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年龄18~70岁,持续时间≤90d、心室率≥60次/min的阵发性或持续性AF/AFL患者共45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20例)和胺碘酮组(25例).伊布利特组:体质量≥60 kg者首剂1 mg、体质量<60kg者首剂0.01 mg/kg静脉注射,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或0.01 mg/kg静脉注射.胺碘酮组:首剂150 mg静脉注射,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50 mg静脉注射.结果 伊布利特组转复率65.0%(13/20),胺碘酮组36.0%(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转复失败的病例中有8例改用伊布利特,其中4例转为窦性心律,而伊布利特组转复失败的病例中有4例改用胺碘酮,其中1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时间伊布利特组显著短于胺碘酮组[(10.70±10.27) min比(24.75±15.72)m 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伊布利特组1例孤立性AF患者用药后即刻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经直流电击后转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组1例QTc间期>0.600 s.结论 伊布利特转复AF/AFL的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但必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其他文献
随着内镜设备、相关附件的改良研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肝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此同时,ERCP的并发症也成为操作者及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也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在高危患者中可达30% ~ 40%[1],且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甚至导致病死.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趋于
期刊
目的 利用pGCsi-U6-GFP质粒构建干扰人转录因子GLI1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并进行干扰活性鉴定.方法 根据GenBank中GLI1cDNA的序列,设计并合成3条GLI1siRNA,分别克隆至质粒载体pGCsi-U6-GFP中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扩增后提取质粒,行PCR及测序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鉴定正确的3个重组质粒pGCsi-U6-GLI1siRNA-
1例46岁女性患者,因术后颅内感染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1次/8 h。用药第13、1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用药前的10.61×109/L分别降至1.79×109/L和1.00×109/L。
目的观察义眼台植入术后结膜下上皮植入性囊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局麻,于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镊将囊肿旁的组织提起,水平剪开结膜,分离囊肿,充分暴露后将其完整摘除,分离囊肿时应小心剥离避免穿破,以免囊壁残留引起囊肿复发。结果32例(32眼)上皮植入性囊肿,囊肿呈近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半透明,质地软,囊壁完整无破裂。病理诊断:皮样囊肿,囊内容物为浆液行,间有角化组织。32例术后均无复发,3个月安装义眼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W480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黄芩苷组(浓度分别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采用MTT
当你穿着高跟鞋享受它带来的那份美丽时,是否会想到危及足部健康的问题也跟着潜伏于脚上了?
期刊