2个家系的3个POF患者和7个健康对照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筛选获得的POF特异性单核苷酸变异(SNVs)以及对应的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与蛋白互作分析。结果262个疾病特异性变异对应基因显著富集在多个GO功能条目下,如在生物学过程集合中的嗜同性细胞黏附(P=1.28E-3)、细胞黏附(P=3.56E-3)、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